飄天文學 > 一世唐人 >第四十八章:李世民獻俘,徙封江陵王(二合一)
    48.李世民獻俘,徙封江陵王

    (二合一)

    上回說道

    醉仙樓上人閒話談

    李破軍兄弟分美食

    話說李破軍回家後在母親哪兒捱了一頓不痛不癢的訓斥後,被告知李世民幾日後就應該會回京了,屆時會舉行盛大的獻俘儀式。

    上次生擒薛仁杲只是一個小小的獻俘儀式,這次應該會上次更盛大的,還會舉行祭太廟等重大儀式。

    轉眼間三四天就過去了,李破軍在府中也是接到了消息,明日上午李世民就回來了,到時候還要去城外五里亭迎接。話說此次李世民東征逐鹿中原出去了八九個月,接近一年時間,所以李破軍也是很長時間沒見過李世民了。

    第二天,李破軍也是早早的起來了,穿上一身嶄新的素羅衣,在秋二的服侍下一陣打扮。

    良久,房門打開,迎着早晨的朝陽,出來了一個俊秀威武身形挺拔的的少年,風姿特秀,蕭蕭肅肅,爽朗清舉,龍章鳳姿,天質自然……些許詞語似乎不足以形容了。

    當真是

    “宗之瀟灑美少年,皎如玉樹臨風前”。秋兒的眼睛癡癡的看着。

    李破軍也是裝13的微微,灑然而去了,只留下一個絕世獨立的背影。

    很快跟着長孫無垢牽着小承乾登車去了城門處,看見了李淵的車架和衆臣,也是趕忙下去見禮。

    一下車,李破軍毫無疑義的引起了衆人的注意,沒辦法,人帥就好如此,李破軍心裏暗自說道。

    長孫無垢見禮後,李破軍牽着小承乾也是上前。

    “孫兒拜見皇爺爺”,小承乾也是奶聲奶氣的跟着複述。

    “呵呵,文瀚啊,都起來吧,走,隨朕一起去迎接世民”說完牽起李破軍的走緩緩走向那路邊長亭裏,李破軍也就右手被李淵大手牽着,左手牽着小承乾。

    這一幕可是羨煞了衆臣,都是暗自想到,這秦王一家可真是受皇上寵愛啊。

    李建成也是眼中閃爍,沒辦法,誰讓他的兒子不成器呢,甚至還多次因爲犯錯而受到了李淵的訓斥。

    兩排禁軍護衛之外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

    “皇上旁邊的那位郎君可真是俊秀啊”

    “呵,你知道那位是誰不”。

    “噢,兄臺知道,還請告知小弟”

    “看見你這麼誠懇的份上告訴你吧,那位就是我們要迎接的秦王殿下的長子李破軍,封號中山郡王,那可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啊”。

    “啊?他就是傳說中的中山王殿下啊,第一次見到真人,果然名不虛傳啊”

    …………

    很快,遠處掀起一陣塵土,一彪人馬風塵僕僕而來。

    李破軍一眼就看出爲首的就是他老爹李世民,還比較搶眼的就是一左一右的兩位將軍,一位黃蠟臉一位黑臉,李破軍轉念一想就知道這是秦瓊尉遲恭二人了。

    只見李世民打馬百步之外就來參見李淵了,這個場合李破軍也不好上前見禮,只得父子二人眼神交流一番。

    李世民看到兩子被李淵牽着,也是眼中亮光一閃而過,似乎精神氣更盛了。

    一套禮儀過後。

    在長安百姓的一路歡送之下,以李淵爲首的浩瀚隊伍由承天門進入宮中,前往太廟、太社告奠天地祖先,李破軍也是在隊伍中老老實實的看着。

    古人對於祭拜天地祖先視爲一件神聖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說,但凡出征凱旋,逢年佳節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奠天地祖先因爲重視,也由此顯得格外莊嚴肅重。

    上香祭拜,敘事問好,每一個環節都要誠心對待。

    祭祖完畢,已經過了正午時分。

    接下來也是最爲關鍵重要的一個環節獻俘儀式。

    這獻俘儀式自古就有之,兩週遺留下來的記載中就包含着無數獻俘禮節。隨着歷朝歷代的發展,衍變爲一個習俗習慣,唯有在取得盛大戰果的時候,纔有必要舉辦獻俘儀式。

    唐朝自立國起,李世民這次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竇建德兩大梟雄,一統中原北地取得的戰果比之李世民當年生擒薛仁杲的大勝,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獻俘儀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戰遭受俘虜的竇建德,王世充等人極其政權的貴族,都要以白練捆縛跪拜與太廟、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請罪,而後還要前往承天門瞪順天樓接受獻俘。

    一切依照禮法來定,李淵在承天門順天樓前楹當中設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後,侍臣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

    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侍臣宣佈“引獻俘”,將校把被俘者帶到獻俘位。

    李淵坐在高處,看着下方爲首的竇建德王世充等人以及他身後的上百突厥貴族。心情就忍不住愉悅。能夠看着不可一世雄霸一方的竇王二人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風八面的突厥可汗跪伏在他的面前請罪。成王敗寇兩個詞語

    戰敗者沒有任何的尊嚴可言的,即便是竇建德王世充這樣曾經威震一方的雄主,此時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萬衆之前,拜倒在李淵足下。

    接下來就是在竇王的跪拜中宣讀戰報,這宣讀戰報在這個時期有一個叫法,這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於後魏,成爲東漢。東漢時,官員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稱爲“露布”。後魏以“露布”發表戰勝消息,每當攻戰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勢傳達消息,以漆竿上張縑帛,寫上捷報,使天下遍知。這種辦法後來被廣泛採用,露布漸漸就成爲“佈於四海,露之耳目”的“獻捷之書”。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儀。但凡取得大勝,則在廣陽門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讀露布。這宣讀完畢,還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禮。

    大唐取勝的經過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當下依然要

    宣讀戰報,以讚美己方將士浴血奮戰換取來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將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戰報中爲榮。

    李世民李靖等出征主將名字出現的次數自然不在少數,餘下的尉遲敬德、薛萬徹、薛萬均、張公瑾、高甑生等副將也逐一出現,甚至在李破軍驚異的目光中出現了秦瓊和程知節赫然出現在其中,他倆是在李世民這一次擊破洛陽的時候一起歸附的,可是把李破軍激動壞了。

    獻俘儀式的過程中,李淵還會當衆宣佈對於對竇王等一干俘虜的處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