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品本身作者是很用心在寫的,寫這本書的時候也翻了大量的史料,所以呢,能來起點看正版的就儘量來吧。

    無君子不養藝人,你們都是天橋底下圍觀的君子,而我就是那個耍雜技的藝人,能訂閱就是最好的賞錢。

    作者手殘黨一枚,一小時只能碼幾百個字,所以更新很慢,只能保證每天至少有一章,但是上架後儘量能兩章吧,因爲每天四千字有600塊錢全勤。

    ps:昨天想說的但是忘了,今天就補充一下,孫堅也是忠臣一個。還有,他沒有私藏傳國玉璽,他甚至都沒見過玉璽……希望看三國演義的人不要被誤導。

    畢竟聯軍中真正和董卓數次正面交鋒,收復洛陽的只有孫堅一人。

    關於孫堅私藏傳國玉璽的事情,最早出自裴松之校注《三國志》時,選用的《吳書》裏的話,

    《吳書》原文是,堅入洛,掃除漢宗廟,祠以太牢。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

    首先,關於玉璽的描述就很玄幻。其次,陳壽治書嚴謹,《三國志》本傳中並沒有這件事的記載,而裴松之補充了吳書上的這一內容之後也隨即反駁了這一觀點,更像是“掛起來婊”的感覺。

    至於反駁的內容就不一一複述了,唯一說明的是,裴松之在反駁觀點中也指出一點,就是傳國玉璽上的字是“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並非“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是現存古籍中,最早的提到傳國玉璽上面文字的。而且裴松之生活在南朝,離漢朝相當接近,當初是宋文帝命裴松之校注三國志,所以裴松之的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但是,“既壽永昌”比“既壽且康”霸氣的多,所以後人寧可相信前者……

    好了,就扯這麼多吧。

    最後,誰有月票能不能打賞一點……這段時間一張月票可以抵兩張用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