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斬邪問道 >第483章 生死關頭有算計
    在太空星港,對於全球防衛體系的修補和調整改造仍舊在持續進行中。

    拉近距離就可以看到,紅棍級輕巡艦居然都加入了施工行列,正在使用臨時加裝的外掛式機械艙進行操作。

    太空載具匱乏,兵器也不得不披掛上陣,把自己打扮成醜八怪,利用這點難得的空窗時間大幹一場。

    大幹一場的具體內容之一,就是進行具有氣象功能的衛星的區域覆蓋。

    原本聯邦也有該類設備,用於人工調節地球氣候,恢復被人類嚴重破壞的自然生態環境。

    但這一技術對付不了目前惡劣的氣候災害。

    外域城邦的目標是,至少控制超大型難民營所在地域的天候,減輕災害對該區域的侵蝕效果。

    亞洲、歐洲、北美,三個區域的氣象武器先後完成,數以萬計的氣象彈發射下去,厚積的雲被驅散,暴雪終於停歇。

    當然,這並不能阻止太久,烏雲很快會再度聚集。

    所以它主要考驗的是生產能力,外域城邦也是積攢了一批氣象彈存活,纔開啓行動。

    按照計劃,幾個主要難民營區域,每日的降雪時間將減少至14個小時,而氣象彈主要由月球方面供貨,這樣持續半個月後,全球大暴雪就會跌落至第三檔次,危害就沒那麼致命了。

    如今亞洲空間站,達成了軌道同步,就駐停在重慶上空,天梯軌道已經架設完第一條,2好至6號也會在72個小時內相繼竣工。

    這是來自極界第四紀元的技術,那裏的人類在可控核聚變的基礎上又返回頭搞天梯,自然是因爲當時的綜合技術條件更成熟、能在成本上相當程度的把費用降下來。

    這種天梯又稱作電磁拋射索道,在地面有着十幾公里長的加速軌道,也只有擁有內部抗載荷力場技術,才能用於人員運輸,否則運上去的只會是一幫腦血管爆裂的屍體。

    天梯的出現,令物資流通進一步加速,也結束了以前外星域、月球、地球這樣一種漫長的流通模式。

    實際上原本的模式,從整體成本來算是更合適的。但這種循環需要一個持續穩定的操作環境。並且就像剛建校時,第一屆畢業生只能等五年後,之後就年年都有一樣,一旦停滯,就有個漫長的恢復期。

    外域城邦等不了這個,異生物的下一波動作什麼時候啓動不清楚,但估計不會長到半年,而這一運轉體系重啓至少需要五個月。

    況且現在人類在太空的次序已經大亂,運轉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那麼就肯老本。

    目前的確是有強化星港基建的需要。

    兩千萬未成年在星港相關區域生活,光是照顧他們就需要一百五十萬人,再加上之前滯留在星港的人員,儘管合併後的星港是個立體的超大型城市,仍舊顯得擁擠和運轉費力。

    施瓦辛格號已經再次上路,五百萬民衆,七百萬未成年人,這樣多的人口,宛如21世紀初的廣州城區在移動,那看過去、視野所及、一層層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的場面,非常的震撼,光是每日生理代謝的消耗,都讓人看的蛋疼,可以說,兩條天梯日夜不停的運一天,也就勉強夠這些人一日消耗。

    可想而知,從大量的人口上了星港之後,最苦重的就是穿梭機之類的設備,可以說是一刻都不能停,必須有貨物不斷的運上去。

    所以聯邦難民營也是很難,撒開人馬收集的物資,有相當一部分都運上去了,這個是硬指標,穿梭機下來了,就進入一整套的程序流程,檢修、裝貨、離場,川流不息。

    天梯的建成,極大的緩解了這方面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纔有些餘力將空運力量用於地面的人員調配,包括建設中轉站線路。

    聯邦亞洲難民營也是樂於見到三角洲分攤人口壓力的。

    雖然連日來人口死亡居高不下,但他們的難民管理壓力仍舊很大,完全用不到這麼多人,三角洲那邊,如果能把這些人力都用起來,哪怕就是讓他們撿垃圾,都是件皆大歡喜的事。

    徐長卿確實需要人力進行各種勞作,然後把機械力量空出來,用於重點工程的建設。

    類似紅山鎮中轉站的建設,在三角洲也反生着,只不過四川的相關建設最顯宏大,一個將整個四川盆地都罩起來的超級生態區正在一點點的形成。

    這個級別,自然就不能只有殼了,現在的材料還做不到這般扛拉伸、載重的。所以實際上它更像蜂巢,在內部的廣褒大地上有一處又一處支點,並且完全可以理解成建造超級大廈,因爲它成型後,確實把空間大量的利用起來了。

    不誇張的說,這個項目如果不考慮自給自足,那麼往裏邊塞30億人不成問題,並且不會像21世紀的北上廣那麼擁堵。

    但要自給自足,那麼立刻砍三分之二,這裏能塞10億人,並且向下還得延伸。

    這也是必然的,大地也有承載限度,這麼個巨物壓上去,陸地勢必沉陷,這可不是一般地基所能做

    到的,而是需要強化大地巖盤。

    既然都這麼幹了,那麼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也就順勢而爲了。

    ai評估,未來三年內,地球都會處於核冬時期,三年後也未見得好,因爲情勢就維持現在這種趨勢的話,三年後異生物不敢說戴森球完成,戴森環至少是有模有樣了。

    異生物可是從赤道開始修建戴森環的,而不是先給太陽的南北極加底加蓋。這意味着隨着戴森環的完成,八大行星所能獲得的光熱都大幅度的減少。

    所以建設這個大生態圈,就沒奔着地表還能轉暖去,而是當是在荒涼星球建殖民地。

    這樣說並不誇張,因爲再冷下去,海洋也會冰結,然後是大氣結構改變,再然後是地球磁場

    至於說幹掉正在修建戴森環的那些異生物,那就是個笑話,以對方現在的能量吞吐效率,已然在人類一方的總和之上,去攻打對方,就好比伊拉克遠天遠地的來討伐天朝,除了能表現一下花樣作死,想不出要怎麼取勝。

    這也是爲什麼火星共和國明明沒捱打,卻一心想着後路要逃的主要原因。一張令人絕望的大桌,尚未可知的也無非是杯具究竟是擺的多還是少。

    聯邦出逃其實也有這方面的考量,智庫算的清楚,即便外域城邦肯全力幫忙,聯邦也仍舊是個爛攤子。

    哪怕徐長卿手裏仍舊與殺手鐗,可以令戰爭在十日之內結束,聯邦想要把這個爛攤子拾掇好,至少需要20個月。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