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一千零四十一節 決戰輪臺(8)
    輪臺塞,漢室在西域的第一要塞兼屯田基地。

    用後世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殖民地

    不過,大漢帝國比起後世的歐陸殖民者,有良心的多。

    更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在對外宣傳之中,輪臺乃是漢家天子宣仁義於遠方,布威德於四海的地方。

    帝國的西域政策,更是在一開始就表達的清清楚楚:以義屬之,重九譯,致殊俗

    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儘量尋求最大公約數,尊重各國文化,以交流取代隔閡,用文化來化解戰爭,只要你喜歡大漢,並願意和大漢交往,那我們就是朋友

    帝國在西域,甚至不強求西域各國,歸屬大漢,朝貢長安。

    更不要求各國與匈奴做切割,不搞非此即彼的那一套。

    由之,漢室的形象在西域各國心裏,簡直是白月光

    特別是有匈奴做對比的情況下,西域各國王室、貴族,對漢家好感簡直不要太多。

    基本上漢室在西域貴族和王室眼裏,大抵就是正義的化身,文明的燈塔,世界的希望

    自帶乾糧,願意給漢室通風報信的人,從來不絕。

    甚至,還有很多人,寧肯冒着被匈奴發現殺全家乃至於滅國的危險,協助和幫助漢家使者、商人,通過西域,前往遠方。

    而長安的大鴻臚蠻夷邸官署裏,只要有人仔細去查查,肯定會發現驚喜

    除了樓蘭、大宛這樣的漢家屬國質子外。

    蠻夷邸裏,還居住着小宛、精絕、且末這樣的小國王子。

    連車師、蒲類諸國這種看上去鐵桿親匈奴,要爲匈奴賣肝賣腎的王國的王子,也找到的。

    至於匈奴僮僕都尉治所所在的西域北道腹心處的尉犁、焉奢、莎車、龜茲等國的王子,也能見到。

    蠻夷邸內,除了烏孫和匈奴王子外,你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有姓名和沒姓名的西域王國的王子

    而且,假若有人病死、逝世或者回國,很快這些國家就會又送一個過來。

    之所以出現這樣搞笑的局面,除了漢家宣傳的好外。

    還要歸功於兩個人。

    博望侯張騫,海西候貳師將軍李廣利。

    張騫鑿空西域的功績,自然人人知曉,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鑿空西域的

    但輪臺城的官員,卻人人知曉。

    答案很簡單金彈開路

    遇到問題,就拿錢砸

    譬如,當年張騫爲了和烏孫搭上關係,挖匈奴人的牆腳,一次就從長安帶去了牛羊以萬數,賚金布帛直數千萬巨

    這麼大一塊餡餅砸下來,當時烏孫的昆莫獵驕靡頓時就hold不住了。

    於是,派出了使者,跟着張騫來到長安。

    烏孫就這樣被漢家從匈奴手裏ntr,那個曾經的匈奴小弟,再也回不去了。

    自然,漢室的觸手,不止伸向烏孫。

    全盛時期,漢家使者,在西域各國,如入無人之境。

    各種撒錢,砸人,玩的樂此不彼。

    金彈攻勢下,西域的局面被迅速打開。

    絲綢之路,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全線暢通的。

    但,只靠黃金和使者,只能讓人知道,而無法讓人畏懼。

    只有德而無威,只會被人看成傻子、呆逼,隨意欺凌。

    故而,伴隨着金彈攻勢,一起展開的還有軍事威懾

    元封三年,樓蘭、姑師劫殺漢使者,斷絕絲路,趙破奴破姑師,導致姑師王國分裂爲車師、蒲類前後諸國,陣斬樓蘭王,並將樓蘭變成大漢帝國直接控制下的屬國。

    此戰,成爲了漢室經營和控制西域的第一場戰爭。

    更是徹底震懾了西域諸國,八百騎滅國的故事,在西域各國心裏種下了名爲恐懼的第一枚種子。

    接着就是太初元年開始的第一次與第二次大宛戰爭。

    漢軍遠征萬里,動員數萬精兵和數十萬民夫,花了四年時間,隔着西域十餘國,將大宛打服。

    此戰過後,西域諸國中,再無人敢隨意劫掠、殺害漢使、漢商。

    哪怕是數萬裏外的大夏、康居,也都知道,若是加害漢使,可能會引來漢軍遠征。

    正是靠着軟硬兼施,威德並用,漢室才能在西域擁有如今的影響與威望

    而輪臺塞,就是第二次大宛戰爭的產物。

    這座城市,舊名曰:侖頭,是西域輪臺王國的王都。

    漢伐大宛時,此國國君與貴族,受匈奴人慫恿,偷襲和劫掠漢軍的輜重隊伍,被李廣利班師時攻滅。

    攻破侖頭城後,李廣利將輪臺王國的國王、王后、王室成員、貴族,全部梟首,送去長安。

    將其百姓人民,統統俘虜,帶回河西,並在此地留下了一個校尉部,作爲接應後續漢軍的基地。

    等到漢軍主力基本撤回玉門關,負責留守此地的漢軍忽然發現,冬天要來了。

    於是,沒有辦法,他們就只好在侖頭廢墟的基礎上,修建起一個簡單的堡壘,等到第二年春天,李廣利派人來接應他們時,漢家赫然發現,這個校尉部,在這西域腹心經營出了一座要塞。

    雖然很小,很脆弱。

    但前途遠大,未來光明。

    特別是,輪臺城周圍有湖泊、河流,是一個很好的屯田之所。

    於是,漢軍便乾脆賴在這裏不走了。

    這一賴就是差不多十年。

    十年間,輪臺從廢墟,變成小城,從小城變成大城,從最開始純粹的軍事據點,變成了如今漢室在西域最大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城市有了除軍人外的常住居民、商人、商鋪、集市。

    圍繞着輪臺附近,漢家移民開墾了差不多十萬畝的土地,種植着粟米、宿麥、大豆、綠豆、苜蓿、葵菜等十幾種莊稼,還在河灘與湖畔、山谷之中牧養着十幾萬頭牲畜。

    然而,現在,整個輪臺城內外的氣氛,都已經變得無比緊張了。

    就在昨天,最後一批婦孺,在玉門校尉賴丹派來的騎兵護送下,離開了輪臺,撤向位於冥澤以北的樓蘭王國。

    同時,來自居延的五百名材官,也抵達了輪臺。

    所謂材官,是漢軍過去的驕傲。

    他們是重步兵的代言人,能披重甲,用重戟,並善於使用各種重型武器。

    譬如炮車、弩車、大黃弩等。

    所以,哪怕如今是騎兵爲王的時代,材官也依舊是帝國

    軍隊裏不可缺少的一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