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鐵骨是怎麼煉成的 >第十二章 種菜,軍校的第一課
    列車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之後來到了終點站一一濱城。濱城號稱北方最開放的城市,座落在黑海與北海之間。濱城陸軍學院則位於濱城北部的銀海區,這裏山清水秀,恰位於半島的蜂腰部。

    這批學員乘客車,沿着柏油路向西,穿過城市來到鄉村,大約走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纔到了山海之間一座兵營。

    一行人下了汽車,發現在街的盡頭有一座雄偉的大門,門上面的匾額上書寫着幾個遒勁的金字“濱城陸軍學院”。

    由於李利海指導員就是這所院校畢業的,他輕車熟路的領着這批學員在門衛處登了記,然後帶領着大進家入營區。

    濱城陸軍學院裏面寬敞的柏油路邊種的梧桐在這個季節顯得發黃了,成熟的葉子在金秋中顯得十分美麗。

    他們沿着寬闊的柏油路,拐了幾個彎之後,來到了一座連體樓房前。

    濱城陸軍學院的軍營,與四四八團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裏面的營區都是連綿起伏相連的三層小樓,古色古香的建築都是起脊的樓房。

    而四四團的營房,每個營都居住在一個獨立的三層小樓內。

    李利海副指導員驕傲地向我們介紹說,這就是原來倭人留下的。當時號稱東方最大的軍營,有“亞洲長廊”之稱。現在這所學校被稱爲“中國的西點”。

    大約走了十來分鐘,他們來到了學院裏面的一幢樓前。這是連體結構的三層小樓,一樓門前的門匾上,寫着“濱城陸軍學院一大隊”的名字。|

    李利海副指導員整隊之後把我們帶到了樓內,告訴我們說,這是你們集訓的地點,陸軍學院一大隊一隊。然後他和隊裏的幹部交接班,辦理了交接手續後就從學員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楊文斌猜想,李副指導員一定是借這個機會去會老同學,看望老領導去了。

    辦完報到的手續之後,楊文斌,按照報道通知上面的名牌找到了二樓的宿舍,他還是分在了二區隊七班。由於他們部隊離濱城陸軍學院還是相對比較近的,所以到達的時間相對較早,而其他相對駐地較遠部隊的學員正在陸陸續續的前來報到。

    進了自己房間之後,楊文斌,看到裏有兩三個學員已經在那裏了,他們正在整理行李,收拾房間。楊文斌頓了一頓,敲了敲門,進了房間。然後說,“我是來報到的,自我介紹說,我是某某某師的楊文斌,大家好!”在屋裏的同志也做了自我介紹,正是整理行李的大高個,叫潘利權,來自濱城師範大學,呵呵,竟然是楊文斌的校友呢。另一個,叫錢恆龍,最明顯的特徵是大下巴。他們倆都是濱城駐軍部隊招收的學員,所以到的比較早。而離濱城尚遠的幾個省份的部隊的學員,還沒有來報到呢。

    收拾完自己的行李,擺放好之後,時間就過去了兩三個小時。到了下午五點,各班的人員基本都報到完了。

    到了晚上區隊長和大家見了面,然後挨個找學員們談心,瞭解情況。楊文斌在前面四五個學員已經和區隊長談完了之後,才進入到房間。房間就在三樓宿舍邊走廊盡頭的小屋裏,桌子上有一個昏黃的檯燈,照得滿屋都是黃色。區隊長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年輕人,身高一米七左右,面色黝黑,滿臉陰鬱的神情。“來,坐下!”,區隊長站起身來迎接他的到來,“你叫什麼名字?家是哪裏的?學的是什麼專業?是哪所大學畢業的?有什麼特長沒有?來到部隊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嗎?”區隊長連珠炮似的問了這幾個問題。楊文斌逐個問題小心翼翼解答着。他知道這是部隊幹部瞭解戰士心理、思想的一個重要手段----談心。區隊長邊聽邊在自己的小本上認真的記錄着。

    把自己的情況介紹完之後,楊文斌退出了那個房間,繼續叫下一名同志進屋裏去談心。

    第二天早晨,按照部隊的習慣,早操號聲想過之後就開始出操啦。由於有在四四八近一個月當兵的基礎,這些最基本的隊列動作,對於楊文斌和李坤來說都不是困難。

    由於是集訓的第一天,訓練內容比較簡單。早操的內容,就是各區隊集合之後先帶到大隊集合場進行了統一集合,然後大隊值班員下達了個分隊帶開的命令後,繞着大操場跑了一整圈兒,接着就帶回。

    喫過早飯,上午操課剛開始的時候,區隊長公佈了昨晚談話的結果,任命了臨時代理班長。李坤被任命爲六班班長。楊文斌所在的七班班長,就是和他同一屆的校友,濱城師範大學體育專業的,潘利權。

    然後區隊長給各班班長召集起來開了會,佈置了上午的工作內容。班長開完會之後回到各班,告訴大家準備庫房裏的

    鐵鍬、稿頭、牀板等。大家議論着,這是要訓練的節奏嗎?施工的節奏啊!

    “嘀----”隨着尖銳哨聲的響起,“集合”,外面響起了值班班長的喊聲。學員們迅速帶着工具從各班魚貫而出,在隊部門前列隊集合完畢。值班班長整隊報告之後,區隊長宣佈了上午的訓練內容。

    “同志們,今天是大家來到陸軍學院集訓的第一天,我們上午的訓練內容是種菜。大家可不要小看種地?大家知道我軍第一代領導員曾說,我軍是戰鬥隊、是生產隊,是工作隊。我們部隊繼承了優良傳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基層連隊當過兵的學員們都知道,每個連隊都有自己的菜地,都有自己的任務目標。我們學員隊也是一樣,每個學員隊都有自己的菜地。那麼誰的菜種的好,誰的菜地的標準高,誰的菜地產量高?這就是不是比試的比試?我們絕對不能落後。我們要樹立標準意識,要以高標準來要求我們自己,圓滿的完成種菜的任務,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學員們信心百倍地高聲答道。

    “好,出發!”區隊長下達了命令。

    這樣一隊一百二十多人的隊伍,帶着鍬鎬木板等工具,浩浩蕩蕩的,向菜地殺去。其實菜的離得並不遠,就在我們居住的樓房的後面。只是路程要繞四五百米才能到那裏。

    爲了提高大家的標準,司務長,特意從士兵學員隊找來了幾個學員,教我們這些從來沒有幹過這類活計的地方大學生學員。

    由於上屆學員在七月份就畢業了,菜地荒了兩個月,菜地上的雜草瘋長起來,都有齊腰高。

    從農村走出來的楊文斌,估摸着這塊兒菜地大概能有半畝多的樣子,猜想主要工作也就是除除草、翻翻地、撒撒籽,這個種菜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這麼多人,這點兒活兒,估計一個小時也就能幹完。

    士兵學員隊的教員給大家分了工。

    第一步是除草,就是將菜地種生長出來的雜草,用鐵鍬、鐮刀,給清除掉,然後運走。

    第二步是翻地。也很簡單,就是用鐵鍬稿頭,將地面的土挖開,將硬土變成鬆軟的適合蔬菜生長的軟土。

    在楊文斌看來,第三步就應該是挖坑種菜籽啦。

    可是示範的士兵學員卻擡來了一個長一米五、寬一米的鐵絲篩子。然後又不知道從哪裏運來了一堆細沙。

    這是要幹什麼呢?學員們都很納悶兒。

    這時示範的學員指揮新學員們將菜地裏的土用鐵鍬拍碎,然後用鐵篩子篩了起來。待篩出了一堆細土面之後,他們又指揮學員們拿出來一卷建築用的系棉線,然後在菜地上用細線圈了起來,打上木樁子。

    直到這個時候,楊文斌看明白了。

    原來這是用細線繩畫出了菜地的每個池子的菜畦梗和菜畦面,以及澆排水用的水溝等形狀。

    然後,前來示範的學員,指揮他們這些新學員,用鐵鍬沿着劃線的棱角開始修型。同時將菜地裏面的土坷垃也用鐵鍬拍碎,弄的均勻。

    在此基礎上,將修好了型並用鍬背拍實的菜畦梗、菜畦背的表面撒上一層細土面兒。這樣原本成正梯形的菜畦梗,上面是棱角分明的形狀,而排水溝則變成了倒梯形的形狀,也是棱角分明的。

    下一步的工作啊,則顯然易見了,就是所有的學員都上前來幫忙,把所有的菜畦梗的梯形上面撒一層細細的土,細細的沙,然後用木板刮平。大家分工忙碌起來,篩土的,運土的,撒土的,抹平的,分工明確,雖然笨手笨腳,卻也上路很快。

    忙碌了幾個小時,所有地方大學生學員們眼前一亮!這哪是菜地啊,這不是長城嗎?簡直就是在修長城。整個菜地被修成了多個長“田”字形,就像在歷史課中學到的周朝的“井田”的模樣,裏面阡陌縱橫,橫平豎直。原來的混亂的,崎嶇不平的菜地變成了上面的平面,兩邊的斜面,以及底下的平面,豎直的平面......這哪是在種菜?這就是藝術品,在製造藝術品!

    接下來的最後一步,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種菜啦!

    司務長指揮着示範的學員們,在左邊靠牆邊的一個菜畦裏畫上線,每隔相同的距離處,刨一個眼,然後將菜籽兒撒在裏面,澆上水,在上面輕輕的蓋上一層浮土。然後,將其他的菜畦分給了各個班,每個班都分到了一個長約十米,寬約兩米的菜畦。大家在裏面按着示範的樣子,種上了整整齊齊的白菜。大概這就是我們冬天喫的主菜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