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鐵骨是怎麼煉成的 >第九十一章 拾柴,憑弔平南王陵寢
    作爲連隊的老戰士,一班長張水泉向楊文斌交了實底,他說:“準備木柴,有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到老百姓家去借。就是看哪個老百姓家門口存放着好的幹木柴,我們借來直接使用。

    第二種辦法,就是到山上去撿。部隊附近,有東山,西山,南山。山上有一些樹木。而一些枯死的樹木,可以,砍來當做乾柴,保證演習使用。”

    楊文斌心想:“第一種辦法,說的是借,和搶和偷有什麼區別呢?自己可不能去幹這種事情。還是用第二種辦法吧!雖然累一點,費事一點,但是,畢竟完成了任務,也不違反自己的處事原則。”

    第二天上午,楊文斌向連長、指導員請假,帶領着本排的戰士,拿着斧頭、鋸條去山上尋找木柴。

    他們先上了南山。由於南山,中間都是部隊的訓練場。裏面的樹木,大多是松樹、柏樹,不適合做乾柴。而且,樹齡有些小,最大的只有碗口粗。他們在樹林中繞了一個小時。也只找到了,一兩棵枯樹,就砍下來,讓戰士擡着走。

    這兩棵樹,肯定不夠連隊給的任務。於是他們改變了策略,到西山上去找。

    西山的海拔,也大概只有三四百米。

    從南山到西山,楊文斌他們走了半個小時。

    上了山,鑽進山林,他們開始尋找起來。

    西山上,果然,乾的樹幹、枯死的樹幹比南山多。他們興奮地用鋸和斧頭,將枯乾的樹砍下,然後,將樹枝解下拿開,只帶走樹幹。

    楊文斌,在張水泉的陪同下,幹了一會兒活兒。

    他想熟悉一下附近的地形,就登上了山頂,向四外望去。

    站在山頂極目遠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山的東面,山腳下,有一排村莊。隔着村莊的公路,另一面,就是部隊的營房。再往西,就是無邊無際的稻田。再遠處,又是村莊和山巒。

    山的南面,山的北面,還是山。因爲這座山,是南北走向的。

    但是山的西面,卻大不相同啦?

    因爲,楊文斌發現,山西面三四百米遠的地方,一座山坳裏,在另一座山的山坡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

    “呀,這裏,還有什麼名勝古蹟嗎?”楊文斌心想。

    學歷史的他,對於名勝古蹟,有着超乎常人的喜愛,到了什麼地方旅遊,他總是,愛去一些有名勝古蹟的地方看一看。

    大學期間,歷史系畢業實習的時候,組織了進京考察團。

    他們考察的,都是,有名的歷史古蹟。比如,去北京周口店西南的龍骨山上,考察山頂洞人。去長城、故宮、頤和園,考察明清兩朝的莊園建築。去盧溝橋,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緬懷全面抗戰開始的地方,參觀京城勝景“盧溝曉月”。

    楊文斌看到戰士們,正在尋找枯樹幹,就對帶隊的二班長和三班長說:“我和一班長張水泉,去那邊看一看,你們先組織戰士們找着,走的時候記得叫我們。”

    來到那幢建築跟前,楊文斌看到,那棟院落很大,院落門前立着一塊石碑,上面寫着“尚王陵園”四個紅字。

    &nb

    sp; “哦,尚王,是尚可喜嗎?”楊文斌心中想到。

    每一個接觸過歷史的人,對康熙大帝平定三藩這段歷史都比較熟悉。

    三藩其中之一,就有平南王尚可喜。

    他的陵園怎麼會在這裏呢?

    整個陵園由王陵、祖陵、陵門、陳列室等組成,外有圍牆。佔地面積約11400平方米。

    側面的碑文中介紹說,按照尚可喜的遺囑,公元1681年,死後的尚可喜歸葬家鄉。爲紀念他的功績,清政府撥8000兩白銀修建尚王墓園,賜田萬頃,安置家屬,派兩名四品頂戴的佐領和100名士兵,世代爲尚可喜守陵,一直侍守了200餘年。建國後尚王墓園被列爲地方文物。

    九十年代中期,國家鼓勵民間興修紀念館,搶救歷史文物。尚可喜第11世孫尚德新先後投資幾十萬元,包括後人共投資200多萬元,按照族譜圖樣,在東南的文安山祖墳地,基本修復了尚王陵園,基本恢復了園外的石牌坊等附屬建築的歷史原貌。

    尚王陵園是社會力量搶救保護的一處清代文物,也是省境內第一座民建清代的歷史人文景觀,現已對國內外遊人開放。

    據說。尚可喜生於當地,然後當了明朝的一名軍人,後來在東江軍毛文龍手下任副將。

    尚家可謂滿門忠烈,父親、哥哥都是軍人,先後戰死於抗擊滿清的戰場上,甚至於有一百多口男女老少家屬爲了不讓滿清活捉,全部跳海殉節。

    後來袁崇煥內鬥斬殺了無辜的毛文龍,新任東江軍頭領卻設計要謀害尚可喜,他一氣之下投奔皇太極,做了算當時的漢奸吧。

    其實從人性的角度想,如果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是你自己一家父親,哥哥還有一百多家眷都爲國殉節,反過來你的領導卻要加害於你,你處在那種環境,你冤屈不冤屈,你心理會不會生恨。

    中國官僚幾千年爲了爭權奪利,不惜殺害自己人的事還少嗎。如果袁崇煥不因爲私利殺毛文龍,可能滿清也不會能打到關裏,統一中國。

    走入大門看到的是康熙親自題寫內容和撰刻碑文的石碑,後面不遠處就是尚可喜和原配還有另一位夫人的合葬墓。合葬墓是一個直徑約20米的圓形的墳,外側是青磚壘了個圓形牆,保護着裏面的墳頭。

    旁邊有一座小墓,原來是尚可喜生前給爺爺奶奶建的合葬墓,旁邊還有一個院落就是埋葬在當地的兩個兒子的陪葬墓。

    尚可喜被大兒子尚之信軟禁後死於家中的,康熙皇帝對於尚家還是公正的,只是殺了尚之信一族,其他全部兒子都大大小小的封爲清軍將領。

    其實,尚可喜家族何嘗不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當年,三藩如此爲清王朝拼命,最終還是削藩,悽慘終老。

    這不正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再次寫照嗎?

    歷史經驗說明,“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能認清時代潮流的,聰明能幹的人,方可爲英雄豪傑。認清時代潮流形勢,才能成爲出色的人物。

    看來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人處在哪個時代,就要順應歷史潮流,才能實現人生最大價值。而逆勢而動的人,儘管個人很英雄,但結局都很悲壯,不會太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