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參天 >第五十四章 武學之道
    此時天成子三人已經走遠,南風回到場中,繼續踢腿出拳,操練武藝。

    南風雖在練武,卻心不在焉,他隱約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天啓子走了這麼多天也不知道去了哪裏,而今天成子也離山遠走,他擔心天鳴子等人已經知曉了他的身份,開始暗中算計。

    不多時,山上又下來三個道人,這次南風認識一個天德子,另外兩個不認識,天德子等人也帶了兵器和包袱,顯然也要出遠門。

    眼見天德子也要離山,南風更懷疑這是對方有意爲之,目的是將他這邊的紫氣高手調走,好趁機衝他下手。

    心中憂慮,南風再度走向廣場邊緣,天德子看到了他,衝他微微頜首,和藹平靜,無有異常。

    眼見天德子神情如常,南風心中稍安,熬到道人離場回山,便留在最後,跑去與靈喜子說話。

    南風當日是天成子引見給靈喜子的,南風關心天成子也在情理之中,故此南風問及天成子去處,靈喜子也不曾起疑,將事情說與他知道,這兩撥人皆是出門公幹,乃今天早課之後定下的人選,天成子等人去東魏上清宗,天德子等人去西魏玉清宗。

    三清法會三宗輪流舉行,本屆三清法會由太清宗操辦,太清宗是主人,負責籌劃法會,衆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跟玉清宗和上清宗商議法會細節,徵求對方意見,聽取對方建議。

    除此之外,衆人還有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趁機追查採花霪賊隋鴻昌的下落,本宗道人自山下被殺,此事關係到太清宗的威嚴和臉面,必須找到兇手嚴加懲處。

    至於人選,也並非隨意調遣,而是各有司職,典藏殿一人,禮樂殿一人,這二人主要負責與他宗道友溝通法會事宜。剩下一人則爲中威殿和下和殿主事,他們同行,主要側重追查兇手。

    天罡子是下和殿主事,本該由他前往上清宗,但他家公子大婚在即,走不開,就把天成子給派了去。

    公幹爲期半年,之所以這麼早動身,乃是因爲路上要耽擱很長時間,去到地頭兒還要與對方商議瑣事細節,之後還需折返回來,回來之後還要留出佈置準備的時間。

    聽完靈喜子的講說,南風暗暗鬆了口氣,是他太過緊張,若是真有什麼事情,天德子和天成子不會不給他暗示。

    早飯過後,繼續聽經上課,尋常經文講的多是修身立德,慈悲仁善這一套,講經之時,先生不時舉例闡述自己的高見,別人聽的津津有味,南風充耳不聞,他最煩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教,天下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生活的環境,父母的影響,經歷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會對一個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這些德操慈悲的論述看似高深精妙,實則空洞無物,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再者,這些普通經文對道人和居士提出了諸多要求,對德操,品性,禮節,規制,乃至喫飯睡覺都有規定,太多的繁文縟節,太多的條條框框,這也是南風討厭它的原因,也不知這些充當先生的老法師都是怎麼領悟經文的,太過拘謹,倘若衆人都按他們教的去做,一天到晚不用幹別的,光想着怎麼守規矩去了。

    每一部經文講完,照例都會有一次考覈,此番的題目爲“在世爲人,如何正身立德?”往白了說,就是該如何做人。

    南風心中的答案是“道分陰陽,人亦如是,忠孝仁義爲陽,爲主。喫喝玩樂爲陰,爲輔。忠孝仁義不可缺,缺則爲人無根。喫喝玩樂不能少,少則人生無趣。”

    不過南風寫在紙捲上的卻是另外一套論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套,先人後己普度衆生那一套,寫的時候南風自己都感覺假,但是沒辦法,老師不是率性的天啓子也不是明睿的天元子,而是這個迂腐的老法師,他如果寫出真實想法,就等着拿丙吧。

    在此期間南風每隔兩天就會去一趟天啓子的房舍,這次午後又溜了過去,定睛一看,門上的馬尾斷了。

    馬尾斷了,說明有人進過屋子,但屋子此時掛着鎖頭,想過之後,南風將窗紙戳了個小洞,向房中窺望,房中的木牀上放着一隻打開的包袱,包袱裏有幾件中衣和鞋子,一件青袍就搭在牀頭。

    此前他一直擔心天啓子的安危,現在終於放心了,房中的情形表明天啓子曾經回來換過衣服。

    自靈研子登門答謝至今已經過去了

    半個月,這段時間靈研子沒有再來找他,南風也沒去找過靈研子,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此外,他也曾暗中打聽靈研子的出身來歷,但衆人皆不知曉,有些消息靈通知道她乃皇親,卻又不知其詳。

    南風雖然有些想念,卻也不是那種難以自制的想念,日後有大把的時間,不着急,慢慢來。

    南方的冬天不似北方那麼寒冷,但南風卻過的異常辛苦,北方雖然天寒地凍,但北方人到了冬天都會燒炕,燒爐,燒火盆。但南方壓根兒就沒這些東西,只是死撐硬挨,白天還好說,到得晚上,上牀之後得好久才能睡暖被窩。

    生活雖然平靜卻並不乏味,恰恰相反,南風一直過的很充實,他每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參悟經文,此時他已經不限於參悟洞神真經,而是以洞神真經爲起點,極力向上探尋,不時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

    這是一種很難言表的感覺和過程,初次接觸九部真經的時候,他沒感覺這九部真經與和尚道士平常唸的經文有什麼不同。但在天元子的提醒之下,他刻意的去尋找和探析,便發現這九部真經裏隱藏着武功和法術。可他現在對這九部真經又有了新的認識,其實這九部真經裏隱藏的並不是武功和法術,而是陰陽玄理,他想得到武功和法術,便自九部真經裏看到了武功和法術,如果他有心自九部真經裏學習廚藝,估計也能成爲一個很好的廚子。

    陰陽是道家精髓,也是九部真經的精髓,經文中並沒有記載具體的武功招式,但南風已經初窺門徑,略諳陰陽,正所謂恩威並施,恩便是說服感化,爲陽。威便是攻擊懲戒,爲陰。

    武功也好,法術也罷,都是攻擊他人的手段,一旦決定動手,便以儘可能重的傷害對方爲目的,能打死就別打殘,能打殘就別打傷,能打傷就別打痛,武功的本質就是暴力,決定動用暴力就不能手下留情,不然就是混沌不清,矯情糾結。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遵循一個原則,一旦動手就往死裏打,這是南風爲自己定下的原則。

    有了原則,還需要具體的方法,實則武功招數與那老法師講說經文裏的條條框框一樣,皆爲多餘之物,沒必要去遵循它,武功的作用是攻擊別人,既然是攻擊,那便全力攻擊,不用顧念招式是否到位,甚至不需進行防守。

    放棄招式,放棄防守,可將速度提到最快,但弊端是自身也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天元子曾經說過,任何事情都有利弊,得了好處也需承擔後果,權衡過後,南風感覺這種進攻方法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既然利大於弊,就可以去做。

    有了原則,有了不守章法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靈氣了,靈氣可以加強進攻威力,也可以提升攻擊速度,換言之,靈氣不足,進攻就沒有威力,速度也會很慢。

    轉了一圈兒,最後又回到了原點,還得老老實實的打坐練氣,練氣吐納是個慢功夫,急也沒用。

    某日傍晚,靈研子再度敲門,送了兩樣點心給南風。南風留她說話,靈研子也沒有拒絕,自房中與南風飲茶聊天,一直坐到三更方纔離去。南風刻意避開了她的身世,不曾提起。南風不問,靈研子也不說。

    次日,南風逃課下山,往鎮子上去,他受了靈研子的點心,得買些禮物回贈。

    在鎮上轉罷一圈兒,不曾找到稱心中意的,南風決定繼續往東,去宛陵縣城。

    東行沒多遠,南風發現路旁坐着一個老叫花子,老叫花子正在路旁生火燒着什麼食物,一瞥之下,叫花子拿在手裏,用來撥火的東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東西長約兩尺,通體泛白。定睛細看,上面有孔,是支白色玉笛。

    見到白笛,南風立刻想到那採花霪賊,那人手裏當時就拿着這樣一隻白笛。

    心中存疑,南風湊了過去,衝那老叫花子稽首爲禮,“無量天尊,善人,請了。”

    老叫花子聞聲擡頭,衝他咧嘴傻笑。

    “善人,你手中玉笛可否借我一觀?”南風出言商議。

    老叫花子不說話,只是笑。

    眼見此人心智不全,南風自懷中拿出了充當乾糧的包子,換下了叫花子手裏的玉笛,對孔一看,內藏窄刃薄刀,正是採花霪賊當日所持之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