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掃明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
    張獻忠、羅汝才聯軍在南陽等地的行動幾乎都是以勝利告終,一路所向無阻,攻城略地,趁着連日的大雨請傾盆又攻取了新陽,緊跟着沒幾,又傳出南陽府城失陷的消息。

    其實起來,張、羅聯軍攻打南陽府城完全是照搬打下襄陽城的法子,他們其實也就是試一試,根本沒想到這官軍竟然如此的不長腦子,襄陽陷落,襄王都被自己殺了,居然連個防備都沒有。

    要底下現如今威勢最大的,除了闖王李自成在河南號稱三十萬的闖軍,就屬這南陽境內合兵一處的張、羅聯軍,加在一起有十多萬人,也是號稱二十萬。

    李自成的人數最多,可卻是馬步混雜,加上被山東軍擊敗了幾次老營和馬隊損失很大,現在真正精銳的比例在軍中並沒佔多少,白了還是靠着那些饑民撐場面。

    相比之下,張、羅聯軍雖然人數少了許多,但卻顯得精銳,張獻忠素以馬隊聞名下,手底下兵馬的組成實際上是馬八步二的比例。

    這種建制讓張獻忠來去如風,所以才能在楊嗣昌的五省官軍眼皮子底下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走,官軍素來都是追之不及,就算追上了,也多半要被打個伏擊而潰散。

    不過也有個弊端,那就是張部攻城拔寨的能力素來不如闖軍,這種情況與羅汝才合兵後得到改觀,在這邊漸漸打開了局面。

    別號曹操的羅汝才,麾下部衆雖然少,但其人詭計多端,就連李自成都是頗爲忌憚,嚴格起來,他比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資格更老。

    話回來,此時再往前可就不是那麼好打了,已經有了大部官軍屯駐。

    正阻擋在張獻忠、羅汝才聯軍面前的是左良玉的左軍,雖然經常將對方擊敗,但是左軍並未損傷多少,聚攏敗卒能力很強,據也有十幾萬人之多。

    眼下左軍屯駐在葉縣、舞陽、保定一帶,與保定總督楊文嶽的兵馬也就隔了幾的路程,這麼多官軍駐紮在這裏,一方面是能堂而皇之的躲避李自成的鋒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張、羅聯軍與正在河南的闖部合兵。

    官軍雖然是這麼想,但張獻忠、羅汝才的心思就不一樣了,一個不想去,一個想去,李自成有鯨吞下之志,可張獻忠的野心也不,是響噹噹的八大王。

    要是同兵多勢大的闖部合兵一處,那還不是要屈居人下,這不是張獻忠想要的,所以由於張獻忠、羅汝才二人的分歧,聯軍並沒有北上同闖部合兵,反倒是掉頭返回信陽繼續壯大。

    來也是有趣,闖王李自成雖然在河南鬧了個大浪滔,麾下部衆號稱三十萬之衆,連戰連捷,可進攻鄧州的時候居然吃了個閉門羹。

    保定總督楊文嶽率領陽武副將吳惟忠總計數萬官軍屯駐在鄧州城內,堅城利炮,再加上城內糧餉給養充足,官軍信心十足。

    闖軍用人堆的法子不見效,連攻了一一夜依然不見攻下來的勢頭,後來高一功被吳惟忠用箭射傷,李自成這才下令轉向。

    雖城內打了個的勝仗,但楊文嶽依然不敢出城,依然龜縮在城內嚴防死守。

    話回來,山東軍離開後,闖王李自成在河南再無節制,雖然也有一些敗,但對大局卻並沒有影響,總體上依然是愈發勢大。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左良玉、賀人龍、保定總督楊文嶽、巡撫李仙風甚至是山東軍的外系大將劉國能,這些督撫大員沒有任何一個敢出城迎戰。

    同其它地方的軍將一樣,只是一味的堅守城池,更有甚者,闖軍正在聲勢浩大的圍攻數裏之外的城鎮,聽到後既沒有救援也沒有上報,反而是直接屁滾尿流的逃離潰散,由此足見中原大勢所趨。

    ......

    崇禎十四年六月,山東告急。

    這次告急並不是流賊或是韃虜打來,卻是年初就已經有的災害變得更加無法控制,山東軍現在已經處於日日賠本的階段,賑災所用的銀兩和糧食每十幾批的運出歷城。

    由於糧食緊缺,山東軍甚至將兵士原本每日三餐的供給縮減到了中晚兩餐,爲了節省兵士的體能,重新規定操訓方法和時間。

    王爭根本沒料到這個時候的災害能有這麼嚴重,遮蔽日的飛蝗,綠油油的莊稼頃刻成了枯黃一片,百姓跪地相擁的哭泣,簡直就是觸目驚心

    原本在歷城以南的大旱現如今已經席捲到了整個濟南府,就連附近的東昌府、翁州府、青州府都成了重災區。

    保安司、軍議司各地分署與正兵營官的文書紙片一般飛到歷城,歷城內的元帥府與軍議司總署爲了減少損失,已經是幾日幾夜的連軸轉,人人疲憊不堪。

    據各地的蝗蟲好像是無邊無際,一飛起來就是遮蔽日,好像一大片烏雲,自南而北,聚耕農莊成了它們最好的席捲目標,所過之地,寸草不生,饑民遍野。

    其實受到大災的還不只是山東一地,河南、湖廣、浙江,甚至是南直隸都有波及。

    山東還算相對平穩,自從災害發生,山東軍就在不斷的賑災救民,現在幾乎每個城外都增設了粥棚和臨時救濟點。

    除了賑災,穩定秩序的法令也在立刻實行。

    一些輪換的正兵都已經上街巡查,保安司的鹽丁和護莊隊全力出動,但凡是發現任何蠱惑人心或者趁火打劫的人,直接拿人下獄,有甚者更是血濺當場。

    山東軍一開始就表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對待任何企圖爲禍地方的行爲,絕不會有絲毫的手軟。

    山東六府還算是比較幸運,只有濟南府最爲嚴重,其餘三個府都是片面受災,加上王爭狠辣果斷的處置方式,地方上儘管災民多了數倍,但無非是消耗些錢糧,依然比較穩定。

    不過可以料想,這次席捲中原的蝗災,相當於給烈火熊熊的農民軍起義添磚加瓦,更多的災民會揭竿而起,局勢將更加不可抑制。

    朝廷中也有不少正直的文人注意到這種情況,山東給事中左懋等人督催漕運賑濟,馳疏言:

    “臣自靜海抵臨清,見飛蝗遮蔽日,饑民哭悖遍野。”

    正當朝廷準備組織漕運賑災的時候,忽然聽聞噩耗,漁人李青山率領民衆在山東壽春縣聚衆而反,聲勢很大。

    這部農民軍圍攻壽春縣城,被駐守的山東正兵統領率部擊敗,遂退走阻斷漕運,攔截銀糧商旅,明廷大震,急令山東總兵剿滅亂賊,恢復漕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