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掃明 >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
    赤山血戰後的第三日,王爭此時已經回到了文登的營盤,管清天站在正堂外躊躇不已。

    “呦,管師爺!您在這轉悠啥什麼,可是來找大人的?”

    聽到這招牌似的嗓門,任是管清天都能聽出來說話的是董有銀,當時他有些尷尬的笑笑,回身拱手道:

    “原來是董百總,有件事在下想了很久,一直不知道該不該和大人去講。”

    聽到這話,董有銀來了興趣,翹着嘴問道:“

    是啥事情,跟俺說道說道。”

    管清天看了一眼周圍,低聲說了幾句,董有銀聽到後卻是叫出了聲:

    “青鹽?這是好東西啊!你還在這沉吟啥呢,趕緊告訴大人,走走走一起進去,你不敢說俺幫你說還不行?”

    董有銀雖然以前啥都不懂,但是跟着王爭摸爬滾打了一年多,青鹽是啥再不知道那可就是有點蠢了。

    “這....”

    管清天沒想到董有銀這麼大反應,不想進去,但他怎麼拗的過人高馬大的董有銀,愣是給推了進去。

    董有銀嘟嘟囔囔的道:

    “要俺說,你們這些文人就是搞不懂,花花腸子多,這點屁事還想,有啥好想的,放是俺早就告訴爭哥了。”

    ......

    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黃陽待在赤山處理善後事宜,一方面派文登兵帶着王爭的文書與令牌,快馬加鞭的前往寧津所、尋山後所以及靖海衛等幾地。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所有人都能發現,自赤山血戰後,巡檢司關口數量與日俱增,鹽丁出動越來越頻繁,地方上興建莊田,收攏流民的舉措也是屢見不鮮。

    與此同時,第二家巡檢司官辦鹽場開張大吉,就建在成山衛境內的溫泉鎮之內。

    這樣一來,成山衛所的指揮使與各個軍將可是緊張夠嗆,整日是喫不飽也睡不好,不斷的約束家丁,生怕招惹到鹽丁。

    鹽場在溫泉鎮開辦,一些有名望的商號鋪子立刻就到赤山鎮去佔位子開分號,鹽道上的各路杆子們也都是雲集。

    王爭欣喜的發現,若是按這個勢頭下去,溫泉鎮附近很快就能成爲第二個商貿中心,當然了,自己的腰包也是成倍的鼓着。

    沒多多久,王爭發下通告。

    百姓以人頭論賞銀,只要是百姓押着潰逃水賊去往各地的巡檢司莊園找到負責的鹽丁頭目,便以人頭論賞銀,僅是一個水賊便有整整五兩紋銀。

    五兩銀,說起來好像不多,但算起來卻足以支撐大明一般窮苦人家一月的家用,這也是王爭變着法給百姓發銀錢改善生活,反正現在自己根本不缺錢。

    不說在五文河與金水河繳獲到的鉅額財富,僅是文登等地的鹽貨買賣,便是日進斗金,這點銀子對王爭來說實是九牛一毛,對百姓卻是意義深遠。

    當地朝廷軍將接到王爭的命令後也是不敢怠慢,似乎是帶着某些討好的意思,爭先恐後的帶着衛所兵上街配合。

    由於各地都有鹽丁的震懾,衛所兵再不敢驕橫,地方上逐漸安平。

    自那以後,殘餘的水賊在寧海以東地界簡直成了‘寶’,有些莊子的百姓甚至成立

    了抓賊隊,隊裏的人每天就是負責出去找水賊。

    有些莊子的里正甲正還聯合到一起,幾個莊子劃定範圍裏裏外外的搜索。

    說起來,百姓們搜的比任何鹽丁和衛所兵都要仔細,一個牆角都要看幾遍纔行,畢竟抓住一個那可就是五兩白銀,以前苦幹半年也沒有這麼多,王爭的這道命令無形之中倒還促進了地方上的發展。

    每天都有百姓們三人一夥五人一隊的來到巡檢司莊園,押着上次潰逃的水賊來換賞銀,拿到銀子後就是按人頭攤派。

    去幫鹽丁抓的人成羣結隊,但是水賊真的是沒有多少,一共浪裏白條也就帶出來兩千多的水賊,赤山鎮鏖戰了一天一夜折損大半,最後僥倖未死潰散的,也就只有幾百人,不出一月基本都抓的差不多了,一共王爭也就散出去區區幾千兩的白銀而已。

    就在文登各地風風火火時,一封邸報經由吳惟忠之手,匆匆地送到了位於掖縣的撫臺衙署。

    掖縣是登萊巡撫楊文嶽的駐地,現在王爭所在的文登幾地形勢一片大好,但大明的形勢可是越來越危急。

    遼東方面在一月份時相對倒是平靜些,朝堂衆臣連聲道是天佑大明,韃虜自去,中興有望。

    稍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那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罷了。

    遼東近來戰事較少其實是因爲滿清將重心放到了朝鮮,一月初,奴酋皇太極親率八旗軍隊十二萬之衆攻入朝鮮,所向披靡,不過幾日便包圍了南漢山城。

    一月三十日,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徹底成爲滿清走狗之一,這也標誌着自林丹汗敗亡青海,蒙古各部臣服滿清後,大明終是藩屏盡失。

    楊文嶽雖人在山東,但卻心繫家國大事,是個有抱負的文人志士,整日憂心忡忡,讓他憂心的還不止於此。

    就是前幾日傳回來的邸報,逆賊張獻忠忽然率流賊自潛山而出,連破太湖、蘄州、黃州各州縣。

    三月二十五日,獻忠率流賊與官軍大戰於太湖之鄷家店。

    流賊勢大,以數萬兵圍官軍數重,分路阻擊史可法等援軍。

    是時天降暴雨,流賊從四面散攻,官軍火器失靈無法發揮效用,兩方短兵相接,激戰數日。

    最後的結果,張獻忠斬朝廷軍將潘可大等四十餘人,數路官軍皆潰,損兵萬餘,乘勝東取和州、含山、六合,流賊聲威復振。

    ......

    “文登再獲捷報,境縣清平,民生相安!”

    “文登營剿滅兩河巨匪,軍民稱善!”

    當登萊巡撫楊文嶽接到奏報時,激動的差點沒有拿住這張小小的紙片,他不斷的重複着念兩個名字。

    “吳惟忠...王爭...”

    登萊巡撫楊文嶽接到捷報後雖然激動,但還是理智的派有司官員前往文登查驗,當半個月後兩千多顆血淋淋的頭顱運抵掖縣時,楊文嶽哆哆嗦嗦的擬定一封奏疏,連夜發往京師。

    王爭率文登營出擊剿匪,一戰而取金水河,再戰殲滅浪裏白條,僅僅是幾天,赤山血戰的事蹟就是傳遍了整個登州府,而且還在風一樣的向萊州府等地擴散。

    時人稱,吳鎮臺操訓有方,改革文登弊病,麾下王爭勇猛有爲,率部連戰連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