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朝最佳閒王 >第六五九章:佈局
    自己制定的計劃,按理說自己應當信心滿滿的纔是。

    但移民這個事,真的不好說。

    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也只有明朝時期算是比較出名的,但那是通過行政命令的手段強行移民的。

    李元吉下不去那個狠心,也不想去用行政手段強行移民。

    所以幾年前移民濟州的時候,就有了之後的那一系列的舉動,當然,現在也到了考驗儒家成果的時候了。

    不過,李元吉顯然低估了朝廷的影響力,也低估了這幾年儒家的工作成績。

    朝廷有什麼大事,很快就會被傳出去。

    就算是那些暫時沒有眉目的事情,也會被傳出去一些。

    這不是有人嘴碎,而是朝廷故意讓傳出去的,否則的話,這種事情又爲何要放在正旦朝會上去說

    正旦朝會是用來扯皮的嗎

    當然不是,既然在正旦朝會上說了這個事,那麼就說明這個事情已經被列入了計劃,具體什麼時候實施,暫且未知,但是按照這些年朝廷的作風,十有八九會在今明兩年之內就開始實施。

    而對於這個計劃,怎麼說呢,褒貶不一吧,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支持的。

    鼓勵生育,這個歷朝歷代都在做,不然的話,爲何要將治地人口增幅作爲考覈官員的重要指標之一

    可以說,計劃生育那是從古到今都在做,只不過古代是勸着讓多生,現代是勸着不讓生,雖然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其實兩個事情都一樣。

    三年來,大唐的發展可謂是一天一個模樣,單單只是列出一組數據就可以看出發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了。

    神元七年的時候,整個朝廷的稅收爲一百一十貫左右,但是到了神元十年末,朝廷全年的收入就達到了二百四十萬貫,三年的時間,漲了足足一倍還要多。

    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在不斷的增長,其中商業稅,消費稅佔據了大頭。

    正是因爲這種飛速的增長,才讓李元吉有了取消課賦的底氣,或者說,十年前他就預料到了今天。

    雖然現在回頭看一看,十年前的決定完全就是腦子一熱就做出來的,如果中間出現什麼偏差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但是還好,中間並未出現什麼偏差,一切都很順利。

    鐵路,成爲了帶動大唐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根據統計,單單只是這一條鐵路,一年內所運輸的貨物總價值,就超過了五千萬貫之多,其中尤以海產品,農產品,工業設施爲主。

    長安與洛州,成爲了大唐的兩顆掌上明珠,鎮北與揚州,緊隨其後。

    海州,則成了那位漁翁,藉助着對外的戰事,大量的物資被囤積到那裏,加之鐵路修到海州,大量的海產品需要經此運往內地,故而帶動了海州的人流,有了人流,經濟自然就上來了,所以,原本的一座小縣城,現在單論經濟的話,在大唐也能排上前十,況且還有造船廠那個吞金巨獸在。

    這些事情暫且不提,其實神元十一年這一年,朝廷要做的事情還真的不少。

    所有的事情全部拋開,今年也剛好到了換屆年,內閣這邊誰去誰留,基本上已經定下了,各州都督,上一次換屆的時候已經相互調動了三分之一,新提拔了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還在留任。

    調動的與新提拔的,這次可以繼續調動,而之前留任的那一批,這次卻是到了必須要調動的時候了。

    因爲他們已經在一地待了十年的時間,這已經是李元吉能夠接受的極限了,時間再久一些,怕是要出問題的。

    當然,留任與否,也是分地方的,像中原等腹地,這些地方就可以留任,邊境等偏遠地區,每次換屆就必須要更換都督,甚至軍隊高層也要相互調動,否則一個個土皇帝就出來了。

    而最讓李元吉頭疼的,便是自己的四姐夫,段綸。

    這些年段綸在洛州乾的很不錯,任勞任怨,從不在自己這裏抱怨什麼,無論朝廷對洛州是公也好,不公也罷,他從不會說什麼,反正就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隨着洛州第二機械廠的投產,洛州的經濟也緊跟着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在的洛州,早已非同往日。

    再一個,都督太多了,有些不太好管理。

    歷史上貞觀元年,李世民曾經將大唐劃分爲十道,這一行政區域的改變,經過後來李隆基的修改,也就逐漸的形成了後世的省級編制,可以說是直接影響了一千多年的時間,而且還會一直影響下去。

    但是很可惜,因爲這個歷史上出現了太多不該出現的問題,將全國併爲十道的事情,剛剛只是個提議,還沒來得及詳細的討論,李世民就亡了。

    再往後,李元吉則是沒有提起這個事。

    “朕欲將大唐劃分爲

    十五省,任姐夫爲其一”私下裏的會面,李元吉對着段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卻有些猶豫。

    三姐夫柴紹才死不久,這個對李元吉多少也有些影響,畢竟柴紹的才能還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柴紹不死,這十五個省裏面,必然有一個是柴紹的。

    “陛下如此厚望,臣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段綸連忙拱手抱拳道。

    依舊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老味道,似乎在段綸這裏,壓根就沒有什麼拒絕,儘管在此之前,高密公主已經與段綸有過溝通,此次換屆,段綸要麼退下來,要麼就回長安。

    段簡璧與段儼都已成家,兩人的親家也都是李元吉親自指定的,兩夫妻也不想在奔波什麼了。

    但先前說的好好的,可一到了這裏,段綸卻突然間變了掛。

    “朕現在最擔心的是四姐,按理說將姐夫留在關中是最好的結果,承範今年也要調任了,關中沒個貼心人治理,朕不放心。但朝鮮那邊朕更不放心,承範雖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可南邊也同樣需要人去鎮守”李元吉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還是貼心人太少了,不對,能用的人不少,但是能讓李元吉真正放心大膽使用的,卻並不多。

    現在朝廷的這些人,顯然是不會外放的,他們也不適合,而真正適合的,也就是現有的都督裏那些人。

    但朝鮮對於大唐而言,可謂是很重要的,急需要一位穩重老成的人去治理,因爲接下來進攻東瀛本土,朝鮮將會是第一跳板,治理不好那裏,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南邊,同樣很重要,南邊特有的地理,氣候環境,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或者其他的行業,都有着比較重的地位,特別是一些工業原料,這是李元吉無法忽視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