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唐朝最佳閒王 >第二四三章:這誰TM會啊?
    關於天子門生也來應考這件事情,在長安城中倒是引起了一番熱烈的爭論。

    不少考生紛紛認爲這樣不公平,不合理。

    都是天子門生了,這將來還缺出路嗎他們就是不通過科舉,也依舊可以進入仕途,而且仕途也要比他們這些人更爲廣闊。

    現在讓天子門生也來跟他們同場考試,這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呢嗎

    但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也就只敢在嘴上發發牢騷,真正的提出抗議,他們還沒這個膽子。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着,希望那些天子門生們報考的科目跟自己不一樣,不然的話,錄取的可能性又將減小不少。

    一些想要去了解一下天子門生相關事情的考生,最終也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那幫人鮮有外出的時候,一個個的簡直比書呆子還要書呆子,雖然待在院子裏也未必就是在看書。

    科舉考試曾經佔據了長安一段時間的風評,但緊接着,長安的輿論卻被另一件事給瞬間佔領,毫無疑問的壓過了科舉考試。

    李元吉的登基儀式就定在五月初五,還有不足十天的時間。

    整個宮裏宮外忙坐一團,還有科舉考試要進行,就連長安城內的治安,也相較以前更嚴厲了些。

    忙碌,並不一定是好事,也不全是壞事。

    比如現在的李元吉,心裏面就很高興。

    “逐一批示,穩定爲主,過些時日孤會派人送些魚乾過去,各州要做好調度。”臉上笑意始終不見,沒有什麼消息能比各地紛紛遞來投名狀更能讓人高興的。

    原本還覺得會有些麻煩,至少李世民心腹控制的那些區域,自己不會那麼輕易的收回來。

    倒是自己想的太多了。

    低下的那羣人,要遠比自己看的更清楚,更透徹。

    李世民死了,其餘的皇子皆不成氣候,李淵無心戀權,整個大唐也唯有李元吉一人可以扛起大旗。

    或許一二十年後會有新的皇子站起來,可那個時候,又能代表什麼

    就是一個普通人放在這個位置經營一二十年的時間,其他人也很難插手進來。

    不投降,難道還等死不成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國內的問題,李元吉眼下最關心的便是接下來的旱災問題。

    五月初一已經到來,長安城內共設置了十座考場,根據各個科目的不同,分別設在不同的區域。

    簡單搭造的茅草棚子,四人一間,每張桌子相隔三步遠的距離。

    外面是考官與巡邏士兵來回不斷的奔走着,除此之外,也有固定的軍士站崗值備。

    過道中間,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面寫着肅靜兩個字。

    開考之前,考官已經宣讀了考場紀律,任何人從進入考場開始,不得四下張望,不得隨意開口,若有事應喊考官或值備軍士,得到許可後方能移動,違者以作弊論處,十年內禁止再次參加科考。

    面前擺放着的是三張卷子,上官儀缺顯的有些頭大。

    這種卷子,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考場上,而這張卷子上的內容,也更是自己從未見過的。

    說是有各自的科目,可在上官儀看來,這三張卷子除了最後一張時務策是必考的以外,另外兩張根本與讀書無關。

    沒有詩詞歌賦,沒有經書韜略,瞅瞅這都是個啥

    一個農民有五畝地,一日可收割兩畝,一日可往返家中五次,用了兩日將所有糧食運回家中,問,這個農民一次運了多少糧食回家

    瞅瞅這都是個啥題目歪七扭八的,便是讓戶部的人來,也未必能算出答案來。

    想放棄瞅瞅題目後面的分數,就這麼一個題目,就佔據了五分。

    而開場前考官也提醒過,此次採取的爲一百分制,每道題目多少分試卷上有明確的標註。

    五分的大題,誰敢輕易放棄

    可沒有算籌,這有怎麼搞靠心算還是在地上畫會被當作弊的好伐

    如果只是一道題也就算了,這種類型的題目一共有四道,足足佔據了二十分之多。

    原本信心滿滿的上官儀,此刻卻是頭疼不已,面對着這樣的試卷,他束手無策。

    丟掉第一張卷子,翻起了第二張,恩,依舊很難,但上官儀臉上的表情也終於是好轉了一些。

    這張卷子考的並不是學問,作爲在官府任職了幾年時間的他來說,這張卷子簡直就是送分題。

    仔細的在腦中回憶了一下,然後開始奮筆疾書。

    第二張卷子考的是自唐成立以來,所頒佈過的幾道比較重要的詔書,或者是法令。

    比如

    第一個佔據了五分的題目,就是讓考生寫出隋恭帝禪位於太上皇時的詔書原址。

    而最後一個送分題,答案現在都還在城內掛着呢,李元吉被冊立爲太子的詔書內容,依舊是價值五分。

    前兩張卷子一共佔據了四十分,一共十道題。

    而第三張卷子時務策卻佔據了剩下的六十分,題目數量是一道。

    這道題目並不難,大眼一掃,幾乎所有人稍微思考一會兒就能拿出應對的措施。

    但憑藉着多年經驗,上官儀卻是嗅出了這道題目中的一些陰謀。

    如果你是一縣之尊,府庫中有錢三十萬,糧五百石,全縣人口共計兩萬人,兵一千,已知一個月後將發生旱情,以致顆粒無收,身爲縣尊的你,將如何應對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

    這道題目考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方面,僅僅只是讀了一遍題目,上官儀便讀出了幾個意思。

    第一個便是大局觀,縣尊不大也不小,但卻很重要,是地方的父母官,他的決策將會影響到一個縣的將來。

    三十萬錢,其實也就是三十貫,跟一錢不給也沒什麼區別,糧五百石是不少,但擋在兩萬人面前,這點糧也根本頂不了幾天。

    這道看似最簡單,也是考生們準備的最充足的部分,卻能將大部分人阻攔在第一次考試的門外。

    以往的時務策都不會放在第一場進行考試,只有過了第一次之後,纔會進行時務策考試,過了時務策,基本也就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這道題目有很多坑,上官儀不禁將自己置身於揚州的某座縣城的縣尊之位上,腦海中不斷的幻想着可能出現的情況。

    大約半刻中後,上官儀終於是睜開了眼睛,對着這道題目望而止嘆,滿臉苦笑的搖搖頭。

    “遊韶兄考的如何”早已離開考場的敬播,同樣滿臉鬱悶的招着手,朝着上官儀詢問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