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70章 縱橫天下(2)
    大凡年底,各國都會來提前朝貢,以恭祝大明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南也不例外,就在這一年年底,安南的使臣如同以往一樣來到明朝京城,向朱棣朝貢,但他們絕沒有想到,一場好戲正等待着他們。

    使臣們來到宮殿裏,正準備下拜,坐在寶座上的朱棣突然發話:“你們看看這個人,還認識他嗎?”

    此時陳天平應聲站了出來,看着安南來的使臣們。

    使臣們看清來人後,大驚失色,出於習慣立刻下拜,有的還痛哭流涕。

    一旁的裴伯耆也十分氣憤,他站出來斥責使臣們明知現任國王是篡權賊子,卻爲虎作倀,不配爲人臣。他的幾句話擊中了使臣們的要害,安南使臣們惶恐不安,無以應對。

    老到的朱棣立刻從這一幕中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拍案而起,厲聲斥責安南使臣串通矇蔽大明,對篡國奸臣卻不聞不問的惡劣行徑。

    在搞清事情經過後,朱棣立刻發佈詔書,對現任安南國王胡進行嚴厲指責,並表示這件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覆,就要他好看。

    朱棣的這一番狠話很見成效,安南現任胡氏國王的答覆很快就傳到了京城,在答覆的書信中,這位國王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表示自己不過是臨時佔個位置而已,國號紀年都沒敢改,現在已經把位置空了出來,誠心誠意等待陳天平回國繼承王位。

    這個回答讓朱棣十分滿意,他也寬容地表示,如果能夠照做,不但不會追究他的責任,還會給他分封土地。

    然後,朱棣立刻安排陳天平回國。

    話雖這樣說,但朱棣是個十分精明的人,他深知口頭協議和文書都是信不過的(這得益於他早年的經歷),因爲當年他自己就從來沒有遵守過這些東西。

    爲保障事情的順利進行,他安排使臣和廣西將軍黃中率領五千人護送陳天平回國,按照朱棣的設想,陳天平繼位之事已是萬無一失。

    可是之後發生的事情只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聳人聽聞。

    黃中護送陳天平到了安南之後,安南軍竟然設置伏兵在黃中眼皮底下殺害了陳天平,還順道殺掉了明朝使臣,封鎖道路,阻止明軍前進。

    消息傳到了京城之後,朱棣被激怒了,被真正地激怒了。

    真是膽大包天!

    陽奉陰違也就罷了,竟然敢當着明軍殺掉王位繼承人,連大明派去的使臣都一齊殺掉!

    不報此仇,大明何用!養兵何用!

    安南平定戰

    殺掉了陳天平,胡氏父子安心了,陳氏的後人全部被殺掉了,還順便幹掉了明朝使臣,他雖然知道明朝一定會來找他算賬,但他也早已安排好了軍隊進行防禦,並在顯要位置設置了關卡。

    只要佔據有利地勢,再拖上了幾年,明朝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地位。

    這就是胡氏父子的如意算盤。

    算盤雖然這樣打,但他們也明白,明朝發怒攻打過來不是好玩兒的,於是他們日夜不停操練軍隊,佈置防禦,準備應對。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過了三個多月,明朝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莫非他們覺得地方偏遠,不願前來?

    存有僥倖心理的胡氏父子沒有高興多久,戰爭的消息就傳來了,明朝軍隊已經正式出發準備攻取安南。

    這早在胡氏父子的預料之中,所以當部下向他們報告軍情時,父子倆還故作鎮定,表明一切防禦工作都已經預備好,沒有什麼可怕的。

    這對父子之所以還能如此打腫臉充胖子,強裝鎮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父子兩個並不知道爲何明朝要過三個月纔來攻打他們。

    那是因爲軍隊太多,需要動員時間。

    多少軍隊需要動員幾個月?

    答:三十萬。

    當然了,根據軍事家們的習慣,還有一個號稱的人數,這次明軍軍隊共三十萬,對安南號稱八十萬,胡氏父子從手下口中聽到這個數字後,差點沒暈過去。

    帶領這支龐大軍隊的正是名將朱能,此人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多次,讓他出徵表明朱棣對此事的重視,朱棣期盼着朱能可以發揚他靖難事後的無畏精神,一舉解決問題。

    可惜天不如人願,估計朱能也沒有想到,他不但沒有能夠完成這次任務,而且連安南的影子都沒能看見。

    明軍的行動計劃是這樣的,分兵兩路,一路以朱能爲統帥,自廣西進軍,另一路由沐晟帶領,自雲南進軍。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軍事計劃,凡是攻打安南,必從廣西和雲南分兵兩路進行攻擊,這幾乎已經是固定套路,從古一直用到今。

    可是意外發生了,朱能在行軍途中不幸病倒,經搶救無效逝世,這也難怪,因爲大軍出發走到廣西足足用了三個月。一路上顛簸不定,朱能的所有精力在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中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去參加一場戰爭也太苛責他了,應該休息休息了。

    朱能的位置空出來了,代替他的倒也不是外人,此人就是被朱棣稱爲“靖難第一功臣”張玉的兒子——張輔。

    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因爲朱能的突然去世讓很多人對戰爭的前景產生了憂慮,而這位威信遠不如朱能的人能否勝任主帥職位也很讓人懷疑。

    令人欣慰的是,在這緊急時刻,張玉似乎靈魂附體到了張輔的身上。張輔繼承了張玉的優良傳統,在這場戰爭中,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張輔在接任統帥位置後,面對下屬們不信任的目光,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詳細地介紹了作戰方針和計劃,其步驟之周密精確讓屬下歎服,在會議的最後,張輔說道:“當年開平王(常遇春)遠征中途去世,岐陽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願效前輩,與諸

    位同生共死,誓破安南!”

    在穩定士氣,準備充分後,張輔自廣西憑祥正式向安南進軍,與此同時,沐晟自雲南進軍,明軍兩路突擊,向安南腹地前進。

    事實證明,安南的胡氏父子的自信是靠不住的,張輔帶兵如入無人之境,連破隘留、雞陵兩關,一路攻擊前行,並在白鶴與另一路沐晟的軍隊會師。

    至此,明軍已經攻破了安南外部防線,突入內地,現在橫在張輔面前,阻礙他前進的是安南重鎮多邦。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安南有東西兩都,人口共有七百餘萬,且境內多江,安南沿江佈防,不與明軍交戰,企圖拖垮明軍。

    張輔識破了安南的企圖,他派出部將朱榮在嘉林江打敗安南軍,建立了穩固陣地,然後他與沐晟合兵一處,準備向眼前的多邦城進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