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243章 千古,唯此一人(2)
    換在其他朝代,這事也就過了,天子一言九鼎,天下最大,不會唱歌就人頭落地也不新鮮。但萬曆不同,他雖是皇帝,上面還是有人管的。

    在萬曆剛剛發酒瘋的時候,馮保就得到了消息,他即刻報告了李太后,於是當皇帝大人酒醒之後,便得到了消息——李太后要見他。

    等他到地方的時候,才知道事情大了。李太后壓根不跟他說話,一見面就讓他跪,然後開始歷數他的罪惡。萬曆也不辯解,眼淚一直嘩嘩地,不斷表示一定改過自新,絕不再犯。

    好了,到目前爲止,事情還不算太壞,人也罵了,錯也認了,就這麼收場吧。

    然而李太后不肯干休,她拿出了一本書,翻到了其中一篇,交給了萬曆。

    這似乎是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但事實上,張居正先生的悲慘結局正是源自於此。

    當萬曆翻開那本書時,頓時如五雷轟頂,因爲那本書叫《漢書》,而打開的那一篇,是《霍光傳》。

    霍光,是漢代人物,有個哥哥叫霍去病,但在歷史上他比這位名人還有名,幹過許多大事,就不多說了,其中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廢過皇帝。

    廢了誰,怎麼廢的,前因後果那都是漢代問題,這裏不多講,但此時,此地,此景,讀霍光先生的傳記,萬曆很明白其中的含義:如果不聽話,就廢了你!

    而更深一層的含義是:雖然你是皇帝,但在你的身邊,也有一個可以廢掉你的霍光。

    萬曆十分清楚,這位明代的霍光到底是誰。

    生死關頭,萬曆兄表現了極強的求生慾望,他當即磕頭道歉,希望得到原諒,並表示永不再犯。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看到懲罰已見成效,李太后收回了威脅,但提出了一個條件:皇帝大人既然犯錯,必須寫出檢討。

    所謂皇帝的檢討,有個專用術語,叫“罪己詔”,我記得後來的崇禎也曾寫過,但這玩意兒通常都是政治手段,對“淨化心靈”毫無作用。

    想當年我上初中時,爲保證不請家長,經常要寫檢討。其實寫這東西無所謂,反正是避重就輕,習慣成自然,但問題在於,總有那麼幾個不厚道的仁兄逼你在全班公開朗誦,自己罵自己,實在不太好受。

    而皇帝的“罪己詔”最讓人難受的也就在此,不但要寫自己的罪過,還要把它製成公文,在天下人面前公開散發,實在太過丟人。

    萬曆兄畢竟還是臉皮薄,磕完頭流完淚,突然又反悔了,像大姑娘上轎一樣,扭扭捏捏就是不肯動筆。關鍵時刻,一位好心人出現了。

    “我來寫!”

    自告奮勇者,張居正。

    要說還是張先生的效率高,揮毫潑墨,片刻即成,寫完後直接找馮保蓋章,絲毫不用皇上動手。

    萬曆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這一切。喝醉了酒,打了個人,怎麼就落到這個地步?差點被人趕下崗?

    在他十八歲的大腦裏,一切都在飛快運轉着,作爲一個帝國的統治者,爲什麼會淪落到如此境地?是誰導致了這一切?是誰壓制了自己?

    他擡起了頭,看到了眼前這個正在文案前忙碌的人,沒錯,這個人就是答案,是他主導了所有的一切。這個人不是張先生,不是張老師,也不是張大臣,他是霍光,是一個可以威脅到自己的人。

    在張居正和李太后看來,這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機會,萬曆將從中吸取經驗,今後會好好待人,在成爲明君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然而就在這一團和氣之下,在痛哭與求饒聲中,一顆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八年的感情就此畫上句號。不是因爲訓斥,不是因爲難堪,更不是因爲罪己詔,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權力。

    我已經十八歲了,我已經是皇帝了,憑什麼指手畫腳,憑什麼威脅我?你何許人也?貴姓?貴庚?

    這就是萬曆八年發生的醉酒打人事件,事情很簡單,後果很嚴重,皇帝大人的朋友和老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敵人。

    但整體看來,局勢還不是太悲觀,畢竟還有李太后,有她在中間調和,張居正與萬曆的關係也差不到哪兒去。

    可問題在於,這位中年婦女並非緩衝劑,反倒像是加速劑,在日常生活中,她充分證明了自己的小生意人本色——把佔便宜進行到底。

    自從有了張居正,李太后十分安心,這個男人不但能幫她看家,還能幫她教孩子,既當管家,又當家庭教師,還只拿一份工錢,實在太過划算。

    對於小生意人而言,有便宜不佔,那就真是王八蛋了。於是慢慢地,她在其他領域也用上了張居正,比如……嚇唬孩子。

    小時候,我不聽話的時候,我爹總是對我說,再鬧,人販子就把你帶走了,於是我立刻停止動作,毛骨悚然地坐在原地,警惕地看着周圍。雖然我並不很清楚,人販子到底是啥玩意兒,只知道他們喜歡拐小孩,拐回去之後會拿去清燉,或是紅燒。

    萬曆也有淘氣的時候,每到這時,頂替人販子位置的,就是張居正。李太后會以七十歲老太太的口吻、神祕詭異的語氣,對鬧騰小孩說道:

    “你再鬧!讓張先生知道了,看你怎麼辦?”(使張先生聞,奈何?)

    這句話對萬曆很管用,很明顯,張先生的威懾力不亞於人販子。

    自古以來,用來嚇唬小孩的人(或東西)很多,從最早泛指的老妖怪、魔鬼(西方專用),到後來的具體人物,比如三國時期合肥大戰後,戰場之上剽悍無比的張遼同志,就曾暫時擔任過這一角色(再哭,張文遠來了)。再後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也客串過一段時間。到我那時候,全國拐賣成風,人販子又成了主角。

    總而言之,時代在變,嚇人的內

    容也在變,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但凡當這類主角的,絕不是什麼讓人喜歡的角色。

    所以從小時起,在萬曆的心中,張居正這個名字代表的不是敬愛,而是畏懼,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他的那位生意人母親。

    對不斷惡化的局勢,張居正倒也不是毫無察覺,在醉酒事件之後不久,這位老奸巨猾的仁兄曾提出過辭職,說自己幹了這麼多年,頭髮也白了,腦袋也不好用了,希望能夠早日回家種紅薯。報告早晨打上去後,一頓飯工夫回覆就下來了——不行。

    萬曆確實不同意,一方面是不適應,畢竟您都幹了這麼多年,突然交給我,怎麼應付得了;另一方面是試探,畢竟您都幹了這麼多年,突然交給我,怎麼解釋得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