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沐蘭辭 >第090章 無奈之選
    真要說起來,裴家的這個女兒並不是十分合適的皇后人選。薛遼當初會立她爲後,也並不像大多數人以爲的那樣,是因裴皇后的容貌與已故太子妃有幾分相似。

    已故太子妃解氏賢德貞烈,雍容大度,更爲他育有兩兒一女。在他心目中,解氏是完美無缺的,這天底下亦沒有哪個女人能比得上解氏。

    他並非貪圖顏色的昏君淫主,又怎會只憑外表選立皇后?

    立裴家女兒爲後,其實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在遭到圈禁的那十年間,暗中幫扶襄助他的人不在少數。沒有這些人,他根本活不到重見天日的那一刻。

    也許在暗中幫扶他的時候,這些人並無太多私慾,一心只考慮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隨着他登基爲帝,他們想法也跟着多了起來。個個以開朝功臣自居,只是爲官做宰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官職稍小一些的想做大,官職大一些的想集權,三閣六部的更是野心勃勃,連他這皇帝都想捏在手心裏。

    他們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說這是輔君監國,免得他重蹈覆轍,走上先帝的老路,將大晉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他們“輔君監國”的主要手段,就是往他身邊送女人,皇后的位子自然而然地成爲了他們的必爭之地。每一個都想要,每一個都千方百計要送了自家的女兒進中宮。打着先掌管後廷,再通過後廷涉入朝政,控制他這一國之君的算盤。

    他曾以先帝駕崩不足一年,要爲先帝守孝爲由推脫,不肯馬上立後。那些重臣便搬出許多大道理,說什麼守孝固然應該,然聖上乃一國之君,凡事都要以江山爲重。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方能治國,如今後位空虛,無人爲聖上打理後宮,聖上豈能安心治國?

    還說什麼立後與守孝並不衝突,臣等相信聖上絕非沉迷酒色的昏聵之君,必然能夠做到兩者兼顧。希望聖上儘快確立皇后人選,以安臣民之心,云云。

    他只有一張嘴,怎辯得過那羣動輒拿江山黎民說事兒的大臣?無奈之下,只得同意立後。可要立哪一家的女兒爲後,又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他初登帝位,根基未穩,最怕的不是朝臣們結黨,甭管他們分成幾派,只要他們勢力均衡,能夠相互牽制,他便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爭鬥,坐收一份漁翁之利。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叫其中的某股勢力一家獨大,那纔是最可怕的。

    是以皇后絕不能出自這幾個派勢的朝臣家中,否則就等於他這皇帝公然站了隊,送給某股勢力一家獨大的天賜良機。

    裴之煥父子二人跟那些從一開始扶助他的朝臣不一樣,先帝在時,他們對先帝可是忠心耿耿的。眼見先帝不行了,也不知從哪兒得到他即將起復的消息,抓住時機賣了一個不小的功勞給他。自此搖身一變,成爲他的追隨之臣。

    那些從一開始襄助他的人自認功高齊天,根本不屑與裴之煥父子這種見風使舵、善於鑽營的卑鄙小人爲伍。而裴之煥父子天生擅長且只擅長在夾縫之中生存,亦不願與人結黨。也不知聰明還是盲目,他們只忠誠於位置最高的那個人,不管那個人是否實權在握。

    薛遼正是看中他們不與人結黨這一點,才動了立裴家女兒爲後的心思。也是上

    天有助,這裴家女兒的容貌與已故太子妃有些相似,恰好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理由和契機。

    太子妃是解家女兒,又是爲維護解家和他的聲譽而死,他難忘太子妃,執意要尋一個容貌相近的女子立爲皇后,朝臣們也不好太過說三道四。

    說白了,他能夠將裴家女兒勉強擡上後位,一是打了癡情牌,二是利用了朝臣們對已故太子妃的稱道,更利用瞭解家依舊留存於世間的威信。否則光是裴家女兒的出身和資質,就足夠那些肱骨重臣拿來作爲反對立後的理由了。

    他寵愛裴皇后,也是爲了告訴那些朝臣,他對自個兒選的這個皇后十分滿意。

    在做表面文章的同時,他也希望這個皇后能夠名副其實,擔負起打理後宮,幫他解除後顧之憂的責任,真正成爲他背後的支撐者。

    有些話他不好明說,裴皇后雖算得聰慧,可還達不到一點即透的程度。坐上皇后的位子,不知勤勉上進也就罷了,還仗恃他的寵愛張狂起來,實在令他失望又着急。

    想尋一個通透的人教導教導她,又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

    宮中資歷最長的當屬在宗正院陪伴他十年的朱賢妃,朱賢妃雖不及已故太子妃賢德大度,可也知矩守禮。起初他不是沒有動過立朱氏爲後的念頭,卻遭到朝臣的強烈反對。

    朱氏的父親在他被圈禁之時,爲了自保,毅然決然地投入廉王門下。後又因參與官銀造假而獲罪,被抄家砍頭,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雖說朱家曾宣佈跟朱氏斷絕關係,可也改變不了朱氏乃犯官之女的事實。歷朝歷代,從未有過叫犯官之女當皇后的例子。

    裴皇后與朱賢妃共侍一夫,本就瞧朱賢妃不順眼。加之地位比朱賢妃高,更看不起朱賢妃犯官之女的身份,又如何肯聽朱賢妃的教導?

    那些個朝臣家眷,他是一個都信不過的。安老太君不同,那可是曾與解國公在戰場上並肩殺過敵的人,哪怕屈身做妾,又隱居庵堂多年,在許多人心目中依然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最重要的是,她是解家的人,又是他一手捧起來的,自然跟他一條心。

    若安老太君能夠出面教導一下裴皇后,那就再好不過了。

    他並不知道安老太君今日入宮求見是爲了解家後人的事,一心想叫裴皇后與安老太君多接觸接觸,便將人一竿子支到坤寧宮來了。

    旨意下了,他才意識到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裴皇后器量狹窄,得知安老太君越過中宮直接求見於他,必要懷恨在心。若一時任性,做出傷害安老太君的事情,他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心裏記掛着這頭的事情,處理了一些緊要的摺子,便推說身體不適,早早地退了朝,急急忙忙趕到坤寧宮來了。

    剛進門就瞧見一個叫打得半死的宮女,隨後又見到太醫,加之裴皇后對沐蘭那份欲蓋彌彰的熱絡,用腳趾頭都想得出,裴皇后是如何爲難安老太君祖孫兩個的。

    此時聽她提議要追封收留過沐蘭的那戶人家,便認定她居心不良,臉色止不住一沉,“追封不是小事,需同朝臣們商議過後方可定奪,豈是隨口亂說的?”

    ——(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