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超級機器人分身 >第三百四十章 金龍電池和新能源
    “冰!居然是冰!!!”

    陳新驚駭地看着全息投影上那晶瑩剔透有如巖壁一般的冰層,一臉不可思議道。& {}.{}.}

    科學家關於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爭議在地球上存在了好多年, 2004年登陸火星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數據就已表明,火星在過去曾經是溫暖和溼潤的,甚至可能存在過海洋,但是後來它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自那時起,世界各國宇航局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就圍繞考察火星是否曾經支持生命存在而進行,而一個月前登陸火星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亦進一步推進nasa“跟着水走”的戰略。

    只是目前人類探測器所發回的數據大多隻表明火星上曾經有過流水的痕跡,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火星上真的存在水。

    陳新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螢火蟲”號竟然在這地下深處發現了冰層的存在。

    幾個月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探測項目的科學家曾經在《科學》雜誌上發佈過一則令人感到震驚的研究結果——火星上曾存在龐大的地下水系統,並經歷過大洪水。

    研究者稱,好奇號火星車最新發現的地下河道表明遠古時期火星確實存在着大量的水文活動。這些地下溝渠存在的區域恰好與“螢火蟲”號探測的那個區域相吻合。

    陳新不得不感嘆這些科研人員的預見性。

    水意味着生命!

    火星上本來就富含赤鐵礦,未來陳新完全可以通過冶煉鋼鐵來獲得氧氣。那麼困擾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最大難題也就解決了。

    陳新不知道這下面的冰層到底有多厚,但這座火山的地層深處既然能找到地下水,那麼在火星的其他區域肯定還能找到地下水,這對未來人類建立火星基地開發火星資源非常關鍵。

    如果這些冰層的厚度可觀的話,陳新甚至可以在這座火山內部建立起一個前進基地,未來在裏面發展出一座具有封閉穩定生態系統的火星城市也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憑藉陳新和鋼鏰兩人根本不具備在火星建立一個殖民城市的能力,必須要集全球之力纔有可能。

    “老豆,你覺得我們接下來怎麼辦?”鋼鏰閃着電子眼道。

    陳新思考了片刻,說道:“現在單憑螢火蟲號的能力根本不夠。等巨龍號空天飛機完工後。你再搞一個大型的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對這座火山內部進行更爲深入的探索。”

    鋼鏰點頭道:“沒問題。”

    陳新又道:“另外,我現在回一趟國,就這一事件和中國政府進行溝通。相信火星上的水資源應該能勾起中國領導人對太空電梯計劃更大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你現在想辦法給我找出一箇中情局潛伏在中國政府高層的鼴鼠。通過他把這個機密透露給美國人,最好讓歐洲人、日本人、俄國人也都知道。”

    鋼鏰愣了愣道:“老豆,你想幹什麼?”

    陳新微微一笑。說道:“不想幹什麼,只想演一出好戲!”

    火星殖民雖然吸引力驚人,但在短時間內想要實現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有了這一消息的刺激,各國肯定會不約而同地加快對航天事業的投入,這就方便了陳新未來整合地球上的科研資源。

    雖然陳新和鋼鏰未來的目標是前往宇宙深處探險,但身爲人類文明的一員,陳新自然不希望人類一直蝸居在地球的一隅。人類越早進入星際大航海時代,對他和鋼鏰也就越有好處。

    陳新和鋼鏰正說話的時候,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起來。

    陳新掏出手機看了下來電顯示,連忙按下接聽道:“小喬,有事嗎?”

    喬婷道:“陳新,剛剛大長老和我聯繫,問你這幾天有沒有空回國一趟?”

    陳新疑惑道:“怎麼了,國內出什麼事了?”

    喬婷道:“應該和金龍電池有關,現在金龍電池的一號廠房以及生產線都已經部署完畢,大長老想問你一下什麼時候向公衆發佈金龍電池比較合適?”

    陳新想了想道:“好吧,我也正好有事要找大長老商議一下,今天我把索馬里的事務交接一下,我們明天一同回去!”

    ………………

    金屬電池已經被正式命名爲金龍電池,由龍首山基地生產的首套日產五十噸的金龍電池生產線已經交付給金龍公司一號工廠,只要原材料到位和工人培訓工作完成,金龍電池就可以投入生產。

    按照戰忽局和中國政府的聯合規劃,到今年年底,金龍電池廠一期工程完工後,產能將達到日產一千噸左右。

    除了在軍事上的應用外,金龍電池最能展現身手的地方就是在電動汽車領域。

    目前金龍

    公司已經與國內的大部分汽車企業進行合作,聯合開發新一代電動汽車,產品線將覆蓋大型集裝箱重卡、豪華客運大巴、普通中巴、公交車、皮卡、越野、城市suv、家用轎車、超級跑車等幾乎所有車型。

    衆所周知,作爲重要的民用消費工業品,汽車對一個國家的製造業以及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近幾十年來,隨着國外汽車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國產汽車行業並沒有像高速鐵路那樣在引進技術的支持下迎來浴火重生,成爲中國的一張名片。

    反而一些合資車紛紛在中國開花結果,國產車的處境每況愈下。

    一汽、東風等國有企業也紛紛將重心放在了合資車身上,導致中國公路幾乎成了世界各國汽車品牌的博覽會。

    直到近幾年。在民營資本的支持下,奇瑞、吉利、比亞迪等國產汽車品牌的崛起,國產車才漸漸有了起色,但也只能在低端領域小打小鬧,中高端領域依舊被國外品牌所壟斷。

    而一汽、東風也不是沒有推出過自己的品牌,但因爲服務、質量、價格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沒有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只能和國內廠家在低端市場廝殺。

    這麼一來,中國的汽車產業反而形成了低端領域國產品牌殺做一團,中端領域合資品牌佔據主流。高端領域全部都是外資天下的一個局面。

    而當年響噹噹的民族品牌一汽紅旗。更是淪落到每年銷售數千輛,幾乎無人問津的地步。

    要知道紅旗轎車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這兩字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轎車品牌的含義,新中國發生的太多歷史事件都與“紅旗”有關。在國人心裏。它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

    但如今紅旗的處境卻令人扼腕嘆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