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少年帝國 >漢匈開戰篇
    元光2年(BC133)春天,漢匈關係史上最關鍵性轉折的一份計劃書出臺!此計劃書由雁門郡馬邑縣的大土豪聶壹所寫,上交中央政府…劉徹同意以主和派代表、御史大夫韓安國爲首的大多數羣臣意見,和親匈奴之後,主戰派的代表王恢並未喪志。荷包時間纔過去了一年多,王恢就找到了一個同夥,再次對劉徹提出對匈奴的作戰計劃!王恢這一同夥,便是聶壹!聶壹所寫的計劃書,由王恢負責遞交劉徹。該計劃書突出四個字:誘敵、伏擊。劉徹看了這份計劃書後,還是老辦法,開會討論。和一年多前一樣,主和派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爲首、主戰派以大行王恢爲首,一場脣槍舌劍的辯論在所難免。然而此次王恢躊躇滿志,志在必得。他之所以自信,是因他已找到了可以駁倒對手韓安國的辦法!辯論會現場,王恢是正方、韓安國是反方、漢武帝劉徹是主席兼評委。首先由正方發言,王恢陳辭如下“春秋時代,代國外有匈奴、內有晉國和燕國牽制。然而代國國小卻勢不弱,他們仍務實強邊,匈奴騎兵也不敢冒犯。現在大漢一統,國勢強大,竟還能容忍匈奴侵略者,實在莫名其妙。所以我方認爲:漢匈之間必有一戰。遲打不如早打,最好現在就打”王恢話音剛落,反方韓安國便迫不及待站起來慷慨陳辭“對方辯友既喜歡講歷史,那我也給你講個歷史。曾記否:當年高皇帝揮鞭北上,32萬大軍氣勢如山。可結果如何?身陷平城七天七夜,差點沒命!高皇帝突圍之後,對匈奴沒有記恨,也沒有下一步報復行動。這是爲何?因高皇帝想到兩點:首先,治理國家必須以天下爲重,個人恩怨和恥辱必須讓位於國家安全。什麼是胸懷?這就是!其次,和親政策節約國家成本,符合百姓的根本利益,有利於國家發展生產力。到目前爲止,和親已歷經高帝、高後、文帝、景帝、我朝五世,國富民安,甚得民心。所以我方認爲:漢匈之間可以止戰,繼續和親”正方王恢再次站起,氣勢激昂的繼續說“對方辯友口口聲聲說和親務實,但卻犯了一根本性的、僵硬的教條主義錯誤。當年高皇帝不是沒能力報復匈奴,而是秦末大亂又加楚漢相爭,八年爭鋒,天下需要安養休息。然而現在天下已太平七十餘年了,韜光養晦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該是我們出手爲捍衛大漢天威,爲邊地流離失所的百姓士兵們出氣的時候了。這就叫:該出手時就出手!我方堅持認爲:漢匈之戰,勢在必打”王恢退下,反方韓安國繼續反駁“對方辯友是說我方犯了右傾保守主義的錯誤?那麼我也順便告訴對方辯友:如果開戰,你們也是犯了左傾激進主義的錯誤!戰爭不是兒戲,如戰端一開,那就只有一打到底!但大漠廣闊,我軍長驅直入,長線作戰,後勤供應不能保障。這就可能被敵軍拖垮!就算不垮,也是得不償失,這又是何必!所以我方堅持認爲: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上上之策”韓安國這一席話,跟一年多前說的話差不離。這就是和親派爲何一直理直氣壯的原因。對匈作戰,漢朝絕對沒有天時地利!就註定了作戰將相當不利!既然打了等於白打,那還不如不打!但這一年多來,王恢也不是白混的。一直以來,他一直尋找可以駁倒主親派天時天利論的辦法!現在他終於可以告訴所有人:我已經找到了!果然,王恢自信地笑了,從容陳辭“對方辯友請不要混淆概念!誰說開戰,我們就非得深入腹地才能將敵人消滅?在辯論之前,我方已將計劃書提交辯論會主席,請你也好好研究一下我們的方案,再來辯論好不好?在此,請允許我再重複一下我們正方的前提:我們主張對匈開戰,但前提是誘敵前來,集中殲滅。如何誘敵?我們已在方案裏寫得一清兩楚。對方辯論如有興趣,可向主席申請閱讀權利”好!辯論會到此結束!主席兼評委、24歲的漢武大帝劉徹拍板而起道“我認爲正方陳辭有理。由他們提交的誘敵伏擊方案,我也認真看了且研究了,相當不錯。最後,我只說四個字:漢匈開戰”6月,未來長達43年多的漢匈大戰終於以這場“馬邑之謀”拉開序幕!漢武帝本人對馬邑之謀也超級重視,親自部署對匈作戰的各路將領名單如下:御史大夫韓安國爲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爲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爲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爲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爲材官將軍。集合30多萬漢朝步兵、騎兵、車兵部隊,全部埋伏在雁門郡馬邑縣的附近山谷,等待匈奴大單于軍臣率狼羣進圈…引誘頭狼的工作,劉徹交給了上交此計劃書的當地大土豪聶壹先生。這是大漢朝在高祖劉邦之後,從未出現過的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七十餘年磨一劍,全漢朝人的心都揪得緊緊的。這是偉大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共感:緊張、激動、刺激!接下來,就看聶壹的表演了!漢朝誘狼過程大致如下:首先由聶壹假裝大間諜,逃往匈奴。忽悠匈奴軍臣單于說“如您相信我,咱們可以做一筆大交易:即我潛入馬邑,幹掉縣令、縣丞兩人,然後全城投降。到時馬邑城中的財物,您算我一份就成了”軍臣單于一聽,好買賣,成交!緊跟着,聶壹回到馬邑城,砍了兩個犯人的頭,懸掛城上,向匈奴使者證明:人我已搞定,要想搶劫,那就快點來。匈奴人憑什麼相信聶壹呢?理由只有一個:因他是土豪。沒什麼愛國情操,和匈奴族人一樣,乾的就是搶劫的土匪勾當!所以軍臣單于立即點齊十萬騎兵,向馬邑城一路奔來。但軍臣單于也不是傻瓜,他在來的路上發現了一不尋常的情景:沿路線上,只見成羣的牲畜,牧人卻寥寥無幾,一眼望去,是一片可怕的沉寂…防線鬆懈,這可不是漢朝一向的風格啊?軍臣單于心兒一緊,馬上回憶起了67年多前自己祖父冒頓單于的那一幕:爺爺曾隱肥牛壯馬,示漢朝以老人弱子,一次次騙過漢使,最後終於將劉邦那隻超級大狼誘進了自己的圈套。難道60多年後,漢朝人也要以匈奴之道還匈奴之身嗎?當匈奴大軍撲到離馬邑縣北偏東80多公里的武州塞時,軍臣單于突然懸崖勒馬,命大軍停止前進。憑着多年到漢朝打劫的經驗,軍臣斷定:這裏面肯定有問題!想引我上鉤嗎?那要看我願不願意當傻瓜了。軍臣單于馬頭一轉,突然命令:全軍改道向西,直接進攻雁門郡的治所!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誰也沒料到軍臣單于會殺個回頭槍。匈奴人很輕易就拿下了雁門縣外的一座小亭堡。更幸運的是:抓到了漢朝的一個尉史。而對漢朝來說,這真是個很不幸的消息。因該尉史不是個硬脖子,當軍臣單于說要砍他頭時,他馬上全部供認:漢朝在馬邑附近埋伏有大量兵馬,只等匈奴人上鉤…軍臣單于急叫好險啊,如不多留一手,真是被聶壹賣了還要替他數錢,到死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軍臣單于當即命令:立即撤軍,一刻都不停留!十萬匈奴騎兵一路無阻,有驚無險地退出了長城塞外。這時,軍臣單于仰天長嘆“吾得尉史,天也”激動過後,馬上拜這位大漢奸爲天王,一路高歌朝大漠飄去。匈奴十萬大軍兜了這麼一個大圈,難道漢朝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事實是:這十萬匈奴騎兵從頭至尾,都在漢朝的監視之下!當負責斷後的王恢看到匈奴人在武州塞掉頭的那一幕時,他就傻了!他想打,但是沒法打。兵力太懸殊了。於是只有按兵不動,傳話各路“你們都到代郡來集合,我們一起去截奪匈奴人的輜重”可等各路兵馬聞聲而至,匈奴人早跑得沒影了,漢軍也只好班師而回…漢朝忍了將近百年,難得主動撒網出擊,卻眼睜睜看着獵物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這實在教人窩火。最惱怒的當是漢武大帝劉徹!王恢也知道:他的確保住了自己手下這三萬漢軍,但恐怕保不住他項上那顆人頭了。因他是主戰派的代表、馬邑之謀的主謀之一!王恢馬上給皇帝上書,交待了他放棄攻擊的理由,最後加上一句話“我罪當該死,但我用自己一顆人頭,保住了三萬顆人頭,值了”劉徹一看,大罵一聲放狗屁!然後大手一揮,叫廷尉立即去抓人!廷尉給王恢定的罪名是“觀望瀆職,當斬”王恢當然不甘心就此被斬,他讓人以千金賄賂丞相田蚡。田蚡收下了錢,卻不敢辦事,只得跑到後宮向自己的姐姐王太后求情。王太后替田蚡向劉徹傳話“王恢是主戰派首腦,殺了他,等於替匈奴報仇,不如免他一死吧”你知道劉徹是怎麼回答的?他這樣對自己的母親說“就使匈奴大軍退走、不中我計,那王恢也該在後邀擊一陣,殺敵人、奪輜重,借慰衆心。可他卻沒有!三十萬大軍難得出手一次,卻空手而歸,如不殺王恢,那誰來平天下這怨恨之心”夠了。我已經明白了。王恢在獄中聽到此話,自殺了結…但匈奴和漢朝的恩怨並未熄滅。劍既已出鞘、箭既已上弦,便是不死不休之局!只是此時誰都無法預料:漢匈大戰持續時間之久,竟貫穿了整個兩漢數百年,甚至到西晉五胡亂華之時,五胡之中仍有匈奴之名!元光3年(BC132)春天,黃河發生了漢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改道,在東郡頓丘縣決口,轉向東南方而流。5月3日,又在東郡的治所濮陽縣北的瓠子河堤決口,黃河水沿瓠子河道注入山陽郡北部的大湖鉅野澤,直通淮泗,沿河共有16個郡遭災。劉徹徵發十萬卒,讓汲黯、鄭當時兩人負責,堵塞決口,但此次治河終歸失敗。當時,田蚡的食邑在清河郡與平原郡接壤的鄃縣,地處黃河以北。所以從私心出發,黃河決口向南,對自己的收入水害且有利。於是田蚡便向漢武帝上奏“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塞之未必應天”又指使望氣用數者也這樣向皇帝上奏。導致這次黃河決口長達23年無人治理,成爲漢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改道。竇嬰失寵後,並非所有賓客都棄他而去。有一個人自始自終與他保持着友誼,這讓竇嬰極爲感動。此人文化修養不高,脾氣甚爲火爆,智商馬馬虎虎,做事說話經常短路:灌夫是也!因平叛吳楚七國之亂有功,灌夫被漢景帝提升爲中郎將。可當官沒多久,便因惹事丟官,閒居長安。閒居不久,被再次起用爲代國國相。漢景帝駕崩,漢武帝登基,灌夫被遷爲淮陽太守。不久又調回京城任太僕。還是好景不長,灌夫有一次在和長樂宮衛尉喝酒時大發酒瘋,將人家毆了一頓。很不巧的是灌夫毆打的這個衛尉叫竇甫,是竇太皇太后的親戚。當時劉徹一聽,這還得了。如被太皇太后聽到了,十個灌夫都不夠她老人家宰的。於是劉徹緊急將灌夫調出長安,去做燕國國相。可沒想到灌夫在燕地還是沒呆多久,再次惹事丟官,只好回長安閒居…綜上,我們可看出:灌夫這廝,簡直就是爲惹禍而生的!事實上,灌夫愛惹事生非,跟他的猛人性格有着莫大關係。當時長安人都知道:灌夫性格剛直,不好拍馬屁。正因如此,還落下一毛病:對待長安皇親貴戚,就像秋風掃落葉,寒冬凍霜枝,任意凌辱,天不怕地不怕。對待地位低下的士子,猶如春天般的溫暖,夏天般的甘泉,照顧恭敬,無微不至。看明白了吧?這就是灌夫悲劇的根源!而更爲不幸的是:竇嬰孤不擇友,竟將灌夫這個禍種傍上,於是也被捆綁着一起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