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隋唐小書生 >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不死
    這種新式的考試,真的讓李二感覺大有可爲。

    同時也知道爲什麼雲毅的想法總是和別人的不一樣,大概就是因爲他的師傅經常拿出這樣的試卷考他吧。

    能夠把生活之中的嘗試,把一些問題編造成爲這樣的題目,嗯,稱之爲選擇題的題目,還真的讓人耳目一新。

    那些大儒還有一些大臣看到這樣的試卷,簡直就是被奉爲瑰寶一樣,因爲上面的題目包羅萬象,很多東西都涉及到了,還有一些題目,他們自己都模棱兩可。

    以前的科舉或者是選拔人才都是出一個有一些籠統的題目,比如關於某一個方面的看法,這樣的題目本來就是比較寬,那些考試的學子回答的自然也比較寬。

    這樣一來,他們只能在這些文章之中找到亮點,比如字寫的好,有一些見解比較獨特,文章寫的好。

    就這樣選撥出來人才,這樣往往會把真的有才能的人給遺漏,因爲有一些人適合做事情,卻並不適合做文章。

    而現在雲毅拿出來的這套新式的試卷,讓他們看到了以後選撥人才的正確做法,也看到了一個一個的比較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出現。

    那些大儒看着雲毅的目光,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差一點兒就要上前收了這位妖孽,讓他變成儒門的弟子了,這樣一來,過不了多久,儒門就會再出現一位聖人。

    可惜,雲毅是仙人弟子,是李二的人臣。

    雲毅自然也是知道這套試卷對於儒門的吸引力,只不過對於此時的儒門並沒有好感,在經歷了這歷史的洗禮和改變,已經讓儒門變了味道。

    雖然雲毅不否認儒學的確是改變了中原大地,並且讓中原大地能夠屹立在這個世界之巔,對於儒學也是非常肯定,但是卻對於這個時候的儒門的人不感冒。

    特別是到了宋朝,從儒學之中演化出來的一門學問,叫做理學。

    其學問又不是真的關於格物也就是物理方面的學問,而是關於怎麼教人束縛思想,怎麼教人以理待人,而這個理卻是他們自己杜撰出來的理,這種人怕是想出名想瘋了。

    選撥教書先生的章程和科舉選撥一樣的嚴謹,這兩套試卷是出自雲毅之手,出了當初刊印這試卷的監工,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就連皇帝都不知道其中的內容。

    等到那些參加選撥的人把試卷做完之後,再進行密封裝訂,把試卷右邊的名字給遮擋住,然後交到了皇帝的手中,等到這些大臣還有那些大儒開始翻看批閱。

    選擇題試卷的答案已經被公佈出來,有一些問題,那些大儒都不記得,等到看到了答案,纔算是明白了。

    至於策論的題目,都是要經過兩個以上的大臣看了之後,才能夠定分,在不知道名字的情況下,大臣對於這些文章,也不會有徇私舞弊,給自己認識的人多一些的道理。

    在經過這樣的挑選之下,總算是確認了一千多名教書先生,有皇帝親自書寫教書先生的執業證書。

    這也是雲毅弄出來的,爲了顯示這些人的身份,同時也算是給了他們無上榮耀吧。

    大唐

    皇帝陛下親筆簽名啊,這一般都是要供起來的。

    對於這些參加科舉考試失敗,碌碌無爲這麼長時間的讀書人來說,能夠得到皇帝的認可,能夠得到皇帝親手寫出來的身份牌,簡直和科舉中舉了差不多。

    這一千多人開始分配到已經建造好的十座公學院,開始準備招收學員的工作,至於剩下的那些教書先生,則是等待着之後的公學院的建立,然後去往各地履職。

    出了文人挑選教書先生之外,皇帝李二還頒佈了一個口令,那就是在老將裏面挑選教官,教導學員武藝和戰場之上的知識。

    這一個聖喻一出來,就讓那些世家還有儒門都再一次驚訝了一會,這皇帝是想要培養出來一個文武雙全的全能型人才啊。

    看來以後從這公學院出來的學生,真的要是成爲這大唐朝堂之上的主力軍了,文武都能夠上。

    有人歡喜有人愁,世家和儒門想要鑽空子的心思是要失敗了,有了武將教導這些人,他們就不再只是一個文人,估計以後的大唐也不再出現什麼文人,什麼武將,朝堂之上也不會有文物之分。

    從這些細微之處的改變,可以看出來李二到底在做什麼,他是在改革,是在慢慢的把自己的權力加固,並且讓大唐更加強大,強大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這是那些世家不願意見到的,卻有不能阻止的,畢竟李二不是一個昏君,更不是一個沒有權勢的皇帝,他們手中的力量和李二相比起來,還是差遠了。

    選撥教官的章程也是比較嚴謹,不僅僅有朝堂之上的那些大將軍的監督,還有文臣在一邊看着。

    教官的首要要求就能夠能夠有帶兵打仗的魄力,這些老將大部分都是年紀大了,或者是在戰爭之中受傷的,卻也能夠騎馬、比武、帶兵。

    這些老將老兵本來是在大唐的最底層生活着,靠着微博的救濟來養活自己,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還有重新啓用的那一天。

    當李二說出想要啓用老兵來當公學院的教官的時候,朝堂之上的那些大將軍都是激動的流淚,混世魔王程咬金甚至是直接捶胸頓足表示自己的高興。

    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帶了多少的將軍多少的老兵,看到了這些人從青年到壯年,從壯年到暮年。

    說實話,對於那些在戰場之上浴血奮戰,最後卻留下了殘疾,又或者是因爲年紀大了而不能繼續上戰場的老兵老將感到惋惜。

    他們也是大唐的百姓,更是爲了這天下安寧,爲了混一口飯喫,爲了能夠出人頭地,直接捨棄了自己的生死。

    然而當他們沒有了用處的時候,卻是讓他們自生自滅,這是一種悲哀,卻又無可奈何。

    朝廷不可能用錢來養一個廢人,就算是他在戰場之上多麼的勇敢,殺了多少個敵人,取得了什麼樣的功績,可是當他老了,當他上不了戰場的時候,就是一個廢人。

    大唐該給的補償已經給了,但是卻也不能養一輩子,這其中的花銷有多大,每個人的心中都很清楚。

    然而現在,老將不死,他們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再一次能夠體現出來自己的價值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