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衙內闖三國 >第187章:飛白
    大廳中,呂布與劉璋在一旁低語,蔡邕等人那邊卻是興致高漲,越發熱烈了起來。時有吟喔之聲而起,接着便是陣陣之乎者也的辯論,劉璋有一搭無一搭的聽着,卻是完全不知所云。

    對於王允此次邀約,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也知道眼下的大宴之後,待到曲終人散時,纔是真的戲肉上演之時,故而,穩坐席上,巍然不動。

    眼下天下大勢一觸即發,他這次送走貂蟬,便是爲後面的變化做準備。

    此次入京,收穫之豐,簡直讓他喜不自勝。得了美人兒貂蟬自是意外之喜,但那不被人察覺的,每隔幾天送往青州的典籍圖譜,纔是真真的實惠。

    誰能料到,這大漢一朝,造船術原來竟然達到了這麼一種高度。雖說多爲內陸河道所用,但竟爾也有適應近海航行的一些研究。這漢代的匠人智慧,便是劉璋有着超越兩千年的眼光,也不得不歎爲觀止。

    都說後世大明,在鄭和下西洋時,中國的造船業才達至一個巔峯,但在劉璋看來,那時候的造船術,也不過是將如今的水平恢復了罷了。

    隨着漢末的戰亂紛爭,不知多少人類智慧的瑰寶精華付之一炬,盡數毀於戰火之中。打從兩晉之後,胡人以鐵騎金戈,以落後粗蠻而臨中原,便如後世的滿清對中國的摧殘一樣,帶來的全是倒退,其中之痛,不身臨其中,怎麼也難以讓人真正的感受。

    他這次進京,主要爲的就是兩件事兒,一是就近弄死董卓,另一個就是要從京中,這個天下人才、典籍的聚集地,看看能不能搞到些對自己有用的。

    如今,第一件事兒正在順利進行中。而第二件事,卻給了他出乎意料的驚喜。不但得了大批的珍貴典籍和圖譜,更是聯絡了無數的當世精工匠人。回頭只待亂起之後,自會在他安排下,人不知鬼不覺的次第移到青州去。

    有了這些當世頂級大匠的加盟,再加上手中所得的典籍圖譜,他相信,自己的實力,將會產生質的飛躍。不但對今後的戰爭帶來無盡的好處,更是會對戰後整個國家的恢復、發展有着難以估量的價值。

    時至今日,第二件事已然接近尾聲,而第一件事兒,估計曹操那邊的準備也差不多了。自己這裏卻要好好配合一番,整個事件中,王允老頭的作用不可忽視,自當好生利用一番。

    至於自己,當然還是藏在幕後推動,冷眼旁觀纔是最爽。也最是符合自己的利益。對於即將來臨的諸侯伐董,他自有另一套打算,勞民傷財、興師動衆卻無半分建樹的舉動,奸商性子已然深入骨髓的他,自然也是半分興趣欠奉的。

    但從中漁利,獲取最大的好處,卻是劉衙內一貫的手法和原則。所以,他本身不能走。不然,以他今時今日的名望,必然被那幫蠢蛋推上那什麼狗屁的盟主之位。那麼一來,自個兒可就成了董卓的主要打擊目標,爲他人做了嫁衣了。

    如今身處董卓一側,通過手下四部和龐大的信息情報網絡,他大可不必自己親身上陣,一樣能通過遙控指揮,完成外部兵事戰略目的。而且,這樣才更隱蔽,才能進退留有最大餘地。

    這場歷史盛宴,最終勝出的,只能是他,是這個穿越了千年而來的怪胎。

    心中想的得意,耳邊卻傳來呼喝之聲。循聲看去,原來是司空黃琬在喊自己。

    “呵呵,怎麼,諸公妙論正當興頭,劉璋也自聽的獲益匪淺,如何不繼續下去,喚我這半瓶水有何指教?”劉璋笑呵呵的站起身來,跟呂布招呼一下,邁步走了過去。

    黃琬笑道:“皇叔乃當今大儒康成公之友,此等盛事,焉能獨自坐在一旁?若傳了出去,可不讓天下人笑我等狂妄了?來來來,公也當指教一二,纔是道理。”

    衆人盡皆點頭,滿是期許,劉璋不由的一陣頭大。讓我指教?指教什麼?也指教月.經嗎?這不搞笑嘛。

    心中打怵,只是此刻情形,卻由不得他推脫。只得滿面含笑,腦子裏便一個勁兒的轉着,想着應對的輒。

    “呵呵,璋不過一小子,哪敢在諸位大賢前班門弄斧?倒是伯喈公乃當世名士,當靜聆蔡公高論纔是啊。”沒地兒退了,艱難的移了過來,話鋒一轉,便將題目引到蔡邕頭上。

    “呵呵,皇叔何必太謙?不過,咱們這卻正是說到蔡公之書呢。方纔大夥兒說及此,楊太尉認爲,蔡公之飛白堪稱絕才,然與大篆、正楷相比,卻少了分統一,寫出來全不相同,觀賞更勝廟堂之用,對此,我等各執一詞,特請皇叔來判上一判。”黃琬笑着將衆人議論說出。

    劉璋愕然,轉頭去看蔡邕,蔡邕卻是毫無半分異色,反而兩眼放光的看着他,顯然極是期盼能得到這位當世大儒之友的點評。

    對於蔡邕這番心思胸襟,劉璋不由的大是敬佩。人都是喜歡聽讚美的,尤其蔡邕所創這飛白,更是可謂巔峯之作,到了這種高度,竟然還能虛心耳聽他人的批評,單隻這份胸懷,便非常人能及了。

    只是說到寫字,劉衙內卻是對自己的斤兩太瞭解了。不高不低,能讓人看而已。要想寫出人家那水平,嗯,或許再穿越個十次八次的,重活個百十年,或許還有可能,現在嘛,還是哪兒遠哪玩去,拿出來就剩丟人倆字了。

    有着這心思,嘴裏便打着哈哈,哪裏肯去丟人點什麼評?衆人誰能料到這位大儒之友心中發虛,只當他不肯顯露,皆不肯依。

    蔡邕微微皺眉,起身作揖道:“皇叔當世大賢,蔡邕誠心求教,如此一味推脫,豈不寒了我等士子之心?便請賜下片言,邕感激不盡。”說着,一揖到底。

    劉璋頭暈,張了張嘴,心中恨不得一腳踹死這老頭。評評評,評你妹啊!你丫這麼一大文豪,大書法家,卻讓老子來評,是他媽你想找抽,還是老子想找抽啊?這還趕鴨子上架,不依不饒的,我勒個去!

    他這翻着白眼運氣,衆人又是一陣的催促,劉衙內額頭不由的微微冒汗,正自窘迫之際,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有了對策。

    尼瑪的,不就是唱讚歌嗎?行,老子美死你!神馬點評的咱不會,但咱後世有百度大神附體,左拉右扯一番,你們也不能說咱錯了,先應付過去再說。

    想到這兒,面上做出無奈狀,搖頭嘆道:“得得得,伯喈先生這是逼我出醜啊,好吧,好吧,小子也不敢說點評,便斗膽說點自己的感悟吧。還望諸公莫笑。”

    蔡邕大喜,一再稱謝。旁邊衆人也都連稱不敢,齊道洗耳恭聽。

    劉璋定了定神,將記憶中的文字理了理,這才張口道:“方纔黃公言太尉說飛白不如大篆嚴謹,在小子認爲,這本身就是一種誤區。呵呵,伯喈公,小子這裏斗膽相問,公平日做書,可是覺得每個字單獨去看都少有瑕疵,但通篇看去,卻總有鬆散不實的感覺,故而,纔有今日之問對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