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衙內闖三國 >第312章:青州之危
    曹操走了,頗有些灰溜溜的味道。

    長安城城高牆厚,乃是西北以至中原極少有的雄城。故而,雖然各族人馬衆多,但想靠着騎兵就攻下內有積粟,精兵防禦,後面還有強大支撐的長安,也不啻於癡人說夢。

    而且,就高順、張遼等人開始算計,也並未打算就此展開攻勢,既起到了震懾曹軍的作用也就行了。

    鬧了這一出大戲,也讓曹操見識了高、張二人在西北的威勢,心中已然把高、張二人視爲極具威脅力的大敵。不過,因着兩人的這番表現,倒也再不會將這邊與劉璋聯繫上了。

    畢竟,將心比心,換成曹操自己,那是絕不會容許有這麼一股勢力,遊離於自己的掌控之外,獨自擱置在千里之外的。

    “丞相,高張二人勢力如此之大,離我京都又這麼近,可謂肘腋之患,還當早做定計纔是。”

    一路回返,曹操低頭默默思索,旁邊徐晃心頭憂慮,不由的上前進言道。

    曹操思路被打斷,深吸了口氣,轉頭看看他,微笑道:“哦,公明有何高見?”

    徐晃搖搖頭,嘆道:“晃哪有什麼高見,只是怎麼也沒料到西涼竟能聚起這麼大一股勢力,又近在咫尺,此絕非國家之幸,還當早圖纔是。”

    曹操哈哈一笑,搖頭道:“公明勿憂。高張確實勢大不假,但要勝之,也在反掌間。彼衆雖多,但號令不一,種族繁多。方纔我有留意,其各部進退,皆在自己。我若破之,可分而化之,或以交好,或以威嚇,或以撫慰,間中挑動,安有百族如一,真個能一心對我者耶?是以,彼雖衆,某卻不懼。只要拿下高張二人,餘者,不足論也!”

    徐晃微微點頭,只是想想怎麼拿下高張,卻是毫無半分頭緒,不由仍是蹙緊眉頭。曹操知道他心思,也不多說。這次雖未能如願,但卻等若逼出了西涼的底細。

    至於說打敗對方,卻要靠人所謀了。軍事之上,從未有什麼一方鐵定勝過另一方之說,自不可勝中尋可勝之機,因勢利導,總能找到法子的。而知己知彼,更是制勝的基礎。今番無意中得窺對方底細,於曹操而言,就已然是最大的收穫了。

    不過,話說回來,對方如此強勢,若要對付,總要騰出手來,耐心尋找破綻。但如今北方局勢尚未掌控,後方不穩,也只能先放一放了。好在看得出來,高張二人並無什麼擴張的野心,不然,手中掌握這麼大的力量,何以這許多年來,竟不見他們出動?

    曹操自信自己分析的明白,卻怎麼也猜不到,高張二人不動的原因,竟是跟着遠在千里之外的青州,有着至爲關鍵的牽連。

    公明忠心耿耿,所憂所慮皆以國事爲先,大善!他別的想法倒也罷了,最後那句纔是關鍵!這西涼便在京都一側,已成肘腋之患,看來,雒陽眼下作爲京都,已然有些不適合了。

    曹操心中暗暗盤算,沒人知道,只怕便劉璋在這兒也是想不到,高張二人這麼一搞,竟爾終於使得曹操如歷史上所記那般,生出了遷都的心思。

    世事輪迴,一飲一啄,其中之詭譎變化,確不是人力可以揣測的。

    不說西涼那邊此次成功狙擊了曹操的詭計,後面自有一番安排。單說曹操一行自長安返回,不過數日,已然歸京。

    但便在回到京城這一日,卻忽然接到前方軍報,令得曹操不由大喫一驚,隨即,便心中大動,機會來了!

    這軍報的內容便是,青州巧施離間計,以五萬破十萬,大敗袁紹,進佔冀州。渤海一郡,除了最北端的渤海城外,已然全數落入青州軍手中。

    袁紹退至安平,在信都扎住,身染重病,已然不能理事。由大公子袁譚主持政事,謀士郭圖、辛毗輔佐,以抗青州軍。

    兩下里對峙於渤海城至河間一線,各有勝負。袁軍勝在底子厚,仍是聚集起近二十萬大軍。青州方面卻似乎有些後勁不足,卻在零敲碎打的,積小勝爲大勝,耐心的一點點蠶食着對方。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遼東太守劉備,忽然自海路出擊,奇襲青州。至曹操接報之時,已然攻下蓬萊、黃縣、牟平三縣之地,正圍攻東萊城。

    青州整個兵力佈置全在外圍,一時間不及回救,幾乎半壁淪陷,危在旦夕!

    “丞相,此正其時也!若給某五萬大軍,定取青州以奉丞相!”相府議事廳上,大將曹洪滿面興奮之色,起身大聲討令道。

    曹操手綽長髯,微笑不語,旁邊荀彧皺眉道:“前時鬧出少帝一事,天下紛紛。雖近來稍有平復,但情形不明,我方冒然而擊,恐招非議。畢竟,少帝亦先帝骨血,若欲伐之,當先正帝位,迫其俯首纔是王道。”

    他此言一出,曹操捋須的手不由微微一頓,眼底閃過一道不滿之色,卻未多言。

    曹洪卻撇嘴道:“文若謬矣!什麼狗屁的少帝,便算真的又如何?而今大漢之臣皆在雒陽,獻帝主政已久,他青州半路搞出個少帝來混淆視聽,不過掩耳盜鈴罷了。再說了,咱們奉這皇帝不過是禮敬而已,又豈能真個事事爲他去想?他劉家沒咱們護着,早不知這天下姓甚名誰了,咱們自打咱的,管他們如何。”

    他大咧咧的信口而言,滿面都是不屑之色,廳上衆人盡皆滿面古怪之色。

    曹氏挾天子以令諸侯,本就等若篡逆,這事兒卻是做的說不得,天下人都心知肚明,卻從無人宣之於口。如今曹洪言語毫無半分敬意,如同明白說出,怎不讓衆人尷尬。

    荀彧滿面通紅,曹操眼中閃過一絲得色,卻假作怒道:“子廉,你如何竟敢妄言!天命之機,豈是可隨意言之?還不退下!”

    曹洪受了曹操呵斥,不敢申辯,只得喏喏應着。曹操擡眼掃了衆人一眼,這才又道:“青州以僞帝相抗王道,自是忤逆不尊之舉,此,不必多議。然今日之事,非論帝位之爭,乃是爲北方局勢之變。諸公皆當世名士,還當有以教我。除此之外,孤也有一事,欲要與諸位商議。”

    衆人聽曹操開頭兩句,不由的都是心中一震,偷眼去看荀彧。曹操那兩句話,明面上是平息爭論,實則等若認同了曹洪所言,直接給東西二帝之爭定下了調子。

    荀文若跟隨主公日久,卻在這件事兒上不得主公心思,可不知日後將會如何。

    衆人心中暗暗猜疑,耳中卻聽曹操還有事兒商議,不由的又都拋開心思,豎起耳朵聽去。

    “此番孤西涼一行,方知邊地諸侯坐大,高、張二人勾連外族,竟爾抗旨不尊,不服王命。此二賊地處京都一側,實爲肘腋之患,一旦發動,豈不置京都於萬險之地?近聞許昌一地,祥瑞迭現,乃王氣彙集所在。孤有意遷都於彼,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