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絕望的屍體 >第一百七十四章 寶藏去向
    如今的南京城,太平天國的天京,現在的江寧府,一片蕭條,整個城市人口銳減,家家戶戶關門閉戶,路上人影稀少,是不是有湘軍的綠營兵巡邏走過,大白天四處一片陰霾,最近的饑荒已經蔓延到了這裏,四下也是一片恐慌。

    除了金陵碼頭熱鬧一點,不斷有由各地調撥的糧食米船在碼頭上停靠,這是曾國藩想盡辦法從各地調來的糧食,如今江南地區的饑荒已經蔓延,曾國藩除了向朝廷緊急請求調糧賑災,一面從各處找關係找糧。

    郭嘉林對外的身份是福建的米商,所以他直接去江寧府衙門上報,自有人接待他,同時叫人送信給兩江總督衙門,不久之後有一個姓章的參將就帶人將郭嘉林接走了。

    郭嘉林被帶到一處巨大的府宅的後面從角門之內偷偷的進入了裏面,這一片全都有兵士把守,在一個偏廂房之內,有小兵端上了茶水。

    “先生先在這裏稍等,我去稟報大人”章參將拱手說道。

    郭嘉林點頭:“有勞將軍了”

    章參將退出來,轉向前面的的內府大堂,這是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房子頂上還鑲有一副中堂,上書:“中正致遠”旁邊是一副對聯,上聯:瓶插峽山紫下聯:罐添沉水香落款是:伯涵手書。

    這裏是曾國藩的瑩內齋,建立在天平天國的原天王府內,湘軍攻破天京之後,天王府幾乎被燒燬,後來得到命令,天王府必須保留,於是軍士們又開始救火此後兩年的時間之內,昔日的天王府,又成了兩江總督的總督府了。

    此時堂上正站着一個人,此人穿着清朝三品仙鶴的補子官袍頭戴官帽花翎,胸掛朝珠,身體瘦高,正是湘軍富帥曾國藩的三地曾國荃,他實際上纔是湘軍的真正指揮使,曾國藩是名義上的主帥,而行使指揮權的卻是曾國荃。

    曾國荃正在沉吟當中,門外章參將求見,進來告訴他道:“郭先生到了”

    曾國荃精神一震,開口問道:“人在那裏”

    “正在偏廳休息”

    “嗯”曾國荃點點頭,正準備擡腿出門,此時卻不免有點猶豫,沉吟了一下道:“此人的身份你可知道”

    “末將不是太清楚,但副帥您曾交代過,見到此人立刻領到了總督府”章參將躬身答道。

    曾國藩點點頭道:“此人的身份極爲神祕,這件事只有我和大帥知道,他曾見過至寶龍頂珠,如果我們這兩年的搜查能夠找到那東西,那麼洪賊的寶藏也就找到了所以此人的到來十分關鍵”

    “是,屬下明白了,聽從副帥的吩咐”章參將再次躬身說道。

    “此事不可說與別人知道,我先去見見這個人,你順便通知大帥知道”曾國荃吩咐道,他心裏實際上對這件事並不是太過在意,但洪秀全藏匿的那麼多財寶,他和曾國藩幾乎將整個江寧府都快翻了一遍都沒有找到,這幾乎成了他們的心病了。

    章參將領着曾國荃去見郭嘉林,郭嘉林的身份曾國荃知道,也知道他很神祕,但卻不一定知道紅蓮教這種神祕組織,其實紅蓮教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兩面結交,天平天國之時,依附於太平軍之內也有紅蓮教的人,只不過他們改頭換面了而已,那麼與湘軍的首領之間他們仍然也保持着一定的接觸。

    所以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不能一概而論,這其中紅蓮要保證自己的利益,而有些人卻也想借助於紅蓮教的特殊能力,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往往利益纔是組成相互之間關係的基石。

    曾國荃去跟郭嘉林見面,而章參將卻去見曾國藩,曾國藩聽說此事心中當然暗暗高興,天京城破之時,湘軍在天京連搶了三天,略有所獲還都是曾國荃手下從城中富戶百姓當中搶掠的浮財,天國府庫之中幾乎是空無一文

    他的湘軍體系之內的關係實在是太過複雜,要想擺平多方面的關係,沒有大把的銀子肯定是不行的,當初曾國藩的許諾,手下的主要將領和功臣的犒賞都是依靠曾國荃的縱病搶劫所得而來,別的不說,跟隨他出湘的八千湘軍字第的元老,總需要犒賞的吧

    “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

    如今這句話倒成了統一口徑的套話,但曾國藩對此遠遠不能滿意,兩年以來對於太平天國留在天京城之內的所有財貨到時讓曾國荃手下的將領們發了大財,這些人回家買房子置地,搞得人人都說湘軍發了大財,這筆賬是要算到曾國藩的頭上的,這讓他感覺自己背了黑鍋

    不要說別人,朝廷那裏,慈禧太后那裏如何交差都是個問題,但兩年的時間,對於洪秀全私藏的那些寶藏卻是全無線索,也的確讓

    他有點無奈。

    且看他如何給朝廷上的奏摺:“歷年以來,中外紛傳洪逆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臣亦嘗與曾國荃論及:城破之日,查封賊庫,所得財物,多則進奉戶部,少則留充軍餉,酌濟難民。

    乃十六日克復後搜殺三日,不遑他顧,僞宮賊館,一炬成灰。逮二十日查詢,則並無所謂賊庫者。訊問李秀成,據稱:昔年雖有聖庫之名,實系洪秀全之私藏,並非僞都之公帑。僞朝官兵向無俸餉,而王長兄、次兄且用窮刑峻法蒐括各館之銀米。

    蘇州存銀稍多於金陵,亦無公帑積貯一處。惟秀成所得銀物,盡數散給部下,衆情翕然。此外則各私其財,而公家貧困;等語。

    臣弟國荃以謂賊館必有窖藏,賊身必有囊金,勒令各營按名繳出,以抵欠餉。臣則謂勇丁所得賊贓,多寡不齊;按名勒繳,弱者刑求而不得,強者抗令而遁逃,所抵之餉無幾,徒損政體而失士心。

    因曉喻軍中:凡剝取賊身囊金者,概置不問;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所以憫其貧而獎其功,差爲得體。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爲從來罕聞之事。”

    曾國藩以“挺經”之法,以“此心耿耿可對君父”的赤誠,明明白白地上奏“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頓時,物議沸騰,多以其奏爲謊言;晚清經學家、文學家王闓運寫詩說“曾侯工作奏,言錢空縷覼”,意即曾國荃一擲千金買箋紙,怎麼會“全無貨財”呢,誰信

    忠王李秀成被俘後,曾國藩與曾國荃都審訊過這位太平天國後期的“擎天柱”,其中有一條問:“城中窖內金銀能指出數處否”李秀成就利用自述來對付曾國藩。

    他在自述裏十分巧妙地作了委婉敘述,然後分別引出“國庫無存艮銀米”、“家內無存金艮銀”的結論,搪塞了曾國藩。當時天京城陷時,全城的口號是:“弗留半片爛布與清妖享用”

    太平天國在南京苦心經營十載,一直就有洪秀全窖藏金銀財寶的傳說,“金銀如海”之說。攻打南京城的湘軍十分相信這個說法,待到破城之日,湘軍四處掘窖,曾國藩甚至還發布過“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的命令。就是曾國藩在給朝廷的奏報裏,也公然提出“掘窖金”的話。

    按太平天國的財產管理制度,所有公私財產都必須統一集中到“聖庫”,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由聖庫統一配給,百姓若有藏金一兩或銀五兩以上的都要問斬。這種制度使得太平天國的財富高度集中,爲窖藏提供了可能。

    “聖庫”制度在太平天國後期“天京事變”後已名存實亡。李秀成在臨刑前的供狀中說:“昔年雖有聖庫之名,實系洪秀全之私藏,並非僞都之公幣。王長兄指洪秀全、次兄指楊秀清且用窮刑峻法蒐括各館之銀米。”這就說明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政權由洪氏嫡系掌管,“聖庫”財富已成洪秀全的“私藏”。

    而洪秀全進入天京後便脫離了羣衆,避居深宮,十年未出。如果沒有其親許,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天王府,對其他異姓諸王更是猜忌日深。天王府成爲他唯一信賴和感到安全的地方,如果要窖藏的話,最有可能就在天朝宮殿地下。

    當年天王洪秀全在南京建天朝宮殿時,自然是傾“全國”所有,掠各地奇珍異寶於宮內,其他王府也都藏有金銀珠寶。據淞滬隨筆記載:“城中四僞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淨盡。”既然別的王府尚且有窖金,天王府就更不應該沒有。

    天王府當時並沒有被湘軍全部毀掉,有不少還未燒盡,當年的核心建築“金龍殿”依然存在,百年來,從來沒有對其地下進行過勘查。“金龍殿”下邊到底有些什麼天朝宮殿地下有沒有藏金真是撲朔迷離。

    天王府如今已經成爲曾國藩的兩江總督府,曾國藩心裏太清楚了,洪秀全的天國寶藏絕對不會是在這座王府之內,有傳言說:“寶藏與七顆龍頂珠放在一起”只要找到“龍頂珠”就能找到天國寶藏。

    湘軍入城後,曾國荃的部隊是最先進入天王府的,相傳曾國荃挖得洪秀全的藏金而入私囊,最終爲毀滅證據,一把大火燒了天朝宮殿。

    清人有筆記記載,洪秀全的窖金中有一個翡翠西瓜是圓明園中傳出來的,上有一裂縫,黑斑如子,紅質如瓤,朗潤鮮明,皆是渾然天成。這件寶貝後來居然在曾國荃手中。

    當年湘軍劫掠天王府時搜查得很仔細,甚至連祕密埋在天王府內的洪秀全遺體都被挖了出來,焚屍揚灰。一大批窖金怎會發現不了呢所以,曾國荃得窖金的說法有許多人願意相信。

    曾國荃本人對此事更是叫屈,他的所獲其實還不如在常州和蘇州之時的財物多,這種傳說之事是做不得數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