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蚍蜉傳 >44去向(四)
    梁山兵先至甘棠鋪,次日晌午,萬縣兵馬也到了。

    這支兵馬的由一個名叫譚弘的千戶帶領,五百來人。譚氏乃是川東大族,洪武年間由湖廣遷入川中,經營發展至今,族內許多人都在軍中任職。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副總兵譚大孝,現正在客省與流寇作戰。譚弘也不含糊,其家爲忠州衛世襲衛官,勢力遠布忠州、萬縣乃至湖廣,也因此,他才能以初及弱冠的年紀擔任千戶,並駐守在萬縣的天生城。

    年輕人嚮往征戰、熱切功名,譚弘也不例外。他自去歲入主天生城來,只剿過幾次山匪土寇,這樣的對手素質低、裝備差,打起來自不痛快。他手癢得緊卻又不能擅自出境遊擊,此次一聽流寇入侵本府,各縣聯兵,他便主動帶人摻和進來。

    雲陽前鋒營參將王祥未至,塗原不願輕動。這次三地會兵,論資歷,譚弘比不上塗原;論職務,則比不上王祥。是以註定沒有什麼發言權。可他卻不甘受制於人,藉口探查道路,不顧塗原勸阻,帶自家人馬徑投連珠峽,想着能清些流寇,也好在塗、王二人前提升地位。

    到了那裏,果然碰到一股流寇,兩下交戰,流寇四散,他縱兵追了一陣,砍了幾個腦袋,歡天喜地地帶回甘棠鋪。塗原知他年輕氣盛,心中雖不悅,也只能讚揚兩句,他更是振奮,只盼王祥片刻即至,一併打破新寧,立下功勳。

    又過一日,王祥終於抵達。期間,小股流寇來犯,覆被擊潰。官軍合兵,計達三千餘。休息一宿,士飽馬騰、精神飽滿,開始進兵。

    譚弘銳氣逼人,自請爲先鋒,早過連珠峽,於曹家山首遭趙營人馬,雙方混戰,趙營向後退卻。他急追不捨,在豹子衝攆上撤退的趙營人馬。趙當世早先佈置了白蛟龍防守在回龍廟與騎龍寺一線。譚弘手下雖是士氣高昂,但沒打過硬仗。順風過來忽地撞了南牆,氣勢陡降,稍稍退後。白蛟龍經驗豐富,乘勢出擊,想要依靠人數優勢將譚弘逼回豹子衝。眼看力有不支,所幸梁山兵增援上來,兩方相持,就在騎龍寺與豹子衝之間的五通廟附近膠着。

    雲陽兵沒有投入戰場。王祥畢竟與流寇作戰多次,心思縝密。他聽說西北帽盒山對面的檀木場亦有流寇,就多了一份心眼。檀木場與戰場相距不遠,帽盒山中間又有山谷可通,流寇駐兵於此,既可威脅己軍腹背,又可控扼通往達州的埡口,由此可見,賊渠必是個知兵的。

    既然提高了對賊渠的評價,王祥就更加小心起來。雲陽縣距此間較遠,他原本不必趟這淌渾水。然而功名利祿驅使人心,他聽聞諸地聯合圍剿賊寇,感覺勝算極大,便也想着撈上一筆。只不過其求戰之心並不像梁山等地般熾烈。梁山、達州等地,流寇已經欺至鼻子底下,奮而反擊,不爲攬功而在保命,他能賺則賺,賺不了也不願折了老本,故此只求穩紮穩打,不輕易壓上身家。

    親自領兵出戰的只有譚弘這個愣頭青,王祥與塗原此時都身在甘棠鋪。前線指揮雲陽兵的是都司劉起龍,而指揮梁山兵的則是塗原的次子。在王祥的指示下,在後觀望的雲陽兵又分出兩支,一支由楊先聲帶領,防備山口,另一支由張鳳翔帶領,防備南路。只有這般,雲陽兵才能安心向前。

    連續幾天大雪飄飛,到了今日,雪勢稍弱,轉爲了細雪。然積雪深厚,行動艱難,雙方交戰有頃,難分勝負。時過晌午,兵將皆肚餓,便暫時休兵,各回駐地喫飯。

    劉起龍心思活泛,他按兵觀戰一上午,並無半分倦怠,十足摩拳擦掌反而精神百倍。便趁着白營喫食之際率衆掩殺過來。

    白蛟龍部立時崩潰,爭先逃竄,回龍廟、騎龍寺兩地皆失。潰兵因雪,逃散不易,劉起龍一直殺到青山蓋才爲支援過來的徐琿部所阻。白蛟龍僥倖逃得一命,在陣後點計兵馬,只剩不足千餘。徐琿依山力戰,劉起龍強攻兩次,都沒能討得便宜,兵士又疲憊,就暫退休整。此時雪已漸息,陽光復出,照在純白的雪地上,反射出一片耀目的金光。

    趙當世沒有責備白蛟龍。白營戰力不強,抵抗梁山兵這樣的鄉勇尚可,敵不過雲陽營兵無可厚非,在前線堅持的時間實際上已經超出了預期。白蛟龍知恥後勇,稍稍整隊,便再次趕赴前線,協助徐琿防守青山蓋。

    徐琿部坐東北朝向西南,所倚山不甚高但勝在坡度極大。雪後初晴,陽光頗盛,雲陽兵仰攻青山蓋,刺眼的光線反射過來使其衆視線受阻。趙營兵士則無此制約,箭矢廣發,交織蓋蔽,雪中人不易閃躲,中箭者甚衆。

    郭虎頭又想出一招,着人堆起雪球,不斷朝坡下推去。那雪球起先只有半人高,但越滾越大,砸在雲陽兵身上,固不至於傷其身體,但也令其人前後趔趄、左支右拙,更加舉步維艱。

    梁山、萬縣兩部兵馬食畢來援,見雲陽兵推進不易,與劉起龍商議後分往兩側殺去,意欲衝破防線,繞到山後。白蛟龍預備在後,堵住去路,當下雙方數千人馬在青山蓋鏖戰,時進時退,難分伯仲。

    趙當世坐鎮新寧縣城,兩下難解難分,他卻一點不擔心。當下的局勢是,主戰場青山蓋,徐琿與白蛟龍拖住了雲陽、梁山、萬縣三地主力。郝搖旗屯駐檀木場,按兵不動。他不動,作用比動大。一來盯梢住了達州方面的人馬,令其不敢輕動,二來分了官軍主力兵勢,使之後有顧慮。加之楊成府、王來興、劉維明皆爲預備,可隨時支援,趙當世感到勝利十拿九穩。相較之下,官軍缺乏後勁,絕難長久支撐。

    現在趙營因爲防守而佔有優勢,反過來想,要是官軍一退,改攻變守,趙當世卻也沒有把握能再佔上風。倘若彼等頑強死守,將趙營擋在萬縣以西,拖到渠江西岸的官軍追兵清除了積雪,入境夾擊,那麼情形就很

    危急了。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趙當世之所以在如今局勢完全佔優的情況下還採取守勢,就是因爲他另有計劃。

    他的計劃,之前說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要在此戰中一舉打垮夔西地方武裝,使其再無阻礙己軍前進的力量,這纔是趙當世組織此戰的目的。

    如何打垮無非二途。其一,給予官軍重大的打擊,使其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即便有心,也無力出手。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對於做到這一點,趙當世沒有信心。雙方實力相差不大,對手亦非初經戰陣的雛兒,面對面硬剛,指望對方臨戰指揮出現重大失誤不靠譜。也正因爲清楚機會渺茫,故而趙營還是以守爲先,尋隙反擊;其二,剪滅其核心人物,換句話說,就是斬首行動。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只要將敵軍中樞給端了,其勢自潰。這種方法成本低、收益大,爲交兵上策。但是一般行之不易,原因也很簡單,既爲主將,定不會親冒矢石、陷陣衝鋒,所在指揮地也會層層防禦,難以攻取。然而眼下,此法可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