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蚍蜉傳 >101遇吉(一)
    從八月初開始,已經完善模具的趙營火器坊開始全力量產火炮及相應炮車。有知府範巨安配合,襄陽府內所有舊有的火器監造司、火藥制局等都成爲了趙營可以直接調用的資源。

    前往川中的陸其清已經傳信回來,至遲十月中旬,趙營所需的銅、鐵、硫磺、硝石等等原材料將正式通過沿口鎮的集散轉運至襄陽府。而在此之前,造炮急需的各項材料先由內務使司派專人前往武昌府採購。武昌府本身就置有銅課、鐵課,回、革賊覆滅後商路暢通,其餘原材料亦有流通,只要不是特別巨量都能做到足數供應。

    在趙當世的指示下,火器坊的生產重心先朝野戰炮傾斜。畢竟野戰不比守城,守城操炮趙營兵士都有經驗上手很快,但以新的野戰炮配給部隊,還需要去訓練戰術、協調行伍,更費精力和時間。所以一號紅夷炮優先級往後排,野戰主力二號紅夷炮急需、輔助火力大佛郎機炮次之。陸樸一代表火器坊立下軍令狀,十月底必能交付二號紅夷炮十門、大佛郎機炮十五門。

    不過,這條軍令狀隨着九月間官軍與闖軍在河南的大戰結果而緊急修改了。

    九月初一,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楊文嶽與保定副將張德昌率軍進入汝寧府新蔡縣,與駐防於此的保定總兵虎大威相合。不久之後,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亦統標下左勇營副將李國奇、延綏總兵賀人龍二營會之,雙方合有近四萬兵馬,聲勢極盛。

    闖軍那邊也不遑多讓。八月底,在鄖陽、南陽二府接連碰壁的張獻忠復回信陽州,恰好與蹲守在那裏的左良玉部遭遇。左良玉奮起迎戰,大敗張獻忠,將張獻忠這段時期好不容易糾合起來的兵馬打了個七零八落。李自成趁機派人網羅張獻忠殘部,撿了很大的便宜。

    張獻忠勢力大衰,李自成甚至還派人去招降張獻忠,但被張獻忠拒絕了。在羅汝才“宜留以攏漢東,分官軍之力”的勸說下,李自成打消了殺死張獻忠的想法,張獻忠得以逃脫。但楚豫各部賊寇自此完完全全“舍獻奉闖”,結束了在闖營與西營間的搖擺,紛紛歸順李自成,李自成的兵力由此進一步膨脹。

    得知傅、楊二督密謀圖己後,李自成隨即進行佈置。他先將分佈各地的劉宗敏、劉芳亮、袁宗第、谷可成與李過五營野戰主力召集起來,全部屯駐於開封府南端與汝寧府毗鄰的項城縣,作出要先發制人、全力進攻汝寧府官軍的姿態,此時已是九月八日。

    傅、楊二督見勢,怕失了後手,決定提前發兵項城縣,圍殲闖軍主力。李自成旋即引軍向北退卻,官軍以爲闖軍膽怯,緊追不捨。李自成利用官軍急於求戰的心理,收攏軍隊搶先越過潁水,分出李過一支部隊單獨向東行動,似乎要迂迴到官軍背後截斷退路。

    傅宗龍認爲李自成必是畏懼與官軍決戰,分兵只爲了虛張聲勢,下令繼續前進,直抵潁水。因爲認定闖軍怯戰,官軍並不擔心闖軍會主動進攻,於是遵傅、楊二督的軍令,在渡水前暫駐孟家莊休整補充,爲渡水後追擊決戰養精蓄銳。官軍大多散入村莊民居蒐羅糧食,結果闖營埋伏在孟家莊不遠松樹林內的伏兵盡出,早前以爲是疑兵的李過也前來背襲夾擊。

    “獻賊擅奔、闖賊擅伏”,這句官軍耳熟能詳的諺語真到了節骨眼上依舊毫無警示作用。

    官軍敗如山崩,楊文嶽在張德昌的保護下逃往陳州,虎大威見楊文嶽已經走了,無心戀戰,同樣退去。傅宗龍本待與麾下將士浴血奮戰,結果賀人龍與李國奇完全不受他節制,跟着虎大威一溜煙兒全跑了。

    傅宗龍無可奈何,只能靠着標下親兵死守莊內,掘壕待援。李自成將其團團圍住,每日攻堅,傅宗龍漸抵不住,寫信派人帶着殺出重圍,向賀人龍與李國奇求助。但這二人百般推脫,藉口書從賊圍中來難辨真僞,置之不理。

    到了十八日,傅宗龍見所部彈盡糧絕,咬牙衝破圍困,直奔項城縣。誰知在城外八里被闖軍追上,成爲俘虜。闖軍詭稱傅宗龍家丁,裹挾着他到城下叫門,可傅宗龍縱聲高呼“此賊也,身是傅督師,不幸落賊手,城上速以炮擊之”等語。闖軍惱羞成怒,以利刃插其肋骨、摳其雙目並削其鼻,傅宗龍誓死不屈,最終叫罵而亡。官軍本道一戰定乾坤,最後卻以如此結局收場,楊文嶽、賀人龍等諸部官軍都只能退避三舍避闖軍鋒芒。

    消息迅速傳到豫南楚北,趙當世同時接到了南陽知府顏曰愉的親筆信。他在信中直言,闖軍既擊破二督之兵,下一步不用說定是要借勢繼續向豫東、南發展。南陽府作爲豫南核心重鎮,受到闖軍的進攻爲期不遠,眼下雖有猛如虎軍坐鎮南陽協防,可四萬官兵都對付不了的闖軍,僅憑猛鎮萬人如何又是對手。所以他希望趙當世即刻派遣一支軍隊進駐南陽府作爲後援。此外,他還提到,除了趙營,他也給駐兵固始縣的勇衛營監軍太監劉元斌寫了信。劉元斌手裏現在有六七千人,只要趙當世和劉元斌都願意來南陽府,加上猛如虎及府縣兵,四方聯手,挫敗闖軍並非不可能。

    即便與李自成有着老君鐵頂的約定,可闖軍勢大至此,咫尺距離的鄖襄鎮若依舊隔岸觀火,必然難逃朝野輿論的口誅筆伐。九月下旬,官軍兵敗、傅宗龍殞命後數日,趙當世親率兵馬北進南陽府,在顏曰愉的安排下暫時駐紮兩府交接的新野縣。

    目前趙營兵馬主要分爲三大股,一股徐琿統帶的效節營、昌洪左營及昌洪後營共六千人駐防鄖陽府,一股侯大貴統帶的無儔營、屯田後營共五千人駐防隨州,還有一股則是趙當世統帶坐鎮襄陽府的主力,包括襄陽府城的起渾營、飛捷營左營、飛捷右營、昌洪前營、國安營、五牙營與範河城的練兵營、屯田左營、屯田右營總計近二萬人。

    局勢動盪,鄖陽府、隨州、範河城都需繼續嚴防,趙當世此次出動主力主要從襄陽府城軍隊中抽調。國安營、五牙營新立不久,訓練尚不到位,昌洪前營稍微好些,但戰力比起趙營老本精銳諸營仍然遜色,於是趙當世將此三營留守襄陽府城,

    三營之中,昌洪前營爲核心,主事之人名義上是陳威甫,實際上乃中軍官蒲國義。蒲國義本就是官軍出身,對官場上的事體也很清楚,有他居中協調,趙營方面陳威甫諸將以及襄陽府範巨安等官吏配合可做到遊刃有餘。

    起渾營、飛捷左營與飛捷右營出戰。開拔之前,趙當世對火器坊的軍令狀做了調整,原本計劃十月底驗收的二號紅夷炮十門、大佛郎機炮十五門臨時改爲九月下旬折中提前交付。火器坊不負所托,五門二號紅夷炮與七門大佛郎機炮經試射無礙,按時交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