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六韜·鬼谷子謀略全本 >第5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3)
    國務就是國家的重大事務,在這其中,愛民應該排在第一位。只有君主、官員真正做到了愛民,國家才能安定。針對如何做到愛民的問題,姜太公說:“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而後,他又分別從利與弊、成與敗、生與殺、樂與苦、喜與怒這五對矛盾的方面闡述了這樣做的原因,並將其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要做到待民如子,己所不欲勿施於民。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一位能夠愛民如子的官員。

    海瑞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著名清官,他敢於直言進諫,懲惡揚善,能夠一心爲民衆謀利,從而被人們稱爲海青天、南包公,他的英名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明朝隆慶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在巡查的過程中,他發現當地人民在沉重的賦稅和貪官污吏的壓迫下生活得極爲艱難。而且,這些地區的河道並不安全,非常容易發生澇災。於是,海瑞便決定將治水和救災聯繫在一起,共同解決,從而爲民衆謀取當下和將來的利益。而後,海瑞便召集饑民,趕在冬閒的季節帶領他們疏浚吳凇江及其支流。後來海瑞又上書朝廷,允許他將應該上交的糧食留下一部分,用來解決災民喫飯的問題。這些舉措極大地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因而疏浚工程很快就完工了,當地的百姓都很感激他。

    此外,爲了維護百姓的利益,海瑞還進一步懲處當地的惡霸,要求他們將搶奪來的土地歸還給農民。而且他還組織人員清查土地,簡化賦稅制度,減輕了人們的賦稅負擔。

    在歷來的社會中,愛民如子的官員和君王總是會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清朝的康熙皇帝在自己執政的過程中便十分注重愛民這個問題。

    康熙皇帝深深地知道“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的道理,於是,在執政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農業發展。他曾經多次下令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並且進行了賦稅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民的稅賦負擔大大減輕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爲了保證普通民衆能生活得更好,他經常會豁免本來應該徵收的錢糧。根據統計,終康熙一朝,豁免的錢糧總數就超過一億四千萬兩白銀,這真是一個極爲龐大的數字。

    此外,爲了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康熙皇帝更是不辭辛勞,多次南巡治河,力圖爲百姓創造更加安穩的耕作環境。

    康熙二十九年春的時候,直隸一代旱災嚴重,皇帝爲此憂心不已,“軫念民生,日夜焦勞”“沿途見耕種農民,即遣人訪問”。後來天降大雨,康熙皇帝龍心大悅,十分高興地對左右扈從的大臣說:“得此雨澤,既種之田,固可發生,而未種之田,亦可耕種矣。朕甚喜慰,諒爾等之心亦同也。”

    在康熙四十三年正月的時候,康熙皇帝又下詔說:“朕諮訪民瘼,深悉力作艱難。耕三十畝者,輸租賦外,約餘二十石。衣食丁徭,取給於此。幸逢廉吏,猶可有餘。若誅求無藝,則民無以爲生。是故察吏所以安民,要在大吏實心體恤也。”他不僅自己愛護民衆,也要求封疆大吏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做到愛民如子。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愛民如子,能夠“喜民所喜,憂民所憂”的君王,當時的社會才得以繁榮發展,併成就一代盛世。

    設身處地地爲人民着想,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爲己任,這樣的君主如果不能贏得人民的愛戴,那麼誰還能贏得人民的愛戴呢我國有一句名言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就是說:水能夠讓船航行,也能夠讓船沉沒。到了唐太宗時,這句話就被引申爲:人民可以讓君主安坐於朝堂,也可以把君主從龍椅上拉下來。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徵在談論治國之道。李世民問道:“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魏徵回答說:“失去民心。”“人民和皇帝之間應當是什麼關係”李世民又問。魏徵回答道:“如果把皇帝比做是一條船,那麼人民就是汪洋大海,船隻有在水中才能乘風前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上皇李淵舉義旗推翻隋朝統治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作爲君主一定要時刻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君主只要能夠施行德政、順民心、不斷修德於天下,就能使國家昌盛興隆,百姓安居樂業;反之,如果逆民心,則最終會走向毀滅。

    大禮第四:君主應具備的行爲規範和品德修養

    爲上唯臨,爲下唯沉。臨而無遠,沉而無隱。爲上唯周,爲下唯定。周,則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問太公曰:“君臣之禮如何”

    太公曰:“爲上唯臨1,爲下唯沉2。臨而無遠3,沉而無隱4。爲上唯周5,爲下唯定6。周,則7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聽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8,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9並進,則明不蔽矣。”

    1臨:居高臨下。這裏引申爲洞察下情。

    2沉:深沉隱伏。這裏指謙恭馴服。

    3遠:疏遠,這裏指疏遠民衆。

    4隱:隱匿私情,不盡忠誠。

    5周:周遍,普遍,這裏指廣施恩惠。

    6定:穩定,安定,安分守己。

    7則:效法。

    8守:操守,這裏指內心的主見。

    9輻輳:形容如同車輻一樣聚集到中心上。輻,車輪的輻條,輳,聚集,聚合。

    周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跟臣民之間的禮法應該是怎樣的”

    太公回答說:“做君主的最重要的是體察下情,做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順服恭敬。體察下情主要在於不疏遠臣民,順服恭敬則應該不隱瞞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做臣民的要安守職分。遍施恩惠,就是要像天空那樣覆蓋萬物;安守職分,就是要像大地那樣穩重厚實。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這樣君臣之間的禮法就圓滿了。”

    &nbs

    p;文王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怎樣做”

    太公回答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安詳穩重而沉着冷靜,柔和有節而成竹在胸,善於施惠而不與民衆爭利,虛心靜氣而大公無私,處理事務公平正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