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宋時明月 >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
    第一百八十一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

    趙興似乎格外偏愛他的茉莉亭。

    坐在這座宋代的北魏風格石亭中,趙興划着了宋代的火柴法燭,點亮了用天下第三銅礦出產的紫銅製作的玻璃燈,而後以這盞燈爲媒介,接二連三的將一連串玻璃燈相繼點亮,他每點燃一盞,女使就拿去擺放在亭角,不一會,一地的琉璃燈照亮了整個石亭。

    石亭有風,微風輕輕吹動燭火,一陣搖曳。幾名女使擡來薄紗製作的屏風,繞着亭子一一擺開,擋住了亭外吹來的秋風。這些屏風有字,書寫着“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

    無數的燈火讓石亭變的璀璨,像羣山中一顆墜落的星星一樣,跳動着,似乎在向周圍吶喊。

    趙興又划着了一根宋代火柴,點亮一盞酒精燈,而後輕輕將這盞酒精燈移到一臺玻璃茶壺下,出神地看着青色的火焰燒燎着透明茶爐裏的水,看着一個個氣泡從玻璃壺底部泛起,飄向水面。蘇軾坐在旁邊,不願打攪這一刻的寧靜,他屏息傾聽氣泡翻滾的聲音。

    水開了,第一壺水只是清潔玻璃壺的,趙興拎起壺將滾燙的水倒入茶海,而後又從身邊取出一把宋代暖水瓶,將裏面的泉水倒入玻璃壺中這玻璃壺不是爲保溫而裝水的,那裏面裝的泉水是特地從浠溪取來的“天下第三泉”蘭溪水。

    第二壺水開始翻滾的時候,蘇軾從身上摸出一個茶團鄭重遞給趙興,趙興恭敬接過,掰了一小塊茶團投入壺中,茶團慢慢沉入壺底,又被水泡帶回水面,緊接着,一團褐色如絲如縷地從茶葉中飄開,壺內清澈的水緩慢變成香檳酒色。蘇軾看着晶瑩剔透的茶壺內那團細密的魚眼泡從壺底向水面翻騰,禁不住嘆了口氣。高俅不知道蘇軾爲何嘆氣,但他附和地點點頭。

    一切的變化就在方寸間,就在眼前,目睹這一神奇變化的人禁不住重重鬆了口氣,蘇東坡感慨:“想不到,煮茶也有這樣的樂趣。”

    石亭外,秦觀的聲音響起:“好香的味道,恩師與師弟星夜煮茶,煮的是小龍團吧,如此雅事,怎不喊上我秦少游。”

    倭女撩起簾子,秦觀便往裏鑽便感慨:“我都站旁邊看一會兒了,也沒人招呼原以爲世間茶藝也都欣賞遍了,沒想到用琉璃壺現場煮茶,竟也如此雅緻。”

    高俅在秦觀這些大佬面前插不上話,但能與這些人並排而坐,已經感到很幸福了,所以秦觀一進來,他連忙欠身讓座,還頻頻用力點頭表示附和對方。

    秦觀是在蘇軾到任後不久,趕來杭州出任蘇軾的掌書記的,他來了,高俅便成爲了押司,主要管理刑案。但不久,高太后又任命秦觀爲推官,高俅又重新做回了掌書記。

    趙興似乎不願破壞這股寧靜,他衝秦觀無聲地點點頭,提起玻璃茶壺在幾隻透明的玻璃杯中緩緩的注滿茶水,幾個早已期待的人眼看着琥珀色的茶水斟滿杯子,也不管是否符合禮儀,直接從趙興面前奪過茶杯,用力深深嗅着茶葉的香味。

    這是小龍團,如今這種茶葉已經很少製備了。因爲高太后嫌這種茶製備起來過於奢侈,故而下詔停止進奉。但蘇軾出京的時候,他的粉絲高太后特地向他贈送用銀盒裝的小龍團,以示恩寵這種待遇一般都是給予前任執政,也就是宰相的,而蘇軾出京的時候不過是一個給皇帝書寫詔書的小祕書。

    蘇軾捧起茶杯,先深深的嗅了嗅茶香,然後慢慢的酌了一口滾熱的茶湯,閉起眼睛享受了一會,將身邊一個盒子推給趙興,並用手指敲了敲盒面。

    “什麼”趙興問。

    “你的官印和官身文誥”,蘇軾回答。

    老師是一方首腦,弟子成爲輔助官員,整個大宋只有蘇軾享受這種待遇。在正常的歷史上,蘇軾在杭州身邊有秦觀,轉任揚州知州,高太后還特地把他的另一個弟子晁補之派去揚州做通判

    趙興點點頭,也沒打開木盒,直接將盒子挪到自己身邊他這就算正式接任了,程序有點草率,可這是特例,是高太后給予蘇軾的特例。

    在他接過官身文誥之前,趙興已經創下了一樁歷史記錄密州貪污的歷史記錄。他到密州擔任籤判一年,通過整合密州勢力,開展大規模針對遼國的走私活動在趙興接過官身文誥的那一刻,對遼走私總額以達到了創記錄的五百萬貫。然而這還不是終結,由於他在密州各項產業中擁有股份,最終,他從遼國搜刮走的財富達兩千萬貫之巨。

    此後若干年,繼任官員面對趙興這項貪污記錄,只剩下哭死的心情。因爲趙興的記錄簡直無可超越,他已經將密州的資源發掘殆盡,通過緊密詳見的“環環套”計算方式,以及“累進式分紅方案”,使得繼任官員想插手都要遭受全體密州官員的反撲。他們唯一可以做的是:遵守趙興留下的規則,分享自己該得的那份微薄分紅當然,相比於其他任上的官員,這份紅利足夠豐厚,以至於密州任上的後繼者都想方設法謀求連任。

    密州從來沒有哪位官員貪賄的數量如趙興般龐大,然而,令人陡生哭死之心的是趙興那不可思議的受擁護程度。他從密州他颳走瞭如此鉅額的財富,許多密州人家裏還供養着這位鉅貪的長生牌位。逢年過節,這些小民還要焚香禱告,祈求這位有史以來最大的密州貪官能夠長命百歲,並庇佑他們順風順水的

    這後一項記錄簡直無可超越,也無從超越,面對這項紀錄,怎不令人眼淚磅礴

    此刻,杯中的茶漸漸溫了,趙興輕輕將這杯茶遞給蘇軾,順手將一張飛錢票據壓在茶杯底下,蘇軾一見票額,吃了一驚:“九萬貫。怎麼還有九萬貫,我當初只給了你三萬貫購糧款”

    趙興臉不紅心不跳的又掏出一張飛錢,答:“賑災糧船,誰敢徵稅,我藉着你給開的官引夾帶了點私貨,這是那三萬貫帶來的紅利。”

    蘇軾也沒看那張票據,他捧着茶杯回答,啜着茶說:“賣度牒的錢我以工代賑,疏浚了茅山、鹽橋二河,現在還有些剩餘,明年我打算再疏浚西湖,修堤橋,還要設義診,使飢者得食,病者得醫。杭州這次大災,路有遺屍,鄉民都來不及收葬。離人啊,這事需好好籌劃一下,你幹這種事在行,回頭”

    蘇軾即將建的

    那座醫坊在歷史上也赫赫有名,它叫“安樂坊”,這座向貧民百姓提供免費醫療的機構,是古代中國第一個公費醫療機構,此後高太后借鑑蘇軾的方法,在全國各地設立安樂坊,使得公費醫療變成了一種國家行爲宋朝國家行爲。

    趙興端起茶杯,回答:“這可是流芳百世的好事我隨船帶回來了二十多位一賜樂業人,其中有幾位醫師,擅長疑難雜症,便讓他們每月去醫坊免費坐診兩三日,以此,凡在杭州府行醫,每月數日去官辦醫坊坐診,要成爲一種慣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