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不需要白色相簿 >第二十五章:說實話的孩子最後也相信了謊言
    鶴見是知道的,鶴見當然應該是知道的,雖然也許她並不清楚真實會發生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她也不那麼瞭解社會的對人的自由的真實的壓抑,但是她依然應該是知道的,至少,她應該有一種模糊的感覺。

    果然,在雪之下宣告了那個冷酷無情的答案後不久,她露出了一個似乎是看破了的表情:“果然,我就應該猜到是這樣的,從小學到國中,只不過是升上一個新年級以後重新分班的一種形式而已吧”

    “重新分班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嗎”我看着鶴見,開門見山地問道。

    當然,也許我的這種說法有些殘酷無情,但是,對於鶴見這樣的孩子來說,拐彎抹角地問問題,反而不容易造成她的好感。

    果然,雖然第一時間朝我露出了一個憤恨的,似乎因爲我揭露了她的傷疤所以有些不滿的表情,但是鶴見最後還是像看透了什麼一樣,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很簡單的事情啊,因爲一個人被欺負,所以所有人都開始欺負同一個人,然後連帶着的,和她關係好的人也被欺負,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吧,謠言就是這麼可怕,人們就是這麼喜歡跟隨着集體去欺負另一個個人。”

    隨後,鶴見看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意思,我剛纔和葉山採用的那種取得小學生信任的方法,其實也利用了所謂的“跟隨集體”的原則,20多個小學生中,不可能不存在聰明到一定程度,對我的這種做法有模模糊糊的懷疑的人,但是,當絕大多數人只會覺得“啊,這個高中生大哥哥好酷好厲害啊”的時候,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也只能跟着集體的氣氛行事,如果看穿了,卻不按照集體的氣氛行事的話,那不會被當做是智者,而只是會被是自以爲是,反而會被集體排斥。

    就如同曾經的結衣姐那樣。

    我想,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決定了我整個國中時期的行事風格如果大衆的集體氣氛是如此讓人難以擺脫的話,那就讓我去做那個集體的氣氛的引導者,和創立者,一切與我所想要的氣氛不相符的人,將成爲那個被排除在外的可憐蟲,這是我國中時期所想到的正道。

    這也是我剛纔說的,想要解決鶴見的問題,所能夠採取的一個辦法,集體氣氛的引領並不困難,只要在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情況下,打響確定這一集團的氣氛的第一炮,那麼剩下的人就會盲目地服從於你,沒錯,人類就是那麼容易放棄自己自由的生物,即使知道這個社會的不自由之處依然容易放棄。

    然而,結果也是沉重的,如果你無法始終保持正確的話,那麼打響第一炮的你,將導致整個集體的毀滅,人類是愚蠢的,所以在你開始引領他們的時候,他們容易盲從,但是人類又是聰明的,當集體的毀滅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他們會很快意識到,到底是誰帶給了這個集體毀滅。

    我沒有做到這一點,或者說,更加糟糕的是,我不但給集體帶來的毀滅,我毀滅的,更是我堅持了三年的理想。“才能毀滅論”,借用葉山對我的想法的這個詞彙,總體上說,沒有錯,“才能毀滅論”的邏輯是人因爲過度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決策,而沒有才能或者不展現自己的才能的人不會這麼挫,所以也就不會導致毀滅但是,這個結論背後有一個更加可怕的事實,如果沒有才能的人也試圖執意領導一個集體的話,那這個集體在沒有其他領導者的情況下,也會自然地服從沒有才能的人的領導,而最終,沒有才能的人領導下的集體的結局。一定更加悲慘。

    我不知道鶴見到底屬於有才能的人還是沒有才能的人,但是,採取了那個做法,除了可以改變她的現狀之外,改變的,可能是一種更加可怕的東西所以我才認爲,這個解決辦法,可能永遠也用不上。

    “然後呢,還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啊,有個孩子和我的關係比較好,然後也被排擠了,結果,自然而然地,爲了順從集體的意思,她所要做的,就是和其他人一起欺凌我了是吧”鶴見一臉冷漠地繼續說道。

    “這也太過分了吧”姐姐露出了一個不安的表情,在這一點上,我不清楚姐姐有沒有過類似的遭遇,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對這種行爲的不滿,以及心酸。

    “這還不夠吶,”鶴見露出了一個諷刺的笑容,由她自己說出這樣殘忍的話,讓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畢竟,她只是一個小學生,小學生,看透了太多東西,反而也是一種悲哀,“畢竟只有和那孩子關係比較好嘛,那個孩子知道我的很多東西,然後,那些事情,反正大家都知道了。”

    看上去事不關己,但是實際上卻說出了一些讓所有人都覺得可怕的話語,鶴見的淺綠色的瞳孔就那樣直視着前方。

    而這一回,沒有人再試圖回覆她了。

    因爲,所有人都被這種殘酷的景象所震懾住了。

    社會這種東西的存在,往往讓人厭惡但是無法反抗,也許你可以不同意大部分人的觀點,其他人也會象徵性地告訴你“我們尊重你的觀點”,但是,在除了“我們尊重你的觀點”這句話之外,他們無時無刻不試圖說服你接受“大多數”的觀點,如果不接受,那在“尊重”之外,充滿了更多欺凌,逼迫和壓榨到最後,社會里的絕大多數人,依然這麼說:“我尊重你的觀點。”

    這很可笑,但是這是事實。

    同樣的,學生時代的欺凌也是這樣。一個羣體中自然是有有良心的人存在的,他們不想去做侮辱其他人的事情,但是,其他人會告訴他:“你當然可以不這麼做,這是你的自由。”但是,當他發現他一旦“不這麼做”,他就要成爲被排擠的對象的時候,他還會在乎他的自由嗎試圖融入這個集體的人肯定不會,因爲集體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存在的意義。

    所以,鶴見這樣的孩子很難得,但是也很偉大,因爲她至少在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思考,努力地,讓自己不被集體的氣焰壓倒,她在反抗,即使她知道,這種反抗十分無力。

    “到了中學還會這樣嗎”

    嗚咽的聲音傳了過來,裏面有哀傷,有迷茫,有恐懼,近乎崩潰。

    沒錯,絕大多數人無法成爲偉大的人,所以,在反抗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她會想要放棄,想要融入這個集體,因爲,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多時候,“自由”這種虛無的價值,比不上一個讓你覺得熟悉,讓你覺得友善的環境。

    “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是一個僞命題。“好死不如賴活着”,這纔是所謂的真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