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發榜之日, 京師震動。

    且不說別人, 主考尹直拆開彌封,看到卷頭上崔燮二字時, 呼吸都不禁微微一滯, 心中失悔:怎麼取中了這個冤家

    這是李東陽的弟子。前數月李東陽上書議後宮事給他們添了那麼煩,他尚有銜恨未消, 竟親手取中了李東陽的弟子作會元

    之前他還想着這學生叫他取中,定會深感他識才之恩,以後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他一聲恩師,在朝中聽他驅使可他是李東陽的學生看他的文章就知道,這人的性子簡直是跟李東陽同一模子裏刻出來的

    尹直心中微怒,暗恨自己一時不察, 竟選了這麼個要命的人當會元。他自己從升任禮部左侍起,步步都是取中旨而上,靠的是簡在帝心。若將來崔燮也學他那個經師, 有事沒事上一道本觸怒天子, 自己這個座師豈不也要跟着喫掛落

    虧得他還只是會元,不是個狀元,殿試時還有的運作

    也虧得填榜的是副主考,尹直在那裏暗暗運氣的時候,吳寬已端端正正地把“崔燮永平府遷安縣人國子監生”的字樣填在了榜上第一位。

    兩位考官還要將寫好的黃榜呈到御前, 只是成化天子向來不愛見臣下,只叫司禮監覃太監收了名單,轉呈天子。

    會試榜三百五十人, 密密匝匝寫成一片,唯高踞榜首的那個名字最爲顯眼,開卷便映入了天子眼中。

    崔燮。

    不用加什麼李東陽弟子、國子監學生之類的身份,只憑這兩個字,成化天子就憶起了他的模樣,憶起他曾叫自己召進宮奏對,還曾受命給太子講了一回學。

    是個作詩作得不怎麼好的漂亮書生,還喜歡教人唸書。

    天子對他的印象頗佳,指點他的名字,問覃、高二太監:“是,遷安神童,崔不”

    高太監滿面華光,與有榮焉地答道:“正是皇爺召見過的那個遷安崔燮他果然不負皇爺教導鞭策,回去後知曉努力讀書,高中榜首了”

    覃太監也不甘落後,連忙讚頌道:“自是皇爺聖明天授,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他是個真才子。換得奴婢們等庸祿輩,哪兒敢信一個十四歲才正經讀書的少年,沒幾年就能當了會元呢”

    成化天子向來喜歡神童,當初的李東陽、程敏政等人都曾有過嘉獎賞賜,還將楊一清與前次輔劉珝之子劉鈗封作中書舍人,許他們出入宮禁。崔燮雖沒受過楊、劉二人那樣的恩遇,卻曾破格以秀才身替太子講過課,這等恩榮也是前所未有。

    天子自思往事,也覺着自己對崔燮頗有教導之恩,他今日能考上會元,也算不曾辜負了自己的愛重。

    天子微露笑容,輕輕“嗯”了一聲,繼續往下看去。第二名江西程楷,第三名直隸長洲蔣浤,第四名江西費宏,第五名第五名竟是順天府府學生,薊州縣人孟逵

    往常須得到二甲十多名後纔有北直隸人上榜,且都是國子監生,卻不想這回一個府學生竟力壓一衆江西、浙江、廣東、福建舉子得了第五崔燮是天子教導出來的,能有這成績自不意外,這個孟逵竟以一介府學生之身擠入經魁,可真出人意料

    再往下看,北直隸、尤其是順天、永平二府士子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加在一起迨有二三十人,簡直是自開國以來未有之事

    今年北直隸的學生怎麼盡考得這麼好第四名的費宏也是在北監唸書,莫不是文氣北歸了

    天子不覺問覃、高二人。

    覃太監一時度不出聖上心思,還待考慮考慮再說,高太監卻在崔燮身上用過幾迴心,知道他出了科考筆記,不管是與不是,先把這功勞攬上:“奴婢聽說這一半年京裏時興個科舉必讀筆記,正是崔燮蒐集了國子監教官們的講章,找人印製成書,還請了翰林出題”

    覃太監察顏觀色,見天子彷彿愛聽,忙也插話進去:“這又是國子監、又是翰林的,奴婢聽着都敬慕。尋常書生哪兒有造化聽他們講解如今學子們看了這書,就如得了好老師,做的文章豈不就越發好了崔燮能印出這等書給天下學子,真不負皇爺當日叫他給小爺出題的苦心。”

    天子也這麼覺得,淡淡笑道:“他若能,做了翰林,還可,去教太子。”

    簡在帝心,莫過於是。有天子這一言,崔燮將來只要自己不犯什麼忌諱,定是妥妥當當踏上了一條通天之路了

    覃太監記下此言,悄悄叫人出去給主考尹直傳了句話。

    今科會試北方學子成績大有提升,在天子看來只是件值得高興的小事,但黃榜張貼到貢院外,諸舉子詳覽榜上人名、出身後,卻掀起了一番軒然大波。

    北直隸遷安縣的考生竟考上了會元

    國子監、順天府、永平府、北直隸乃至整個北卷區的學子都有種揚眉吐氣之感,恨不能立刻去結識這位北方百年不出一位的才子。而南方科考大省的學子則如同遭了迎頭暴擊,不甘心地到處找人打聽崔燮的消息,想知道他憑什麼能考會元。

    不錯,他是得了小三元案首,可那是在遷安那等三年都出不了一個進士的下鄉小縣,挑得出幾個像樣的考生

    他是中了鄉試第八,可北直隸鄉試跟他們南直隸、江西、福建鄉試的成績怎麼比

    他是李東陽的學生,可聽說他入李氏門下才一年,且李學士才名聞於天下,他卻連首讓人傳唱的詩作都沒有,哪裏像是得了真傳的

    他是出了科舉筆記,可那筆記是國子監名師所講,章後題目是翰林出的,他只攬了這些名師之作編印成書罷了科舉筆記叢書後附的參考答案裏有他的答案,觀其文字也只能算是平淡中和,並沒比其他答題者好到哪兒去

    &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nbsp;怎麼他是會元與他同榜會試的江西費宏也是參與答了筆記裏的題目的,答的分明比他更好

    南方舉子們簡直難以置信,尤其是落第舉子們,秉承其一向以來的優良傳統,紛紛在貢院門外抗議,上通政司上疏揭發作弊,聯絡同鄉探聽崔燮的根底

    這一問自然問到了費宏叔侄身上。

    費宏的五叔費瑞雖然在北監掛了名,這兩年卻都回到在鉛山複習,對崔燮所知不多,只好推問侄兒。費小解元叫許多同鄉好友、知名才子圍着追問,神情倒還很自然,沉穩淡定地說:“和衷賢弟才學不在我之下,亦有雅量高致,能中會元自是意料中事。”

    怎麼會

    一名江西來的舉子喝道:“他在答案裏講解經義分明不如你講的深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