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之先聲奪人 >第六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個!
    苗曉秋把林國榮署名的那篇章,從頭到尾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讀完之後心情複雜,思路更復雜。

    要說這篇章是林國榮寫的,她當然百分百不信。

    但現在,算有人告訴她是林淼寫的,她也照樣很難相信。

    那個十六七歲背井離鄉的阿力,既有少年人的青春衝動,又有因個人經歷而顯得同齡人略微成熟的思想,那面對心儀的姑娘時的欲說還休,那內心深處愛她而又自慚形穢的輕微自卑,還有那份堅持奮鬥只爲有朝一日能錦衣歸來堂堂正正站在她面前表白的少年心氣。

    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是有過親身體驗,如果不是有過烙在歲月的那份記憶,誰又能平白寫出這樣的字,這樣的情感?

    更不用說,在章的最後,當阿力真的出人頭地,當他再一次與昨日的意人擦肩而過,那種人到年時的沉甸甸的情深意重,又豈是隨隨便便一個年過三十的能體會的?

    寫這篇章的人,必然得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啊……

    苗曉秋對這篇《你若安好》做了本分析,越想越覺得糾結。

    林淼和林國榮,一個不可能有這種生活積澱,一個根本沒這種水平。

    難不成……是父子合寫的?

    老林把年輕時的故事講給兒子聽,然後藉着林淼的語言天分,把章寫了出來?

    但是章的時代背景又是20年後的2014年,這份構思,是不是也太離了點?

    “苗校長,人來了。”

    外面操場的廣播音樂早停了,金校長突然推門進來,苗曉秋才恍然察覺。

    “哦……好,那走吧。”她把報紙放下,略顯侷促地站起身,走出了辦公室。

    出門左拐,再一層,前行二十餘步,到了4樓的學校會議室門口。

    會議室的幾道藍色玻璃門全都敞開着,屋子不大,四五十個平方,裏面除了一張橢圓形的小型會議室桌,便只有寥寥不多的椅子。牆壁的裝飾也極盡簡單,左邊牆是馬克思四巨頭的大幅畫像,右邊牆是我黨開國四巨頭大幅畫像,都是九十年代初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

    屋裏略暗,卻沒有開燈。

    因爲有屋外的自然光透進來,開了燈反而讓人覺得視覺不適。

    會議室靠近大門邊的椅子,已經坐了一個人,且總共只有一個。

    那是個年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人,一身襯衫加牛仔褲加皮鞋的打扮,那麼鬆鬆垮垮地坐着。

    他微笑着,看着金苗二人一直走到他跟前,纔不緊不慢地站起來,輕輕和兩位校長握了下手。

    這人很傲,恃才傲物的傲。

    苗校長在心裏對這個年紀輕輕能獨當一面的《東甌日報》記者何勝明,有了初步印象。

    但她依然神情恬淡,露出和善的微笑,輕聲細語道:“麻煩何記者特意跑一趟。”

    “應該的,應該的,兩位領導,你們叫我小何好!都是本職工作嘛!記者不是成天跑來跑去的!哈哈哈……”何勝明話音響亮,笑容熱情,但語氣卻是滿滿的自得。

    苗校長沒看錯,他確實傲,但他傲得有底氣。

    何勝明畢業於曲江師範大學84級系本科,大四進入《東甌日報》實習,實習期結束,即轉正爲報社的正式員工。畢業4年之後,他便獲得了記者的級職稱,如果一切順利,最多再等兩年,能升到副高級別的高級記者。年僅三十歲出頭的高級記者,放眼整個東甌市,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牛逼拉風,恐怖如斯。這一回《東甌日報》讓何勝明單獨來百里坊小學採訪“神童”,也算是對他業務能力的一種肯定。

    但是丁少儀肯定想不到,何勝明還沒出單位的門,已經先對林淼有了偏見。

    在何勝明想來,所謂的神童,一方面無非是依仗着家庭資源,對孩子做了提前的智力開發,如果孩子確實有某些方面的天分,自然能取得一些成績,進而表現出一些所謂神童的特質。另一方面,站在何勝明自己的專業眼光來看,媒體本身對“神童”進行誇大包裝的成分本來很大,某些神童根本是三人成虎、衆口鑠金,硬生生衆人堆柴堆出來的。

    哪怕是極個別被科院少年班錄取的——何勝明昨天特意查過,那些孩子的平均年齡都在15週歲下,最小的也已經有13歲。也是說,他們全都已經是大孩子了。所以把這些大孩子們歸類爲“神童”,顯然不太合適,倒不如說他們是“智商較高的青少年”來得貼切。

    何勝明自認爲是有專業水準的。

    他追求新聞真相,講究的是科學,是理論,是邏輯,是證據。

    像林淼這種六七歲的“神童”,何勝明聽到後的第一反應是包裝或者吹噓。

    所以他昨天不僅查了有關於神童的資料,還更加認真地把林淼的底細翻了一遍。

    一個6歲的孩子,能留下的社會痕跡很少。

    何勝明所能查到的,當然是顯眼的那些。

    首先是甌城區小學奧數競賽一等獎,一等獎總共20人,而林淼這個“神童”,恰好排在第20名。客觀和辯證地講,何勝明認爲林淼在數學的實力和天分,肯定是存在的,但這場賽,說不定存在貓膩。想想看,爲什麼一等獎是取20人而不是取10人呢?今年明明沒有全省的奧數競賽,爲什麼非要繼續按照以往的慣例來?還有,難道批卷子的時候,不能故意留一手,把原本有可能是第21名或者22、23名的林淼,硬提到第20名嗎?

    此處存疑!

    這是何勝明質疑林淼的第一點。

    再然後是第二點,大概兩個月前,《東甌日報》第23版“青少年學園地”板塊,刊登了一篇名爲《門》的小學生習作。何勝明對這篇章印象極深。但是由於章寫有指導老師的名字,何勝明覺得也不怪。可能是指導老師多花了點力氣,讓六年級的孩子寫了篇他自己根本寫不出來的章,搞點虛名,哄哄孩子家裏某位位高權重的家長。

    但昨天何勝明終於知道林淼是何方神聖之後,立馬對這篇章的合理性產生了嚴重懷疑。

    試問一個六歲的小孩,怎麼可能接觸到“東西方化差異”這麼大的課題?

    此處嚴重存疑!

    順着這個思路,再一查林淼的父親林國榮,何勝明幾乎有了定論——果不其然,大有貓膩!

    林國榮,西城街道城管科科長,最近正要出一本散集,還是東甌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的……

    各種證據和跡象,在何勝明的腦海迅速匯聚成了一條“真相鏈”。

    何勝明一路抽絲剝繭加腦補,已然完全認定,這次所謂的“神童”事件,真相只有一個!

    那是——這根本是東甌報業集團,自導自演的一場市場營銷大戲!

    至於具體的操作步驟,應該是這樣的:

    爲了提高林國榮這本新書的銷量,東甌報業集團出版部的人在兩個月之前開始在暗地裏搞花招,他們先是和百里坊小學打好招呼,讓林淼跳級五年級,然後再通過搞定區教育局的關係,幫助林淼順利拿到一個過硬的全區奧數一等獎的“神童證明”;與此同時,報社內部也積極幫忙運作,發表一篇無關痛癢的小學生習作。

    待到林國榮的作品完稿,萬事俱備之時,報社再突然放出林淼這股東風,最終藉助“神童”這個噱頭,把全社會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林國榮和他的新書,實現新書大賣。

    “這年頭,搞學的不容易啊,草蛇灰線,只爲炒作……不過這個林國榮,確實還水平不錯,不然我們也不會這麼大費周章地捧他……”

    自覺已經掌握了事實真相的何勝明,對自己單位的做法,既鄙視又無奈又感慨。

    他覺得今天的這場採訪其實毫無意義。

    如果不是因爲抱有某種惡趣味,想要現場戳穿“神童”的底細,然後看一看百里坊小學領導們臉尷尬的表情,他還真不想過來。當然要是時間可以再多一點,他其實還可以去林淼家附近採訪一下那些鄰居們。不過這個想法在何勝明的腦海也是一閃而過,因爲覺得沒必要。

    “苗校長,咱們的小神童呢?”何勝明跟兩位校長寒暄了半分鐘,有點按捺不住了。

    苗曉秋低頭看了眼樓下,見到一個小點正慢慢吞吞、不甘不願地朝着行政樓走來,臉露出了一抹微笑,“過來了。小何,你要有心理準備啊。”

    何勝明呵呵一笑。

    這算是提前認輸了嗎?

    百里坊小學連這種花樣都敢耍,還真是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啊。

    /44/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