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庶帝 >第八章 主僕互疑
    室內靜默了片刻,王傑不知道些什麼好,徐寧打破沉默道,“主子不必過於傷懷,巫蠱之禍後,聖上已下令厚葬被無辜牽連的妃嬪宮人。”徐寧頓了頓,似乎覺得下面的話有些大逆不道,“再者,後宮妃嬪凋零,聖上子嗣不繁,對主子來,未必是件壞事。”

    王傑知道徐寧的意思,有道是千頃地一棵苗,競爭資源的人當然越少越好,但是王傑仍覺得有些奇怪,“皇上子嗣稀少,難道無人勸諫嗎”

    “禪帝登極後,按國喪應守孝三年,實服二十七個月,皇室以日代月,應服二十七日。禪帝雖非聖上生父,聖上卻極重骨肉之情,因此下旨免去當年選秀。”徐寧的語氣中帶有一絲嘲諷。

    王傑這才恍然大悟。

    安懋自己是外戚篡位,自然知道外戚的威力有多大,他又怕太皇太后在宮中的勢力對他子嗣的控制,所以先借禮法上的名義,對外禪帝剛死不宜選秀,然後再借巫蠱事件把前朝留下來的宮人全部清理掉。

    甚至連可疑的妃嬪也一併處理掉。

    朝臣也不傻,一看這情況心裏就全部明白了,自然不會有人那麼不識相地再勸皇帝多納妃嬪了。

    王傑在心裏細細盤算,巫蠱事件大概是在光啓二年,自己出生後不久就發生的。女子十月懷胎,那安懋寵幸王氏是在光啓元年,大概是出服不久發生的。

    想想也是,好不容易篡位得來的皇位,還要再守喪,還要怕外戚趁亂給自己身邊安插女人,有位份的妃嬪又不敢在國喪期背上引誘皇帝的罪名,還要顧忌太皇太后,這找來找去,不就只能找身份低微的宮女了嗎

    “禍起蕭牆,不得不防。”王傑喃喃道。

    徐寧聽到王傑低語,眸色不由深了一分,他想了想,趁熱打鐵道,“如今後宮之中,主子一人無依無靠,不如”

    “誰我無依無靠”王傑出人意料地打斷徐寧的話,“如今聖上膝下共五子,我爲其一,這就是最大的依靠。”

    徐寧怔了怔,心想王傑果然還是孩子,剛剛聽完自己生母慘死於刑牢的故事,自然不能很快接受再去認一個母親,再想這事情確實一時三刻急不來,這麼提一句,在主子心裏種下這麼一句話,也就夠了,他於是道,“是,聖上爲下萬民之君,自然也是慈父。”

    王傑卻突然直視徐寧的雙眼,“徐寧,你今年年方八歲,如何對光啓二年的巫蠱之禍瞭解得如此清楚”

    徐寧和王傑對視了幾秒,突然恭敬一笑,復又躬下了身,“主子若對奴才的忠心有懷疑,大可讓內侍省換了奴才。”

    王傑沒答話,只是盯着徐寧的頭頂,覺得徐寧這話有些過分,他現在根本不可能換了徐寧,因爲他不能保證新換上來的人更加忠心可靠,他能做的是收服徐寧而不是換了他。

    徐寧見他不言語,只能繼續道,“奴才願學潔惠侯,忠心侍主”

    “潔惠侯於晉文公落難之時,割股奉君,後又辭官歸隱,最終抱樹而死,此爲迂腐謬行,而非忠君義舉。所謂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不過是沽名釣譽之頌。”王傑笑道,“我嘗讀呂氏春秋,其中有一節子貢贖人,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聖人評曰,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聖人評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忠心之人應學季子路之善,而非介子推之愚。”

    徐寧沉默了半響,“主子博古知今,奴才拜服。”

    “徐寧把我擡得也太高了,我如何自比老聃,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

    徐寧直起腰,再次深深地看了王傑一眼,事實上今這頓晚飯,徐寧已經這樣看過王傑好幾眼了,“奴才並非有意奉承,維之命,於穆不已,主子確有帝王之運。奴才幼時嘗聞宮中有人傳言,王氏懷孕之時,曾夢見日墮懷中,爾後有孕。巫蠱之禍後,已無人敢此傳言。”

    王傑盯着徐寧好一會兒,才確定他沒在敷衍或者笑,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王氏宮女出身,爲求名位,自然會以腹中子爲由,編造異象,求聖上垂愛,宮人以訛傳訛,此爲無稽之談。”

    王傑的想法很唯物主義,歷代史書上帝王出生的時候的異象啊傳奇啊各自異士算的命啊,不過是帝王爲求皇位的正統性和生母一起編出來的。

    出身皇家的還好,如果是親王,寒門甚至農民起義出身的帝王,就更喜歡宣傳這套“出生時候有異象所以我當皇帝是命所歸”的“君權神授”的理論。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氏沒孃家幫襯,安懋對她的寵幸不過是生理需求,他可以對王氏也可以對其他宮女,王氏知道這一點,纔會在懷孕後就迫不及待地營造“我懷的這個孩子有異象”的輿論氛圍。

    如果是這樣,誣陷王氏的宮人她的對皇后有“怨懟之色”還真不一定是爲求脫罪子虛烏有的構陷之詞。王氏敢編造“日墮懷中”,顯然對自己的未來是很有信心的,認爲自己可以慢慢晉升高位,然後母憑子貴。

    王傑覺得自己高估了古代人的思想觀念,他覺得徐寧會因爲一句傳言而效忠自己,是一件可笑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王傑還想再多解釋幾句,只聽徐寧囁嚅道,“奴才先前也是如此認爲,只是主子可還記得奴才延請醫佐爲主子醫治的時候嗎”

    王傑點點頭,他當然記得,那是他剛剛魂穿過來,將醒未醒的時候。

    “我被內侍省的管事大人分配到主子這裏,在延請醫佐之前,發現主子昏迷時所在的牀邊有青色雲氣環繞,圜如車蓋,”徐寧的聲音越越輕,不知道是因爲對這件看見的事自己也沒有信心,還是怕別人聽見主僕二人竟然在談論這些,“魏文帝曹丕出生之時,也同此異象,此爲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

    王傑這下明白了,他再也不出一個字來,他知道徐寧的很有可能是真的,不過這是王傑魂穿來時的所謂的異象。

    所以徐寧纔會對他如此忠心,因爲史書確實記載曹丕生產時有這樣相同的異象。而三國曹魏的情況和這個朝代也確實有點像,魏文帝和安懋一樣,也是受禪登基。

    所以徐寧能有此聯想並不奇怪,而王傑又不好和他解釋魂穿的事,於是他張口結舌了好半,纔想出來一句解釋,“曹丕本就貴爲曹操嫡子,自然非人臣,此爲三國時望氣者牽強附會的投機之詞罷了。”

    “奴才直言,主子尚未入學就能引經據典,如此博學,恰合異象之證。”徐寧微微笑道,“主子方纔問奴才,爲何如此年幼就對巫蠱之禍瞭解得這麼清楚;可奴才也心有疑惑,爲何奴才從未見主子讀書,主子卻能出口成章,好似生來便滿腹經綸”

    作者的話不能超過500字所以把註釋寫在下面:

    潔惠侯是宋真宗封的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晉國名臣。

    介子推在重耳落難的時候,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喫;後來重耳回國變晉文公,介子推不但辭官不受賞,反而人家接受賞賜的人是爲己之利,並不是真正的忠君行爲;晉文公去找他,他不出來,晉文公放火燒山,最後介子推和他媽媽一起被活活燒死在柳樹下。

    徐寧這裏希望自己學潔惠侯,其實是古代封建社會普遍推崇的一種忠君思想,儒家評介子推是“忠君之典範”。

    “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就是黃庭堅讚頌介子推的詩詞。

    黃庭堅他是進士,國子監教授,基本上可以明當時宋朝官方當時普遍鼓吹的就是這種觀念,所以不難理解後面會有陸秀夫抱着皇帝跳海的行爲,因爲當時宋朝儒家的那種可怕的洗腦式的封建觀念就是認爲這纔是真正的忠君。

    我們現代人的觀念,是很難接受介子推這種所謂“忠君”的行爲的,所以王傑很難接受徐寧能毫不利己的“忠誠”。

    因此王傑後來引用呂氏春秋裏面“子貢贖人”的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王傑後面對徐寧,忠君是要學季子路的善良,意思是他不相信徐寧對他的忠誠是無所圖的。

    其實古代儒家官方提倡的那種“忠君愛國”,現代人從思想上一般都接受不了比以前宣傳的董存瑞劉胡蘭邱少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這裏想表達的其實是現代人和古代人對“忠”這個字,觀念上的衝突,和兩個人取得相互信任前的一種猜疑。

    希望使們能理解我星星眼。

    “維之命,於穆不已”是詩經中周頌維之命的前兩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想那道的運行,美好肅穆永不停。意思是稱讚周文王的德行是上應命的。

    魏文王曹丕出生時,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上面記載的這句話,“帝生時,有云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爲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