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庶帝 >第三十五章 古爾邦節
    兵部員外郎齊得韜、刑部員外郎向和暢與大理寺寺丞杜韞玉騎着馬到了上邶州城外。

    馬是每站驛站換的快馬,雖然陸驛規定馬每走七十里,但這次公差來得蹊蹺,又是三個部門協作辦案,誰也不想落下怠慢的話柄。因此三人在驛站換馬的時候,一致選擇了一能跑三百里以上的緊急狀態下使用的快馬,並且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到了上邶州。

    三人此時到了上邶州城外,卻沒見到任何一個人來迎接他們。

    三人互相交換了個眼色,齊得韜和向和暢不約而同地看向杜韞玉,想看看他的意思。

    杜韞玉是三人中官階最高的一個,他是從五品,其他兩人都是從六品。但是杜韞玉也不想擔這個領導的責任,因爲隸屬的部門不同,高了那麼一級也就壓不死人了,於是他裝作沒看到二人的眼風,騎在馬上巍然不動,也不要不要先進城。

    三人就這麼在城門口僵持了一會兒,齊得韜先忍不住了,他是兵部官員,直接略過上邶州刺史去找經略使也沒什麼問題,反正地方上兵權和行政權向來不敢靠得太緊,“許是我們趕路趕得急,到的時日早了些。上邶州與華傲接壤,當地官員忙碌,想來也無暇接應,不如先拿着文書進城罷。”

    齊得韜想的是,一進城我就去直接拿着調查令去威邊軍駐守營找上邶州經略使,不管這上邶州刺史現在唱的是哪齣戲,我都沒興趣聽。

    向和暢纔不想放他走,齊得韜一走,他就只能跟着杜韞玉辦事。而杜韞玉是周惇的門生之一,當大理寺寺丞是周惇提拔上來的,這次剛跑出來出這趟公差沒多久,周惇就受了安懋的訓斥,接着太子落馬案就移到大理寺了。

    這裏面一看就知道有鬼,因此向和暢想的是三人最好同出同進,“不妥,我們雖受聖命所託,但也須得先一起拜見上邶州刺史纔好,否則未免輕狂了些。”

    這話也有道理,雖然官場上的規矩一向是朝官比地方官重那麼幾分,但是刺史羅蒙正在官階上是從三品,比他們三個都高,如果不先一起拜見一下,確實有點不把地方官放在眼裏的意思。

    杜韞玉看兩人爭執,還是不聲不響。

    這時,城中響起了一陣喧譁聲,接着是密密麻麻的嗡嗡的聲音,但是非常語調非常整齊劃一,顯然是很多人同時在念着同一段詞。

    齊得韜是兵部武官,安懋雖然簽署了潼關之盟,但是東郡培養武官,還是按照打仗的標準來的,華傲和元昊的語言和習俗也是培養的科目之一,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於是齊得韜聽了兩句,便驚道,“這是古爾阿尼。”

    杜韞玉終於開了金口,“此刻城中竟齊誦古爾阿尼嗎”

    信奉道教的東郡境內的一個州竟然在同一時刻齊誦古爾阿尼,這事不是一般的詭異,向和暢看到有這個突破口,趕緊道,“不如就現在進城,探個究竟”

    三人這才達成了一致,一起拿着公文進了城裏,三人騎着馬不約而同地都往那誦讀聲的方向去。

    越近,那誦讀聲越大。

    終於,到了一處有所破損的禮拜寺前,三人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吃了一驚,從寺內到寺外,跪滿了正在誦讀經文的木速蠻,一律去了鞋履,俯身對禮拜寺行着叩拜大禮。

    再靠近細瞧,跪着的木速蠻周圍竟有官兵把守,衆人神情嚴肅,連看熱鬧的漢民都沒有。

    齊得韜一拍馬身,“這是大食教的古爾邦節,這羣木速蠻正在這裏行會禮呢。”

    向和暢和杜韞玉雖是文官,但對華傲習俗也並非一無所知,向和暢問道,“古爾邦節不是應在冬日麼”

    齊得韜回答道,“木速蠻遵照希吉來歷,希吉來歷爲太陰曆,與我們使用的太陽曆有所差別,因此實際時日每年都會有所變動,四季不定。”

    向和暢道,“看來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罷。”

    杜韞玉卻道,“是不是時候,還要見過上邶州地方官後再。”

    又過了一會兒,誦經聲停了下來,跪拜的木速蠻又靜靜地叩了一會兒頭,才直起身,和身邊的人交談起來。

    向和暢細聽了一會兒,問道,“他們爲何都在薩拉姆”

    齊得韜道,“這是木速蠻在互相道安。”

    杜韞玉看着眼前的場景覺得有點不太舒服,他剛想提議不如三人先離開這裏,去上邶州州府看看,就見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羅蒙正和傅楚穿着正式的官袍從一旁走到那一片跪着的木速蠻前。

    三人剛纔就盯着行大禮的木速蠻了,連羅蒙正和傅楚從哪裏走出來的都不知道。

    羅蒙正了一套致辭,大意是上邶州官府對前幾日發生的事件表示非常遺憾和痛心,朝廷會派人修復受損的邦克樓,並且再次強調了對已入東郡籍的木速蠻會一視同仁的愛護。

    這套致辭讓圍觀的三人稍稍安下心來,羅蒙正這麼做顯然是跟從朝廷下達的旨意,意圖安撫上邶州東郡籍木速蠻。

    更重要的是,羅蒙正全程的都是漢語,下面的木速蠻也都聽得懂,明這羣木速蠻融入得還算不錯。

    杜韞玉聽了一會兒羅蒙正的官話,道,“這羅希呂是個做官的人才。”

    向和暢附和道,“羅大人字希呂,必定是仰慕北宋賢相呂文穆公。”

    現在當朝的如同有宰相職權的是周惇,杜韞玉爲周惇提拔,聽了這話諷道,“便這麼,待我拿能照二百里的古鏡試他一試,就看能不能照出他的宰相肚量。”

    向和暢聽了這話,也不敢再湊趣,只是笑。

    就在這時,一婦人牽着兩個孩童,在禮拜寺前層層官兵的包圍下奮力喊道,“大人”

    還沒喊出第二聲,就被官兵捂着嘴撲倒在地,那兩個孩童見狀也開始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齊聲喊道,“有冤有冤”

    齊得韜看那羣官兵竟然要去抓那兩個孩童,剛想揚鞭喝止,就被杜韞玉拉住了。

    杜韞玉的臉上此刻是一點笑容都沒有了,他看着在那羣木速蠻前繼續演講,似乎沒注意到這邊發生變故的羅蒙正,道,“且靜觀其變。”

    1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爲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穆斯林使用的歷法分太陽曆和太陰曆。太陽曆用於農耕、畜牧,一年平年365,閏年366,與公曆基本相同。太陰曆爲阿拉伯傳統曆法,用於宗教事務,一年354或355,與太陽曆的四季輪迴相差1011。古爾邦節是伊斯蘭宗教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曆十二月十日,肉孜節開齋節後七十左右。

    2 呂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北宋初年宰相,諡文穆。

    羅蒙正字希呂,意思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爲呂蒙正一樣的人。

    3 呂文穆公蒙正以寬厚爲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獻以求知。其弟伺間從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過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復敢言。聞者歎服,以爲賢於李衛公遠矣。蓋寡好而不爲物累者,昔賢之所難也。歸田錄歐陽修

    呂蒙正做了宰相後以寬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賞識。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員,家裏藏有一面古鏡,自己這面鏡能照二百里。朝士想憑藉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獻給呂蒙正來求得他的賞識。

    呂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閒的時候不慌不忙地告訴他,呂蒙正笑着:“我的臉不過碟子般大,怎麼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鏡子“他的弟弟於是不敢再這事了。

    聽到這話的人都讚歎佩服呂蒙正,認爲他比李衛公更賢德。大概他的嗜好很少並且能夠不被外物牽累,這是過去的賢人也很難做到的。

    4 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爲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皆服其量。

    呂蒙正剛被任命爲副宰相,第一入朝走馬上任,意氣風發地邁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聽到有人:“這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面對這盆當頭冷水,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走了。

    但是,與呂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滿,要追查此人是誰。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追查。下朝以後,呂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逮住那人。

    呂蒙正則:“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會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爲好。”

    所以杜韞玉這裏用了兩個梗,意思就是羅蒙正只是會當官,不如呂蒙正那樣清廉、賢德、有肚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