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庶帝 >第一百七十六章 雄烈忠國
    周胤緒一怔,隨即淡然道,“彭大人既如此篤定,那麼”他笑笑,“我就”

    彭平康斜了他一眼,“周大人有話,還是說出來的好,免得讓大家,都不痛快。”

    周胤緒微笑道,“我只是在想,宋高宗治罪嶽武穆,或許,與岳家軍回易亦有些關聯。”他着意看了彭平康一眼,“岳家軍每歲利源上百萬緡,而在淮西之役中,嶽武穆卻以乏糧爲詞,百般抗旨,消極怠戰,甚至,宋高宗在御札中已寫道,社稷存亡,在卿此舉,嶽武穆卻依然不聽號令,不援友軍,如此行事,怎可能不被經歷過明受之變的宋高宗猜忌呢”

    彭平康道,“淮西之役,不過是秦檜一黨爲羅織罪名所尋的藉口罷了。”

    周胤緒道,“宋高宗重用秦檜,爲的就是不讓後人非議擅殺能臣而已,其實,在宋高宗以柘皋之捷召三大將論功行賞時,已有除樞府以罷兵權之念,秦檜是秉承上意罷了。”

    彭平康似笑非笑道,“方纔周大人還義憤填膺呢,現下週大人又覺得秦檜殺嶽武穆殺得不錯了”

    周胤緒道,“污衊無異心之人謀反是不對,可從淮西之役中嶽家軍的表現來看,我都覺得,嶽武穆是該殺,何況疑心頗重的宋高宗呢”他又對彭平康笑道,“所以,我方纔才說,秦忠獻公這樣能體察上意的忠臣實在難尋。”

    “宋高宗剛因柘皋之捷封賞了三大將,他若單以嶽武穆作戰失利而治其罪,難免就拂了宋高宗剛賞下去的臉面,因此,秦檜才特意尋了一條莫須有的父子謀反罪出來,讓嶽武穆辨無可辯。與此同時,又防止了岳家軍因嶽武穆入獄而可能產生的兵變、震懾了韓、張二人、打壓了主戰派勢力,還替宋高宗全了面子,這是一舉四得啊。”

    彭平康笑道,“好一個一舉四得,可這與岳家軍回易又有何關聯呢”

    周胤緒道,“岳家軍治軍之嚴謹,聞名於宋金兩國,乃至後世亦交口稱讚,但彭大人且細想,這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過無大小,必懲必戒、授兵指畫,約束明簡的明紀律,當真有那麼難做到嗎”周胤緒抿了抿脣,“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岳家軍軍中利源豐厚,軍中猛將才可以不計錢財,聽從嶽武穆調遣。至淮西之役時,岳家軍經濟之獨立,已經到了可以完全不顧忌朝廷指令的地步了。如此軍隊,無論如何得能征善戰,在宋高宗眼裏,與鄂州軍閥無異,甚至比金軍還要讓宋高宗忌憚。彭大人,這殷鑑不遠,導致岳家軍衰亡的罪魁禍首,可並不是秦檜啊。”

    彭平康沉默片刻,慢慢開口道,“周大人把我想得,也太厲害了些。”他垂眼道,“我哪裏有嶽武穆那般會經營的本事,就是放了賑貸,也不過是勉強得幾個養雞錢罷了。”他擡眼微笑道,“周大人若不信,現在就可以同我去軍裏的菜地那兒瞧瞧,自然了,若是周大人能幫着翻畝熟地出來,我廣德軍就更感念了。”

    周胤緒道,“我沒有奚落彭大人的意思,我只是覺得,彭大人什麼都不爲,就白遞了這麼一個話柄給旁人,頗有些不值當呢。”

    彭平康笑了笑,“周大人高見,不過依我說,嶽武穆遭此橫禍,與他的爲人處世亦有些關聯。昔年宋高宗意圖以樞密使之職代三大將兵權時,唯張循王且覺朝廷之意,首納所統軍兵,韓蘄王與嶽武穆卻形狀驕橫,宋高宗看在眼裏,自然不喜。”

    周胤緒呷了口茶,“彭大人若是不想聽,我就不再說了。”

    彭平康道,“我明白周大人的意思,”他也喝了口茶,“其實通俗點兒說,就是宋高宗害怕岳家軍手中的刀,探頭一瞧,又見刀鞘中放得全是錢,再仔細一看,又發現這刀和錢都攥在嶽武穆一人手中。”

    “有道是,疑心生暗鬼,宋高宗便越想越覺得嶽武穆是在朝廷中拉幫結派,在軍內自立山頭,借抗金之名私植勢力,於是纔有了後來的大規模整軍與清理朝內派系。周大人好言勸我,是替我着想,”彭平康微微點了下頭,“我懂。”

    周胤緒看了彭平康一會兒,開口道,“其實,彭大人比我明白罷”

    彭平康微笑道,“是啊。”他頓了頓,意味深長道,“周大人,你我都明白的事體,嶽武穆又何嘗不清楚”

    周胤緒一怔,就聽彭平康繼續道,“昔年張循王首納所統軍兵,宋高宗聘詔書獎諭;韓蘄王力陳秦檜誤國無果,便力求閒退,甚至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每日只遊西湖以自樂;如此情形下,嶽武穆如何會不明白宋高宗所忌所諱可即便如此,嶽武穆仍一力反對議和,此舉之勇謀,比之於戰場上與金人廝殺更爲雄烈。”

    “秦忠獻公忠其君,嶽武穆忠其國,忠君而舍名者確實難尋,可忠國而捨身者,”彭平康認真道,“纔是一國之重器啊。”

    “若是一國之國人皆願從秦檜之忠君,而鄙薄嶽武穆之忠國,以爲嶽武穆是不識大體、不懂政治,此國必距亡國不遠矣”說到這裏,彭平康停了一會兒,斂了斂情緒,又朝周胤緒微笑道,“嶽武穆方束髮時便投身軍旅,戎馬半生,爲宋廷與金軍激戰不下數百回,勝績數不勝數,周大人既懂法,那就不妨論一論,僅因一次援助不力,就以莫須有之名賜死一員大將,是否有失公允呢”

    周胤緒聞言,靜默了片刻,隨後,他站起身,朝彭平康行了半禮,“彭大人之忠國,我遠不及也。”

    &nb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sp;1宋史的高宗本紀中對於淮西之戰中嶽飛表現的描寫

    宋史初,金之入寇也,上命飛以兵來援。

    飛念前此每勝,覆被詔還,乃以乏糧爲詞。

    最後上御札付飛雲“社稷存亡,在卿此舉”

    飛奉詔移兵三十里而止。

    及濠州已破,飛始以兵至舒、蘄境上,故張俊與秦檜皆恨之。

    2 “宋高宗以柘皋之捷爲名論功行賞並罷三大將兵權”

    宋史初,張浚在相位,以諸大將久握重兵難制,欲漸取其兵屬督府,而以儒臣將之。

    會淮西軍叛,浚坐謫去。

    趙鼎繼相,王庶在樞府,複議用偏裨以分其勢。

    張浚覺之,然亦終不能得其柄。

    至是,同獻計於秦檜,請皆除樞府而罷其兵權。

    檜納之,乃密奏於上。

    以柘皋之捷召韓世忠、張俊、岳飛並赴行在論功行賞。

    壬辰,太保京東淮東宜撫處置使英國公韓世忠、少師淮南西路宣撫使濟國公張俊併爲樞密使,少保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岳飛爲樞密副使,並宣押赴本院治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