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靈河灣 >第59章 見識烏鎮
    2013年8月的一天,在格格的上外錄取通知書下來後,我帶着格格去旅遊,放鬆心情,在旅遊中增長見識,見識下江南水鄉烏鎮,感受下煙雨濛濛的江南。烏鎮回來後,格格寫下了以下游記。

    到達烏鎮的時候,小雨霏霏,天地一派水墨般的畫境。下了車,呼吸着這煙雨濛濛,我在心裏想,終於來到了南方。

    可惜,雨紛紛,人也紛紛,排隊買票後進入景區,第一眼看見的便是安渡坊碼頭那長長的等待着免費擺渡的隊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步行小道,人流卻還是未見減少。如今來烏鎮的遊人,大約都如我一般,第一眼或許還能看見自己心中的烏鎮,第二眼再看去,就只能看到攢動的人頭和各色相機了。

    本是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也聽聞了烏鎮現在的商業化程度,然而隨着人流,一處又一處地拍照,卻沒有體會到半點枕水人家的風情時,還是在心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烏鎮的橋很窄很矮,那麼多遊人一起踏上時,我總疑心它會斷裂塌落。古街上的青石板或許會在深夜與石橋相互慰藉,安撫彼此被踩痛的靈魂吧。

    由於中午沒有喫飯,參觀過草本染色作坊和江南民俗館,不到六點鐘我就和爸爸在臨安水閣餐廳挑了個臨水的好位置坐下,點了著名的紅燒羊肉、定勝糕和他家特色的阿公土法醬燒肉丁。倚窗而望,隔着碧波盪漾的河水,對面便是人來人往的水上集市。即使品着烏鎮特色的菊花茶,清風拂面,這一幅景象也還不如菜單上李煜的夢江南能激起我心中的江南情懷。到底是人太多了些。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烏鎮何時能再擔待得起“清秋”這兩個字

    天色入深之後,烏鎮的西柵便更像一場盛大的遊園會了,四處燈火搖搖,熱鬧非凡。據說烏鎮有二十四橋,每一夜那二十四橋上游人如織,二十四橋下船隻川流不息,船槳曳着柔柔的燈光,卻蕩不回那溫存靜謐的舊時光。是姜夔說的吧,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夾在人流裏走着走着,這喧囂而美麗的夜景卻不禁使我生出一絲感傷,恍若古人的”盛衰之感“。

    並不是說烏鎮不好,經過統一化管理後,烏鎮的各色設施齊全,從酒吧、書店到足療會所、購物街,應有盡有,倒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度假村。尤其是那些酒吧,頗有些情調。如今在白蓮塔旁甚至還建造了童玩館,用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可那晚我和爸爸一直在走,卻記不清究竟看了些什麼,只記得每一個店鋪裏都熙熙攘攘,賣油紙傘的、賣竹籃的、賣瓷器的,甚是熱鬧。只是不知爲何我隱約想起了上海的七寶老街又或是城隍廟,大概是因爲一樣的熱鬧與喧闐吧。

    在風雨長廊停歇時,查看地圖,突然發現自己還沒有去過老郵局。那時已是7時許,我和爸爸都擔心郵局已然關門,但還是去碰了碰運氣。沒想到幾步開外就看見了裏面擾攘的人羣,連坐下來好好寫字的地方都沒有了。我只得趴在櫃檯上,給小小寫了一封字跡歪歪扭扭的明信片,正面是黑白影像中靜謐的烏鎮。記得我給她寫夜已入深,烏鎮郵局依舊燈火朧朧。摩肩接踵間,我知道,這已不是原本的烏鎮,亦不是我夢中的烏鎮。人總是那麼多那麼多,每個人來過,都會帶走一點顏色。對於人生來說這同樣適用。三句話概括完我看過烏鎮西柵的心情。

    後來去逛長長的購物街,我和爸爸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罷了,沒有帶走一樣紀念品。中途在一家叫做”糖潮“的奶茶店歇腳,我們點了兩杯十塊錢的烏鎮奶茶,想看看這烏鎮奶茶是什麼風情滋味。果不其然,就是最普通的原味冰奶茶。我和爸爸並排臨窗而坐,有一段時間的沉默裏,我看着窗外的夜色發呆。對面的民宿已有人合上了窗牖,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船依舊曳着燈火你來我往,河面碎波閃動,遠處的熱鬧還在繼續。我面前擺着下午買的木心先生的素履之往,腦海裏卻浮現出了不起的蓋茨比裏夜夜笙歌的場景。木心先生十五歲時便已離鄉,六十多歲時回來過一次,當年目睹烏鎮的衰落破敗,曾發誓再也不會回來。後來烏鎮開發文化旅遊,在他家故宅的基礎上翻修成”晚晴小築“,耄耋之年的木心便在烏鎮鎮政府的邀請下,隔了大半個世紀後落葉歸根。據說,先生對他們的改建工作很滿意。他說,烏鎮不走文化旅遊之路,根本無路可走。烏鎮的年輕人都去了外面,這裏成了被遺棄的小鎮。正是旅遊,還能救她回來。烏鎮要打扮起來。

    可是,先生,你當真覺得,旅遊拯救回了烏鎮嗎旅遊發展給烏鎮帶來的影響會不會已經變成了過猶不及的感傷呢我一直在想,這個世界一直在改變,呼籲男女平等、消除種族歧視,各種遊行從來沒有停止過,那麼是不是就意味着,世界在變得越來越好呢抑或,這個世界其實跟烏鎮的旅遊開發一樣,舊的問題消除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是否可以將叔本華的話拓展至世界一個人的痛苦容量是一定的,不是一個大痛苦便是一大堆小痛苦。總量卻從不多不少。一大杯冰鎮奶茶下肚,這些問題已經填滿了我的心壑,帶着幾分夜涼。

    返回的時候排隊等了免費輪渡,心裏很是不屑。因爲總覺得擺渡人開柵欄的那一刻,遊人從船內涌出,像極了某種動物從籬笆裏擠攘出來的場景。說到底,還是人太多了。

    那晚懷着有些失望的心情草草入睡,聽着窗外的鳥鳴和細雨,才覺得頗有些南國之風了,心裏祈禱這是個好兆頭。第二天一清早我和爸爸就去了東柵,那時除了我們之外只有一個小旅行團,還算清靜。然而真的沒有讓我的祈禱落空清晨的東柵河面上瀰漫着薄薄的霧氣,街道都還未甦醒,小雨依稀,雨水沿着屋檐的烏瓦流淌,靜靜地落在清冷的青石板上。烏鎮的老人站在特有的半扇木門裏,招呼過往的遊客喫早飯。我買了一襲藍印花布旗袍,換上後,恍然間以爲自己走進了江南,眼光也流轉得慢了許多。仔細去看之後,你會發現,烏鎮很多房子的牆面都爬滿了青翠的爬山虎,微風拂過時,好似碧波盪漾。而那些考究的老宅,大到門扉、雀替,小到屋瓦、門環,每一處都可堪玩味。江南百牀館和木雕館也頗有可看之處看古代的先人如何溫柔耐心地把時間雕刻成現世安穩和吉祥泰瑞。茅盾故居外的南天竹開得極有古風,這才真正是烏鎮的風情。

    不消說,比起西柵,我更愛東柵。安靜、古樸,這纔是烏鎮原本的樣子。只是這麼說來,烏鎮鎮政府一番慘淡經營的開發,豈不是白費了力氣這我不好說,但我想,古鎮,還是清寂點好。或許他們可以頒佈一個限制每日遊客量的法令。

    在高公生酒坊品嚐免費的三白酒,入口辛辣,也算是體嚐到了烏鎮纖弱外表下的俠骨。沿着幽深的長廊再來到古街上時,不知什麼時候又多了幾個旅行團,導遊披着雨衣,用擴音器說話:”我們前方即將到達的景點是似水年華的主要取景地“然後,我就知道,再走一段青石板,我就該離開了。離開東柵前的最後一個地方去了木心先生的紀念館,實名登記,不允許拍照,每一個參觀的人都自覺地安靜、肅穆。我覺得這樣很好,本就不該擾了他的清靜。小小的紀念館設計得獨具特色,木心先生的照片被拓印在牆面上,四周印滿先生生平的碎語、斷想,有一面牆的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滿先生的著作。

    離開烏鎮的時候,雨稍停,最後一眼望去早已沒有了景,只有人山人海。想來大約是我冤了西柵。

    雖有失落,卻還是想着何時再會,讓我遇見明信片上遺世獨立、毓秀清華的你。也許那時我已能解答西柵夜色給我留下的那些問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