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手眼通天 >第405章 傘向西
    蕭鐵傘覈實身份後,回到元本溪的住處。三寸人間 .yanqingshu.

    元本溪沒有進屋,還坐在院裏,見他臉色陰沉,情知沒能得出他想要的結果,如釋重負。

    小師弟沒出事,於儒家而言,不必承擔責任,也對得起老師的衣鉢傳承。於朝廷而言,沒出現重大委任失誤,讓糧草落進逆犯手裏,便沒釀成致命的打擊。

    這是元本溪最想看到的結果。

    他心裏鬆了口氣,表情依然波瀾不動,轉頭看向蕭鐵傘,問道:“如何?”

    蕭鐵傘沒落座,站在不遠處,沉聲道:“是我多疑了。”

    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只憑虛無縹緲的直覺,懷疑一名婦人是劍聖,這聽起來太匪夷所思,此事傳揚出去,會被人當成笑話聽。蕭鐵傘判斷失誤,顏面掃地,不想再多提半句。

    他不再懷疑海棠的身份,只是始終想不明白,爲何會從她身,看出一些顧劍棠的影子。

    元本溪嗯了一聲,沒有追問細節,淡淡道:“既然打消疑慮,那回到最初的問題,該不該放她走。你的看法呢?”

    蕭鐵傘嘴角肌肉抽動着,思考片刻,開口答道:“蔡氏通過查驗,不代表你師弟絕對可靠。如今形勢嚴峻,人人自危,難保他不會臨陣變節,叛國求榮。這個人質,不能放走。”

    元本溪盯着地面,琢磨着他的話意,目光犀利,看不出半點病態。

    “把她留在手裏,咱們能寬心不少。從當初召她進宮,到她兩次試圖離開,都足以說明,他們夫妻二人感情極深,難捨難分。蔡酒詩心存忌憚,不會置她的死活不顧。”

    元本溪眼眸微眯,繼續分析道:“不過,事情的棘手之處在於,她說前線大軍發生叛亂,急需救醒我師弟戡亂。如果她所言屬實,那麼,亂軍之,確實離不開他這個大才。”

    不久前,任真率軍鏖戰廬江,力挫白袍軍,這份捷報傳回京城,滿朝歡喜,振奮人心。親自出城駐紮,阻止敵軍渡江,很好地證明了任真的膽識和決心。

    從這點來看,任真是值得朝廷信任的,如果唐軍真的譁變,有他出面定奪,應該能穩住局勢。

    “從全局出發,似乎沒必要爲了區區一名婦人,鬧得君臣離心,產生間隙。更何況,次他還查清雲煙茶案,化解朝堂危機,這算是救命之恩。咱們若再處處提防,恐怕會讓他心寒……”

    說罷,他擡頭看向蕭鐵傘,觀察對方的反應。

    話說到此處,他的態度已瞭然。任真出征至今,不負衆望,數次證明過忠心,甚至挽救了京城羣臣的性命。一味猜忌和掣肘,並不明智,恩威並用,纔是策。

    因此他認爲,可以放走海棠。

    如果任真知道今日情形,應該會頗有感觸。他最大的復仇目標之一,是元本溪,視之爲死敵。恰恰又是元本溪,以大局爲重,出言勸說蕭鐵傘,放走他的海棠。

    可惜,元本溪沒能看透,任真效忠的是北唐,而非女帝武清儀。君臣離心,從一開始已註定。

    蕭鐵傘皺眉,沉默一會兒,說道:“你說得不無道理,但是,你應該也清楚,墨家的李慕白現身戰場,還有個八境瞎子,疑似楊玄機。這倆人不會無故入局,誰敢斷定,你師弟不是在同流合污?”

    這番猜測,先前顏淵曾跟他說過,對此他也深感疑惑。不需蕭鐵傘提醒,他也看得出,任真的交際關係複雜,已遠遠超出儒家本身。

    他站起身,凜然道:“這件事,我跟陛下商議過。既然生出今日變故,更得提防。放走蔡氏,只是其一步棋,咱們可以再加後手。”

    蕭鐵傘目光微凝,等着下。

    元本溪繼續說道:“軍發生叛亂,絕非兒戲,只靠蔡酒詩處置,我不敢放心。不如這樣,你我二人之間,有一位率兵潛入南方,不露痕跡,靜觀其變。”

    蕭鐵傘恍然大悟,“如果真有叛亂,蔡酒詩難以平息,咱們化身兵,替他穩定局勢。如果沒有叛亂,或者說,包藏反心的人正是他,那出手除掉他!”

    他總算明白元本溪的用意。是否放走海棠,本身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任真所說的叛亂。只要有人率兵前往,出其不意,那麼,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

    “不錯,”元本溪點頭,“南線戰局焦灼,北海那邊又遲遲未動,我和陛下都認爲,與其讓那支親軍置身事外,不如暫時抽出一部分,拉到戰場,重挫南晉。”

    那日顏淵走後,他去找女帝商議對策,想出這麼一條妙計,能暗定住任真,以防任真生出反心。沒想到,今日正好成行。

    蕭鐵傘釋然,一切顧慮都消散,痛快地道:“你是陛下的智謀,朝一應事務都離不開你。舟車勞頓的事,還是讓我去吧!”

    話雖簡短,其包涵不少深意。

    元本溪體弱多病,身體每況愈下,自從春秋落幕後,便再也沒離開長安。讓他率軍征戰,不是無法勝任,而是身體不允許。

    況且,南晉的八境強者已出現在戰場,跟元本溪相,由蕭鐵傘前去,對戰局產生的意義更重大。

    至於京城防衛,如今有聖顏淵坐鎮,應該問題不大。儒家師兄弟雖然不睦,但在天下大勢面前,從沒含糊過,衝着二師弟在,顏淵也不會造次。

    元本溪對自己的病情很清楚,便不假意推辭,交代道:“北海雖按兵不動,卻不敢輕視他們。七萬親軍,你只能帶走三萬人,如果南方無事,北方生亂,你還得及時返回。”

    蕭鐵傘點頭,深知其的利害干係。

    元本溪邁步,一邊走向院外,一邊說道:“事不宜遲,咱們分頭行動。我去稟報陛下,出面送走蔡氏。你立即動身趕往隴西,調遣親軍南下!”

    隴西,在長安城以西,相距不足千里。

    那支神祕的親軍,原來一直化整爲零,潛伏在隴西。

    蕭鐵傘西出長安,悄無聲息,真正的目標並非南晉,而是難辨忠奸的任真。

    /46/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