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長安風 >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
    天寶七年中,南詔新王閣羅鳳狼子野心,妄動刀兵,率軍攻打大唐羈糜州,天子震怒,着劍南節度使、左武衛大將軍、壽王李瑁親自統兵南下,以討不臣。

    劍南防禦使馬奉主帥李瑁之命,聚兵六萬於戎州,一時間,天南之地風雲頓起,大唐、南詔,甚至是吐蕃,注意一下子都被吸引到了戎州一帶。

    李瑁着馬爲副帥,崔乾佑爲先鋒,而後親率三千左武衛精銳南下。

    大軍南下,遇到的最爲棘手的敵人不是南詔士兵,也不是那些算不得堅固的城池,而是南有的蛇蟲鼠蟻,還有蠻煙瘴雨。

    雖然李瑁出征前對這些問題預估在內,備足了草藥,甚至利用自己的特權從太醫署抽調了幾名精於此道的御醫,但仍舊遇到了許多問題,大軍拖拖拉拉地行軍月餘,這才入了南詔的腹地玉龍關。

    玉龍關、龍首關、龍尾關三處關卡乃是相連而成的防線,三處關卡相互勾連,互爲犄角,位於子河南岸。玉龍關乃是南詔國都大和城之前最爲重要的屏障,欲取大和城必破玉龍關,而欲破玉龍關則需先度子河。

    南詔士卒爲了給唐軍制造麻煩,阻礙唐軍進軍,早早地便將子河上的木橋全部拆掉,換上了一塊塊易碎的朽木,莫說是行馬了,就連過人都不可能。

    李瑁在崔乾佑、馬還有南霽雲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子河岸邊,策馬走到木板吊橋上,看着橋上一塊塊破碎的朽木,眉毛擰成了一個川字。子河並非天然形成的河流,而是閣羅鳳在此戰之前率領五萬人徹夜不眠不休,擴寬而成的河道。所以此前李瑁並未預計到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座吊橋乃朽木所搭,一踩便碎,過不得人,你們可有什麼良策。”李瑁扭頭看着馬等人,問道。

    馬看着寬闊的子河河道,沉思了片刻道:“河水太寬,河流又急強度子河必然是行不通的,殿下何不行文兵部,請派船隻來此呢”

    子河河水又寬又急,若是李瑁率軍泅水強渡,南詔軍若是半渡而擊之,唐軍很可能會死傷慘重,甚至還會將大軍折在這裏,若是派遣舟船來此,在以盾甲掩護,強行渡河倒也不是不能。

    李瑁聽了馬的提議,想了想,卻又搖了搖頭道:“此計雖然能成,但來回太耗時間,若是等兵部的批文下來,再調派船隻來此,前後至少月餘的時間,南疆之地糧草運輸不易,我們六萬大軍別的不說,光是每日人喫馬嚼便是一個巨大的消耗,乾等一個月損耗太多了。”

    大軍遠征,糧草運輸殊爲不易,在南疆這樣羣山環繞的地方便更是如此,若是在此苦等一月,消耗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崔乾佑被李瑁冊封爲此戰的先鋒,早就有意在此戰中嶄露頭角,一戰封侯。

    他一邊思索着問題,一邊翻身下馬,走到了子河的河邊,稍稍看了片刻,隨即喚過隨軍而來的嚮導,指着子河的上游問道:“這上游是何處”

    嚮導看了一眼,不假思索地回道:“回稟將軍,上游是彌直河。”

    “彌直河,大約有多寬”崔乾佑接着問道。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嚮導回道:“約莫一百米。”

    “一百米。”崔乾佑口中唸叨着這個數字,慢慢地,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李瑁看着崔乾佑的樣子,心知他必有所得,於是問道:“乾佑可是想到了什麼策略”

    崔乾佑點了點頭,走到了李瑁的馬下,拱手道:“末將有一計或可巧度子河。”

    李瑁高興道:“講來。”

    崔乾佑從嚮導手中拿過玉龍關一帶的地圖,指着上面的子河對李瑁道:“殿下您看,這子河上連彌直河,下通洱海,子河對岸有重兵把守,我們自然過不去,而洱海極寬,水深難測,縱然洱海對岸無兵防守,想要渡過也不可能,如今看來我們唯一的辦法便是偷渡彌直河了。”

    李瑁低頭看着地圖,聽着崔乾佑的話,疑惑地問道:“彌直河比子河要寬,渡河不易,所以彌直河的防衛自然要比子河寬鬆上許多,但彌直河對岸必定有哨兵看守,只要稍有異常便會將消息傳回來,想要渡河仍舊不易,乾佑莫非是有什麼後手”

    崔乾佑雖然年紀不大,但做事一向穩重,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既然敢這麼說,必然不會出現這麼明顯的紕漏。

    果然,崔乾佑點了點頭道:“明修暗道,暗度陳倉。我們只要能夠吸引對岸南詔軍的注意,騙的他們放鬆警惕,自然就可以趁夜偷渡。”

    李瑁接着問道:“昔年漢高祖要過的是山,還有棧道可修。我們修什麼,難不成修橋嗎”

    崔乾佑回道:“修橋難度太大,也太過明顯,南詔軍不會相信。我們修船,我們每日伐木,引船隻下水,南詔軍自然會被我們吸引注意,甚至還會增派子河對岸的守軍,防止我們船隻造好後強渡子河,上游的守軍自然就少了。”

    聽崔乾佑說着,李瑁地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了。

    當着南詔軍的面修船,做出一副準備強渡子河的樣子,逼着南詔軍加強對子河對岸的防衛,然後趁着南詔軍注意力被全部吸引的時候,再擇選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偷渡上游的彌直河

    崔乾佑的計策以奇輔正,以假亂真,用障眼法迷惑敵軍,這正是他最擅長的東西。

    若非李瑁改變了歷史,八年後,崔乾佑便會以類似的障眼法哄地李隆基逼哥舒翰兵出潼關,而後又在靈寶騙得哥舒翰輕敵冒進,將二十萬大軍投入自己設下的陷阱。

    二十萬大軍,整整二十萬大軍,大唐王朝在關中腹地最後的資本,長安城最後的一道屏障,在靈寶西原一戰中損失殆盡。

    那一戰,二十萬大軍幾被全殲,僅有八千餘人逃入關中。自此,長安成爲了一座幾不設防的國都,八百里秦川,再無能擋崔乾佑兵鋒者。

    是役,崔乾佑生擒哥舒翰,一戰打散了李隆基最後的膽氣,慌忙間逃出長安,長安城不戰而失,盛唐就此終結。

    “乾佑之計有韓信之風,就按你的意思來。”李瑁將腰間的將令交到了崔乾佑手中,着他全權處理此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