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地產商的那些事 >554.第554章 6.23:忘記
    張一哥總是打哈欠,並沒把這放在心,時常對我說,其實一個人的心情好了,萬事大吉了。 .

    對於這點,我當然有些認可,是因爲醫治病的原理,是依靠環境去改變。

    那病毒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是沒有了,自然沒法去生存了。顯然,這和西醫的治病邏輯,是完全不同的。西醫是遇見什麼,給它消滅什麼,不曉得相生相剋,搞得到處都是炮火連天。

    他張一哥曾時常說,爲了不生病,人的心情首先不能生病。爲了過好生活,人得善於忘記。

    忘記很難,是因爲他時常地提及。不然,那根本不要如此,而是隨便地過着生活。

    當然,對於這一點,我並沒有對他指出,是因爲這說了也算是白說了。畢竟,他身邊這類人應該有的,也讓人家說過。那要是有用的話,也等不到我此爲他說開去。

    所以,我還是給自己悠着點纔好,別自以爲是地讓自己增加太多的煩惱和憂愁。人因爲事情多,纔有了種種記憶,而難以忘記。

    有人說過,一個人生不帶來,也死不帶去。對於這點,張一哥也說過,卻沒有辦法放棄。

    對於這樣裝模作樣的東西,我算是知道些,還是想方設法地此忘記吧,不要搞這些沒有用的東西,讓自己不快樂。

    人爲了快樂,首先得少搞一點事情。

    可是,又有人說,一個人從生下來,是爲了死亡的那一天而奮鬥,便有了蓋棺定論之說,便有了厚葬之說。

    顯然,這些都是些老傳統,讓我們無法迴避。所以,我們對於忘記的東西,談何容易啊!

    一個人要是有個精彩的過程,在其人生結局之時,一定有個好的蓋棺定論證書。不然,那人過得真是沒有半點意思。

    其實,人生過的是個心情,生活需要的良好心態。這要是沒有好的心態,對社會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會憤憤不平的,會產生各種畸形怪狀的想法和行動。

    那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是嚴重要不得的。

    爲了明天的太陽下生活,人必須要好心情去面對。這要是沒有好心情,會使得人沒好日子過了。

    所以,我們不能讓心情生病。

    但是,他時常地咳嗽和打哈欠的毛病,並沒有改變,而是在一點點地加深着,使得他有時候感慨地說,“廉頗老矣,還能飯否?”

    其實,人家的事情,並不關他的事情。他也不了廉頗。

    然而,張一哥卻是強詞奪理地說過,“這一切的一切,又與年齡有關係。不然,那人過得醉生夢死。”

    對於他的話,我也聽着而已,是因爲這世界的一般人剛來到這個世,對一切都是滿懷信心。

    那要是過得死氣沉沉了,真是沒有意思了,而是要像早晨剛出來的太陽,讓一切的一切,都要顯得那麼朝氣蓬勃。

    顯然,這是正能量,不光需要人善於地忘記,也需要人善於地記得一些事情。

    人的一生,在忘記和記得之前,進行各種爭奪戰。

    事實也是如此。

    隨着年齡漸長,人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個美好的願望,甚至失落心情時時襲擊這人。

    到了這個時候,那一切的一切,會讓他心如死灰、面容憔悴像老者,沒一絲絲生氣。

    這樣的人生過得有什麼意思呢?但是,很多人對此並不爲意地生活着,過着行屍走肉般生活。

    在這漫長人生,有的人才三十歲,卻擁有了八十歲的心情。

    可是,也有的人,到了八十歲還如三十歲一樣的陽剛,如八十歲的廉頗說他還能大口大口地喫飯,還能能披堅執銳,似乎那年齡從來沒有影響到他半點。

    張一哥是如此地在他心勉勵着他自己,並給我講了一個個別樣的故事。

    但是,對於這別樣的故事,我已經聽得有些麻木了,甚至覺得這有種教人犯罪的意思。所以,對於這類狗血劇情,我不得不隱去了很多很多。

    畢竟,這個世界的關係,真是太亂了,沒有了紅寶書時期的風清氣正了。這不能不說是個天大的遺憾。

    到了此時,我想起了一個事故,在醫院護理病人,知道些別樣風景。

    那血液科醫生和護士常說,那些年輕白血病人,往往難有那類年老人生活質量;在存活期,那也普遍趕不那的。

    爲什麼這樣呢?

    那醫護人員對我說,那年輕的人,往往想起他家林林總總,而憂心忡忡,自然早早地先去;而年老的人,則什麼也不想,心情相對快樂些。

    而快樂心情,能讓身體產生良好免疫機制而殺死病毒,讓人得以延年益壽。

    對於這話,我算是明白了,並找了些許經典書籍看,更是深度地認可那點。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年齡現實問題,如何讓人能輕易地忘記呢?現在,我簡單地把古人的話,摘錄下:

    漢代劉向《說苑·建本篇》: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爲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便引用了師曠的這個喻:世人婚冠(20歲)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牆(故步自封,不求進),亦爲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其實,這已經給出了很好的解答,並不說爲了所謂的快樂而不要去學習和創造。相反,那需要我們更加地投入學習和工作。

    學習經典,是忘記年齡最好辦法,時時讓人依舊年輕,而有了一個個好心情,幹起事情也有條理而輕鬆、並往往容易獲得成績。

    青少年好學像太陽初升,從而光芒四射;壯年好學像午的陽光,明媚而豔麗;老年好學像燃着了蠟燭,也會放出一縷光明。

    有蠟燭光明指引,在昏暗摸索,自然不要說的了。

    所以,我這個號除了建議大家讀我的小說和時評,還每天給大家推送這樣的心靈散,希望這能幫助到大家。

    /47/4ml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