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明1551 >第184章 清查
    李狗儿大名叫李苟,李狗儿是庄民对其的蔑称,其形象为人可想而知。

    李苟父子两代都是替王府代管宁家庄这一带的庄田,总计在三千多亩左右。

    王府在这里设一个庄头,还有几个伴当,附近三个庄园一万多亩地,设庄头三人,管库一人,伴当十余人,另有官校一人管理所有庄头伴当。

    官校之上,就是承奉正派出宦官巡视管理官校和盘查各庄粮库杂库。

    在老庄王的年代,宦官们压榨地方,压迫官校和庄头,这些人又把压力转嫁到庄民身上。

    在嘉靖初年时,各地庄园纷纷发生退佃和殴打庄头之事,甚至有庄民聚众殴打王府派出的宦官,到州县请地方官出头做主等事也时有发生。

    老庄王和李富宁等人由此不再派出宦官巡庄,这样压迫庄民之事渐少,但对各个庄园的控制就不如早前。

    庄头瞒报收入,甚至私租庄田不上报王府的事,也是渐渐多起来。

    不管是皇庄还是王庄,类似太监宦官管制过于残酷苛刻,引起庄民暴动的事在大明全国都时有发生,这也使皇室和宗藩的形象极度受损。

    朱载墐执掌王府大权后,宦官的权力被他逐渐收缩放在王府之内。

    就算是在王府内部,宦官的职掌权力也是收缩了,局限在内廷后宫,前朝诸事,基本上不叫承奉司过问。

    哪怕是周胜等朱载墐信任的亲信内侍,最多是叫他们在内情科做一些杂务,发挥一下宦官掌控王府内部的特长就可以了。

    至于眼前来巡查庄田,清查田亩,佃客,庄园粮库和杂物库的官吏,就是审计司财赋司和廉访司还有内情的人。

    带队的是计世成,他要在武陵,桃源,龙阳几处地方巡查三万多亩地十来个庄子,这么热的天这般跑,也是够辛苦的了。

    倒霉的就是李狗儿这样的庄头,不光要陪着跑,还是胆战心惊,惟恐被查出什么纰漏出来。

    更远的武昌,长沙,岳州一带的庄园,田亩数字更多,分布更广,要等审计,廉访,内情诸部门人手充足,在秋收的时候派人过去,一次几万亩规模的核查。

    朱载墐是要将王庄全部核算清理一次,并且做好下一步的打算。

    对很多庄头来说,王府的动作是叫他们害怕畏惧乃至心生抗拒之意,但明显也是胳搏拧不过大腿。

    这些庄头和伴当,还有官校,管库,原本是可以自行其事。

    但在王府新政之下,庄田的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征收入库,转运运输,还有出售库存等各个环节会分属于王府各司。

    各司又管理这些官校,管库,庄头,伴当。

    对他们的行为,操守,能力,都会陆续评判建档。

    甚至更下一步对田亩数,庄民数量,丁口数字,各个庄园苗夷杂处后治安环境等各个环节,都会通盘的考核后进行考量梳理,建立规则。

    这就是朱载墐的理念,就象好头脑不如烂笔头一样的道理,坏规矩也是好过没规矩。

    各王庄自行其事,各理一摊的现状是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就象皇室的皇庄,是京畿平原地方最好的最肥沃的土地,加上太监等强势部门的管理,按理来说应该供应大量粮食物资给大内,但事实却是恰恰相反。

    万历年间时皇庄还有近二百万亩土地,上交的子粒粮数量却低的惊人,几乎是不够皇庄运作的成本费用,主要原因当然就是管理不善,浪费和中饱私囊的情形异常严重。

    荣王庄的王庄数量三十万亩,一年上交的子粒粮是一季四十万石,另一季是相应的杂物。

    这是几乎佃农们六成左右的收益,但入王府库的最多五成,而且据朱载墐所知,佃农们实际到手的只不过是两成到三成之间。

    最少有两成到三成左右的好处,是被庄头和管库们层层瓜分了。

    严重的中饱行为加上各个环节的浪费,使佃农们负担极重,到手的粮食极少,所有人都生活在困窘之中,自然是怨气满腹。

    “这位荣王殿下,也是精细人一个。”宁思道听着二堂兄的话,细细思忖一番之后,心里大约就是明白了过来。

    “咱不懂那些高深的话和道理。”宁思忠叹息一声,说道:“就盼真能狠治一回李狗儿,叫他少压榨咱们一点,能在过年时扯几件新衣,割一些肉来吃,还有些余粮度春荒,这就知足啦。”

    说话间一群王府的人已经走近了,李苟神色惨白的跟在众人身侧。

    一众庄民都站了起来,哪怕不是王府的佃农也是起身叉手行礼问好。

    这些王庄的人有几个是明显有官职在身,穿着的是绿色官袍,只是在田间行走时把下摆扎在腰里,整个人都显得干练了许多。

    其余一群就是吏员打扮,青色圆领薄衫,掖起下摆,头戴吏巾。

    还有几位打头的却是穿着秀才生员的衣袍,看起来却是有功名的生员。

    奇怪的就是生员相公走在正前方,官员和吏员是随侍的模样。

    宁思道看了微微点头,桃源这里距离常德不远,王府的消息传出来不少。

    比如五郡王之乱,在乡间庄园里就传的神乎其神。

    甚至把荣王殿下也传成勇将一般,说书人说的话本里头,那些勇悍武将的形象,却是和荣王这位亲王都重叠了。

    宁思道当然不信那些夸大失实的传言,但他对王府其后的一系列动作都很感兴趣。

    诸司之设,对王府内外的梳理和强化,很多细微的动作并不会触及到朝廷底线……其实各王府都很少靠长史司来做事,随便哪个王府都有大量的庄园和官店税卡,最少都是过万人仰赖王府生存,长史司那几个人够做啥使的?

    不同之处就在于,荣王府是建立了机构管理,其余的王府是雇佣大量的幕僚清客来打下手。

    这其中的高下一看便知,很多人以为荣王大张旗鼓,为人过于仔细苛刻,宁思道却是在其中看出了不同之处。

    这位殿下,果然不同凡俗之辈!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