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敏锐地发现“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没有思考生活中最重要、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的学问——和人相处的学问”。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教了几乎所有的学科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和人相处的学问”——好性格的培养。时至今日,这仍然是儿童教育的一大缺憾,而弥补这一缺憾,就应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最长久、最有影响力的场所,朝夕相处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孩子容易形成倔强、冷酷的性格;过于保护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孩子被动依赖的性格;而民主的家庭教育下,孩子的独立、自信、创造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肯定。杨红樱非常重视对孩子性情的培养,她认为,教育是播种理想的事业,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赋予他们健全的人格。“作为母亲,献给自己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给他们一个好性格。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而性格决定命运,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了好的性情孩子会幸福一生。”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给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奠定良好基础,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

    只要我们用一种民主的、鼓励的和宽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用我们的智慧、热情和期望去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女生日记》中,在冉冬阳的父母身上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影子。冉东阳的爸妈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把发展孩子的情商放在了首位。冉东阳妈妈对女儿的最高要求是做一个健康、快活、善良的女孩子,在学习上则不是太苛求,所以在得知女儿的成绩不尽人意时,妈妈也照样请女儿吃肯德基放松一下;冉东阳的爸爸也期望女儿永远快乐,能成为一个快活的人,他认为“对一个女孩来说,聪明和漂亮并不是最重要的,温柔善良才是女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不聪明、不漂亮的女孩,会因为温柔和善良而变得可爱起来”。在这种期待下长大的冉东阳,健康活泼、真诚善良、友爱宽容:同学马加的父母出车祸,她放弃了去海南旅游的机会主动去照顾马加不满一周岁的小弟弟;梅小雅家生活困难,冉冬阳不仅劝说父母资助小雅妈妈开杂货店,还牺牲休息时间帮助小雅去进货;在她十二岁生日的时候,没有向爸爸妈妈索要礼物,而是心怀感恩、千辛万苦地买了十二枝康乃馨送给妈妈……冉东阳人格魅力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精心的培育。

    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孩子最容易养成自私、冷漠,不懂得关爱、没有责任感、缺乏毅力又不能吃苦等不良性格特征。吴缅的父母深知好性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时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男子汉的责任意识,给吴缅的性格成长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他们从来不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他们以一个孩子可以信赖的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家庭中,经常与孩子交流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对孩子表示信任,给予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他们常常对吴缅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小学五年级的吴缅就在父母离婚时对自己的归属做出了决定;小升初选择学校这样的大事,决定权也在他手里;去木材加工厂给爸爸帮忙拉树皮,装车、卸车、推车,第二天又帮着做画框,看着手上被磨出的血泡,掂着爸爸付给的劳动报酬,吴缅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在鲜花盛开的色拉坝的帐篷里,吴缅的爸爸同吴缅谈起了与妈妈相识的美好记忆,内心真实的情感的流露让吴缅动容;去西藏路上历尽的艰险,为帮助同学而举行的义演……小小年纪的吴缅在开明的父母的护佑下,早早就养成了独立自主、坚强友爱、有责任感的男子汉性格。

    马小跳喜欢过春节,但他讨厌过春节吃宴席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讲孩子,讲谁家的孩子得了什么奖,谁家的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等等。马小跳的“贪玩老爸”和“天真妈妈”,他们从不以分数和奖状来逼迫、打压孩子,他们也从来不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马小跳身上,所以马小跳才活得这么自在,这么快活,心里时刻充满了阳光。马小跳虽然调皮、喜欢恶作剧、不大遵守纪律,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但在充满民主、温馨与爱的家庭中长大的他却有着正直、善良、富有爱心等优秀的品质。宝贝儿妈妈穿高跟鞋扭了脚之后,马小跳陪妈妈去医院敷药,到超市给妈妈买棒子骨熬汤,照顾妈妈上卫生间、吃药,给妈妈拿这拿那,宝贝儿妈妈在需要马小跳的照顾时表现的依赖,无形中培养着他的责任意识,“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有生以来,马小跳第一次感觉自己是一个特别有用的人。”马小跳小小的男子汉情感得到了满足,“忙得晕头转向,却有一种做男人的感觉:宝贝儿妈妈需要他的照顾,宝贝儿妈妈离不开他。”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总是要为他人负责的,人的本性在责任中表现得最为鲜明。要营造一种人人承担责任的环境氛围,应该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无愧于‘人’这个崇高的称号。”从孩提时代开始,将责任意识深植于孩子的心中,由家庭责任感延伸到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等,成为孩子一生立业成才的支柱,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为珍贵的教育。宝贝儿妈妈实在是一个明智的家长,能够抓住时机营造一种责任氛围,用“幸福”的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地强化着孩子天性中的优秀品质,培养着孩子健康的人格。

    孩子性格的培养是塑造孩子作为一个健全人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我们应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杨红樱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的家长都没有智慧,眼光比较短浅。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却输在了后面的冲刺上。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最终的竞争拼的是人格的魅力,而不是你的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所以说,家长要先教会孩子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毋庸赘言,在良好、健全的性格面前,智商的高低、能力的强弱都会黯然失色。故事中的“小大人”丁文涛、神童林子聪,现实中的政治神童黄艺博、16岁中国最小博士张炘炀,这些孩子的“成功”教育让我们时时深切反思:这种剥夺孩子的个人意志,用严酷手段逼使他们“优秀”的教育,究竟是要把他们造就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成熟的心智需要家长们理性的指导,更需要来自父母人性的关怀。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家庭是孩子思想的启蒙学校,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健康快乐、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焕发生命活力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