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原神:不仅仅是尘歌壶 >第 39章 前面替换了一章
    中秋快乐!

    难得休息,前面替换了一章。

    3.体会平凡无私的母爱和生命的意义以及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课时安排】2-3课时

    【预习导学】

    知识储备:

    史铁生(1951-2010),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字词并完成《金牌》中相关的习题。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着母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我”答应了;母亲临终嘱托;“我”与妹妹去北海看菊花。

    (2)“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母亲为了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已没有时间再去侍弄那些花儿。所以花死了。

    (3)课文里写了几次看菊花?“我”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写了三次。第一次,母亲: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我坚决拒绝;第二次,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我答应了;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课堂探究】

    1.从文章的叙述描写来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结合人物描写等细节分析(如课后思考探究二等)。

    活得最苦/饱受折磨(病重,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却无比慈爱(细心、无微不至,理解包容,始终担忧关怀)、坚忍(身患绝症,备受折磨却未向孩子提及,也未对孩子抱怨生活,只是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击)、睿智的母亲(明白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好好活,活得坚强、有尊严)。

    2.儿子对母亲的情感又是怎样的?结合文中细节(如积累拓展四)分析。

    深切的怀念与感激、对母亲永远离去感到无比痛苦和遗恨。

    3.本文以“菊花”为线索,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答:虽然它们各有独自的色彩,各有独自的特点,可它们在这个开放的季节中,都尽情地绽放出了自己的灿烂,展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的境遇不也似这花儿般各不尽同,何不也似这花儿般热烈地释放出自己的精彩。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圣洁、崇高,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4.“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示例一: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示例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

    【拓展延伸】

    (一)合欢树(节选)

    史铁生1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2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1.选文的第一段中两个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终于”是邻居们担心“我”伤感,表现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还是”表现了我对母亲那巨大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里抑制着,克制了几次的冲动,也是为了不让大家陪着自己伤感。

    2.第2段中的“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

    答:母亲把合欢树看作是儿子病情好转的一种预兆,树枯母叹,树荣母乐,它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二)玩具

    史铁生

    1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2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