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562章 挖掘角色
    安森认为,“蝴蝶效应”的角色拥有发展出堪比“血色将至”一般的狰狞、深刻和复杂,并不代表就真的能够发生。

    毕竟,这需要取决于导演的发挥和剧本的空间。

    从一开始,“蝴蝶效应”和“血色将至”的侧重点就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埃文这个角色拥有更多挖掘的潜力。

    前世,“蝴蝶效应”的男主角是阿什顿-库彻(Ashton-Kutcher),这位1978年出生的男演员是典型的偶像派。

    但毫无疑问,阿什顿拥有一段传奇的职业生涯。

    最早,他是通过模特登场的,不仅拍摄大量杂志海报,而且还接拍了CK广告、前往巴黎和米兰走秀。

    二十岁的时候前往洛杉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凭借俊朗阳光的外貌拿到了剧集“70年代秀”的演出机会。

    阿什顿的职业生涯可谓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遭遇太多波折,随后就依靠“新婚告急”、“谁来吃晚餐”、“情人节”、“整编特工”、“不求回报”等等一系列小妞电影成为大众情人,随后又接替因为场外负面新闻被剧组开除的查理-辛(Charlie-Sheen)出演“好汉两个半”,事业可谓是一直平稳。

    然而,在超过十五年的演员职业生涯里,阿什顿始终没有能够打破形象框架,糟糕透顶的面瘫演技和略显浮夸的肥皂剧表演让他无法挑战其他角色,和喜剧届的亚当-桑德勒(Adam-Sandler)一样,三十年如一日地不断重复同一个角色。

    重点在于,2019年,亚当-桑德勒凭借小成本独立电影“原钻”完成大翻身,一跃成为演技实力派;但阿什顿-库彻在2013年传记电影“史蒂夫-乔布斯:灵光乍现”的演技大变身却以口碑惨败收场。

    同年十一月,阿什顿入职联想集团,担任产品工程师——

    这一转折,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事实上,尽管阿什顿是一位天赋平平的花瓶演员,私底下却是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他在硅谷拥有自己的风投公司,投资了包括Uber、Airbnb、Skype等等,短短六年时间,将手里的三千万美元演变为两亿五千万美元净资产。

    也许人们吐槽他的演技,也许人们八卦他和黛米-摩尔(Demi-Moore)相差十六岁的那段婚姻,也许自2013年和米拉-库妮丝(Mila-Kunis)交往之后就渐渐淡出好莱坞,但他拥有自己的生活,并且一直都过得逍遥自在。

    视线,重新回到“蝴蝶效应”上。

    在这部电影里,阿什顿规规矩矩地完成了他一贯的表演,几乎没有给予角色能够延伸以及挖掘,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完成导演给予的任务。

    从成品来看,电影焦点本来就没有试图放在角色的成长弧光上,情节自身的戏剧张力完全吸引观众视线,这足以让观众忽略阿什顿的面瘫演技。

    阿什顿没有出错,但同时也意味着掐灭了可能。

    不由地,安森开始思考:

    如果由他来表演,他会如何表演?又应该如何表演?

    心态上,安森完美契合,他想应该没有人比他更加适合这个角色——

    前世,他确实不止一次幻想如果自己能够改变过去。

    同时,他也确实赢得了第二次书写人生的机会,尽管不是前世人生推翻重来,但他现在的一举一动确实正在产生蝴蝶效应改变自己曾经熟悉的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他就在经历电影里的一切。

    自恋一点、大胆一点地说,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为安森量身打造的——

    尽管目前为止应该没有人知道这具皮囊底下的灵魂是穿越而来的,否则他现在也无法安稳地坐在这里了。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过犹不及。

    不止是“大象”的表演经历,目前为止安森参与的几部商业电影也都是一样——

    一部商业类型电影,如果想要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节奏至关重要,如何在塑造角色、推动情节以及挖掘深度等多个方面寻求平衡点始终是难题。

    演员一心一意为了挖掘角色展示演技而拖累情节的话,结局就是破坏电影节奏,打破电影的整体平衡,届时就将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安森相信自己百分之百契合这个角色,太过试图展现自己、太过试图发出声音、太过试图挖掘角色,最后的结果反而可能毁掉这部作品。

    没有人喜欢“无所不知先生(Mr-know-it-all)”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像阿什顿那样对角色没有想法完全按照导演的构想扮演一个牵线木偶的情况,有时候反而是一件好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就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痛恨方法派演技,他要求演员就按照自己的要求表现到位即可。

    所以,安森需要在剧情的有限空间里尽可能避免破坏电影框架以及叙事结构的前提下,对角色展开挖掘,并且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指点江山的冲动。

    此前,在“公主日记”、“蜘蛛侠”里,安森都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蝴蝶效应”应该也不是难事。

    不,事情并非如此。

    “蝴蝶效应”的情节非常密集,一个情节推动一个情节,环环相扣、毫无尿点,没有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没有给演员留下表演空间。

    安森想要抓住角色特质的话,他就必须理解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时间点上,人物的状态,并且依靠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串联起来,最后通过表演完成串联,构建弧光。

    一旦安森像“猫鼠游戏”那样完全入戏甚至无法自拔,又或者像“大象”最初那样发力过猛,他可能就会打乱导演的节奏。

    难!

    甚至于,即使安森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并且预设情景,实际情况也可能比预期更加困难。

    毕竟,纸上谈兵总是容易的。

    而且,安森可没有忘记埃德加刚刚随意补充的话语——

    导演对结局还没有确定。

    这是否意味着,现在这个版本和安森前世所看到的版本有所不同?安森试图取代阿什顿演出的潜在蝴蝶效应也正在影响“蝴蝶效应”这部电影本身?

    安森觉得,他没有必要操之过急直接跳入结论,而应该冷静下来阅读剧本,然后再告诉埃德加自己的决定。

    这是第一次,安森对项目拥有选择权。

    收起剧本,安森重新回到室内,查尔斯和诺拉马上收回视线,继续假装忙碌自己的事情;但卢卡斯根本不掩饰,站起来望向安森。

    “怎么,你的经纪人找你告状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