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需求論 >第17章 需求的力量
    一引:

    需求源自人性,不可磨滅不可或失。

    首先需求來自人的身體的需求,人的身體是有生命的存在,這種存在必然需要一個存在的基礎。其次需求來自人的生物本性,人是由生物演化而來,就必然有一種生物的本性,這種本性最常見的就是繁衍,這種生物本性或許可以湮滅,但是湮滅的難度很高,自古純粹的人不多。在次需求源自整個天地最大的大道,天地宙宇的存在就是爲了求道,道求所道。在天地之道內的所有能動之物皆存道韻,我們的好奇心就是道韻的所在。

    此身體,生命,宙宇。三者皆讓我們有需求。求存,求活,求道是人的基本需求,深蘊人心不可剝離。

    天地間有不定之數,是爲變數。變數者一切改變之基。如果沒有變數道不可衍天道,宙宇不存,無變數者一切皆定,定數者源本道,故無變數道無大道之可求。

    故需求者人性,變數者長存。此人世之需有常無定,淵源不絕改天換地。需求者成於無名,限於所識,顯人世實天數自強不息。

    二表:

    需求源於本,通於變,顯於利,徵於中。

    需求者源於本性,通於變數所激,顯現於對己有利,征伐於堂堂之勢。

    三論:

    初:變數當生需生無名。變數不聚需求不顯其必。人或偶得爲不期之遇,非人所識故無所用。明日之需智者早明,庸衆本常引之無用,不若待之於變數之忽,培之若庶人之子。

    生:變數聚而人需顯,識漸衆有當乏。智者民識所田載之於春而育之於夏,秋當有其豐碩。明日之需今日之機,智者之識能者之力。山嶽之巨起於泥丸之淤,四海之量起於涓流之溪。

    長:變聚而事顯勢明而從者衆,智者潛微末之始而得今日之機,能者就無名之末而得今日之先。故智能之士能於不顯而早行,能於無途而遠距。然顯途於衆者,衆遵途循跡其速百倍,故智能之士終日思前,早沐晨輝暮浴晚霞而成君子乾乾之事。

    成:物廣而識傳必成人心思變之勢,君子途道首或躍天際而顯君子之道,或淵無名待在待來日無名之機以求不足之道。躍淵其途無咎其身,此君子蓄道成事之機。機者可臨不備之人,可臨愚昧之士,可臨老朽之姿,不臨棄道而遷者,故君子成事必思七道有無,其果何成而起興道之事,事半而人躍不慕我淵而不餒。

    達:十載謀事半生爲積,君子利器正適其時。君子常有而時事不待,酷日渴民必有倔井之人,君子常淵必有無爲之悔,故智勇之君明需求將興必有備待之爲。君子臨事而備當求大人之助,所謂多助者得其勢,寡助者其勢微。得勢者先機天成拱者自臨衛者自興。故智勇君子知飛龍將天必見大人。

    果:君子成事而顯人前,君子得功而榮於民上,榮顯人前實他日之事衆人之功。人性變數木秀山林必有所催人秀衆生必有所疏,故君子常明圓缺之事,而防亢龍之悔。

    用:君子之道世人之楷,楷楷而行大道之興。君子之術世人之望,望望而明民智當興。故君子知一龍飛天必有羣龍之隨。龍首易當羣龍難馭,善力者折於常直,善謀者折常曲。故善馭現羣龍無首而首於無名之德,君子養德而成無名之吉。

    四道:

    知來日之需者智謀來日之需者用,智勇者萬物資始,萬物資始君子統天之基。事成功就功德自明,事成必勢其勢自軌智勇難易,故大明始終厚薄各應,天時一就地利一成,其位時成。時乘需求之力而御天,然人世變數,需求前前當異,故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得中正只利。故此善謀者首出無名之物而利來日之需。萬國備待當成咸寧之隨。

    需求之初潛於人心而不得顯故不當用,見需求星點四野而知民識漸廣,故君子當有奮發之力以應時事只進,君子得明日之或,故淵躍不離。君子騰飛大人造勢,勢成而極當孔亢龍之盈。變數永恆今日之德明日之過,君子不居舊德。

    人存於世必有所需,君子當明所需,不因所行而困其道,道匱而途危或有來日不虞之禍。君子明所需當明所求,所道。當知可爲之度,可行之量,可取之數。當明世人之稱,來日之基。君子明所需而立度量而取可取,爲世人所稱之可爲之事此君子悠遠之基。

    五法:

    需求源自本性,需求的發展有固定軌跡,非聖人難改。需求的起源於無名但是顯現必然是因爲人的見識,當沒有見識之時,人的無名之需不會產生或者產生又會泯滅。但是一旦一種需求產生必然會尋找其出入,這種尋找出入的衝動深蘊我們血脈不可剝奪。在需求實現其滿足的時候後形成人類發展的大勢,這種大勢會重構種種所有,智勇之士往往於大勢中謀其自身之道而至悠遠。然種種需求之道終匯成人道,人道這人世之道的總和,最終顯示爲文化。當需求蓬勃發展和改變時人心思變必然禮崩樂壞,然喧囂終將散去基於新的需求的禮樂必將穩固。一禮一禮前進,這就是人類進步的腳步。故禮樂崩壞之時,智勇君子奮勇之日,諸子賢達應命之機。此天下大勢君子不可不察。

    六術:

    以需求代替生產的觀點來思考問題,我們只要改換思考的出發點,以前的知識模型同樣適用。自工業革命開始宣佈人類必然進入需求社會,因爲人類的生產必然遠遠大於需求。經濟話語權必然向消費者傾斜,基於生產的模型必然要進行調整以變成基於需求的模型。人心將左右經濟的發展,人心的力量會逐漸大於資源的力量。

    勞動創造價值是供給時代最高的總結。需求實現價值將成爲新的最高總結。沒有被實現的價值將不斷湮滅於人世,這種湮滅將會成爲最大的浪費源泉。同樣財富的創生不在於資源技術爲核心,必然將轉向公衆的需求。而新技術產生的新的見識必然會產生新的需求,這種新的需求必然會藉助今天昌明的科技如海嘯般進入人心,從而產生新的財富,故未來新的科技必然成爲新的創富中心。然因爲新的需求不斷的創生不斷滿足,世人必然將自己的需求無限的顯現出來從而崩潰一切禮樂的束縛,這種束縛的崩潰必然導致極度人心浮動,人心者社會穩定的基礎,人心浮動社會暗流澎拜,非社會之福,然人識有限所思有極,限極者需求的疆界,一旦達到這種疆界,人的歷史發展階段制約的需求就滿足,這時人類的必然最求社會的和諧,和諧者就是舒適,舒適就是少費而滿足最大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新的禮樂必將建立。如果我們用就的禮樂來框定新的禮樂必然出現不可知的問題,當然沒有舊的禮樂我們新禮樂不可能建立畢竟人心者見識,見識者規之以禮樂,禮樂穩定社會的根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