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世爭鋒 全文閱讀 >第1176章求招安
    民國的工業薄弱,薄弱到什麼程度

    除了少數的軍工業之外,就是採礦業有所起色,但大部分的採礦業都多多少少的擁有外資的影子。其中英國人的洋行和銀行佔據了很大的比重,並充當強盜加打手的角色。

    日本緊隨其後,在北方,擁有大量的礦產開採的權利。

    除此之外,能夠拿得上臺面的也就是紡織業,這已經是成氣候的產業。另外一個產業就更加讓人提不起勁頭來,糧食加工業,也就是麪粉加工工廠。

    還有水泥工廠,繅絲工廠,五金加工工廠,但規模都不大,主要還控制在洋行手中。

    或許有人覺得民國的造船業很繁榮,在歐戰時期,上海還接受過英美的四艘萬噸級貨輪的訂單,建造地點就在上海。可誰也不會認爲江南製造局有這份能力,上海最大的船廠是耶松船廠遠東最大的船舶的工廠,大股東是渣打

    所以,在民國有一定規模的行業,並在民族資本控制比重比較大的也就是棉紡行業和麪粉行業。前者幾乎和日本、英國的洋行三分天下,而後者,大部分都在民國本土資本控制的手中。之所以糧食行業被本土資本控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糧食收購的問題,就算是囂張的英國人,也沒有打算去和民國的地主打交道,去商量當年的小麥收購價格。

    隨着歐戰結束,歐洲漸漸地在恢復戰前的經濟,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控制市場。

    德國人出局了。

    俄國人也出局了。

    奧匈帝國四分五裂,毫無威脅。

    對於英國和日本商人來說,控制民國市場,就等於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市場。不同於印度,雖然印度人口龐大,但印度人口比重之中,只有一部分人擁有購買現代工業品的能力,這很讓人憂傷至少英國人是感覺不到的。爲了控制印度人龐大的生育能力,英國在印度的總督府還頒佈過一條法令,印度男人需在50歲之後纔有結婚的資格。

    這條法令對貴族,高種性的印度人是沒有效用的,但卻激起了印度國內龐大的反抗勢力。

    不是印度的平民,而是高種性人的反抗。

    印度的普通百姓很悲劇,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有多麼的不公平,越是不公平,他們會越認爲這是神對他們的考驗,他們要去贖罪。印度窮人將有限的財富交給了神靈在人間的使者,換取下輩子的福祉,使的他們連基本的消費能力都沒有。

    加上社會的動盪,刺殺橫行,尤其刺殺英國殖民者的行爲,讓英國當局非常恐慌。

    反而,在民國卻是另外一副樣子,民國的老百姓也相信神靈,但如果在喫飯和神靈之間選擇,喫飯重要;如果是在穿衣和神靈之間選擇,穿衣重要。

    民國人勤勞的性格,讓這個國家長期以來有擁有富足的龐大消費團體。

    可以想象,英國在印度等南亞的工業品傾銷中,還不如民國來的重要的時候,重視程度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加上日本的崛起,軍工業當然不能當飯喫,也要發展民用工業,而紡織業的門檻低,能夠解決大量的勞動力,利潤還尚可的前提下,自然也不肯放棄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

    民國的棉紡工業在夾縫中生存的環境必然會越來越惡劣。

    聶雲臺在外忙碌了一整天,四處應酬,卻找不到任何借款,他的紡織工廠也面臨一個困難的局面。不過他相對好一點,受到棉花的減產,棉花價格上漲快速,但他在湖南還擁有大片的棉田,可以緩解工廠原料不足的境地。

    但大中華紗廠還是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上游原料供應價格上漲,而下游的織布廠收購價格一再降低,這讓他夜不能寐,食之不香,整天都在因爲工廠幾乎沒有利潤而煩躁不安之中。

    想要解決眼下的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另外開闢渠道。

    比如擴建織布廠,創建印染廠,然後完成銷售渠道的拓展,完成產業升級。從最基本的紡紗,逐漸向更深層次的織布和印染行業開拓,但是錢從哪裏來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也不是幾十萬就能解決的。

    拿民國面紗行業的巨頭榮家來說,其申新紡織廠有9家分廠,主要生產基地在上海和漢口,產量佔據民國本土紡織工業的五分之一。僅漢口的紡織生產基地就總投入600多萬,僅漢口的工廠僱傭的工人就超過一萬五千人。龐大的生產基地,規模化生產才降低了成本,能夠和日本和英國的紡織工業品競爭。並保持可觀的利潤,但除了榮家,僅有少數的本土紡織業工廠能夠勉強維持在盈利的水平。

    聶雲臺想要的投資,至少不會少於榮家。可榮家籌集的資本並非簡單的銀行貸款,而是通過其他產業的補充,比如榮家控制着民國本土三分之一的麪粉生產和銷售。還有就是再上海的棉糧交易所,獲得大量的農產品原料,加上股票交易所的發行,才籌集到了這麼龐大的資金。

    聶雲臺想要這麼做,簡直沒有可能。因爲他手裏只有紡織工廠,缺乏有效的資金補充。

    在唯一的一個行業受到衝擊之後,就捉襟見肘,一籌莫展。

    躺在家裏的沙發上,後腦勺貼着沙發邊緣的硬木,感覺腦袋涼爽了一些,但身體還是軟綿綿的,沒有力氣。還有飲酒之後口乾舌燥的反應,讓他反應有些遲鈍。熱乎乎的毛巾貼在腦袋上的時候,他舒服的低吟了一聲,這才睜開眼睛。

    看到妻子擔憂的眼神,他勉強露出了一點笑容:“我很好,睡一覺就精力十足。”

    “你都四十出頭了,不是拼命的時候,再說家裏也不缺錢,要是做生意不開心的話,就不要做了。”

    “哪裏有那麼簡單,三四千工人眼巴巴地看着我呢這可不是三四千張嘴巴,而是三四千個家庭,至少有一萬多人靠着工廠喫飯,哪裏說停就能停的”

    聶雲臺出身尊貴,老爺子聶緝槼長期擔任上海道臺、安徽巡撫和浙江巡撫,在南方的勢力根深蒂固,是含金量十足的官二代。這輩子就算是往死了糟蹋錢,這個家也敗不完。而且還的外祖父是曾國藩,就曾老爺子的名頭,走到哪裏都得給聶大少一點面子。

    只不過這一次,聶雲臺的步子跨的大了一點,導致他無法從銀行獲得足夠的支持。

    當然,幾家大銀行他沒有去找,主要是銀行公會正在召開年會。而主角就是民國九家大銀行唱主角,今年可能會有大陸銀行加入其中,但相比起來,實力還會差一點。

    兩家官方色彩濃郁的銀行,國行和交行的貸款是拿不到的,也不會給商家貸款。北方的兩家大銀行鹽業銀行、金城銀行吞併了天津和燕京不少大小銀行,實力暴漲。但投資南方銀行的可能性不大。除了這些銀行之外,浙江銀行和浙江興業銀行更多的是關注浙江本土的工業和商業貸款,上海灘貸款更多面對的是浙商,聶雲臺的身份雖然很高,但想要從這兩家銀行貸款不現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