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陽令 >39名將之戰
    陳慶之,南梁第一戰神,爾朱榮,北魏最負盛名的名將。一個是北魏不可一世的軍事奇才,一個是南梁大器晚成的後起之秀,兩雄隔河相望。

    此時,爾朱榮已在河北完成大軍集結,集結了北魏三十萬最精銳的戰力,揮師洛陽。幾個月來,不停作戰的陳慶之只有區區一萬多人,有些還是新補充的戰俘。兩想比較,爾卓榮在人員、裝備、心理上佔據絕對的優勢。

    狡猾老辣爾卓榮要看看陳慶之是否長得三頭六臂。

    爾朱榮沒有馬上發出進攻,他還不清楚陳慶之的虛實。曾經被陳慶之戰敗的元天穆、爾卓世隆爲了保住自己的臉面,堅持稱白袍軍是天兵天將,陳慶之就是戰神下凡,北魏大軍雖然兵強馬壯,有爾朱榮親自指揮,但全軍上下依然籠罩在一片悲觀的氣氛中。

    爾朱榮不愧是一代名將,他擺好陣勢,並不出手,他要等待時機。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最先撐不住的是元顥的雜牌軍,那些前期投降元顥的北魏武裝,眼看形勢不對,又紛紛倒戈投向了爾朱榮。其次是一些朝中大臣,當初因陳慶之連戰皆勝,元顥在洛陽繼位,投降元顥,謀個一官半職。現在兩個月時間不到,看到從洛陽逃走的孝莊帝又跟着爾朱榮回來了,紛紛過河投城。

    形勢對陳慶之非常不利,再這樣耗下去,人心就散了。而皇宮裏的元顥早已沒有了先前的豪言壯語,躲在宮裏,連門都不敢出,只是不停地派人請陳慶之出戰。

    李炟拿着地圖來到邙山陳慶之的大營。

    走進大帳,李炟看到陳慶之眉頭緊鎖,就知道眼前的常勝將軍已面臨危險的困境。形勢明擺着,三十萬對一萬,雙方懸殊太大,即使陳慶之善於以少打多,這少也少的太少,多也多得太多,三十比一,仗怎麼打何況對手爾朱榮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是以七千人打敗擁有幾十萬起義軍的葛榮起家,是北魏最強戰力。

    “陳將軍,現在是冬春交季,正是黃河枯水時節,爾朱榮渡河易如反掌,他爲什麼按兵不動呢”李炟鋪開地圖,像問陳慶之,又像自言自語。

    “這個老狐狸,他想耗死我們如果當初元顥聽從我們的意見,聯名請武帝派出援軍,怎麼會出現今天這種局面。”陳慶之氣憤地說。

    “事亦至此,我們不說他了。陳將軍,現在洛陽人心不穩,不論是元顥的軍隊,還是朝中大臣,叛逃者多。當務之機是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

    “是啊,這幾天我也再考慮這個問題。”他讓李炟展開地圖,“我們只有一萬人,只能收縮防守。現在位據邙山北面,面向黃河,背靠洛陽,是防守洛陽的最佳地理位置。但爾朱榮老兒不進攻,乾耗我們,防守的地理優勢也就毫無意義了。”看來陳慶之也很爲洛陽人心不穩着急。

    “如果明天爾朱榮仍然沒有動靜,我準備把防線前移”陳慶之語氣沉重,改變軍隊部署實在是迫不得已。

    “移到河北嗎”李炟問。

    “是,移到河北中郞城那裏是爾朱榮進攻洛陽的必經之地。在防守爾朱榮的同時,還可以防範洛陽人員向北叛逃。”陳慶之指着新駐防地,給李煜看。

    “這是一步險棋,如果洛陽有變,我們難心施以援手,到時再想回來,恐怕就難了。”李炟提醒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主要是我們兵力太少,進攻可以集中兵力重點突破,防守就捉襟見肘了。”陳慶之說完露出一絲苦笑。

    “陳將軍,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李炟有些猶豫。

    “威武將軍有話儘管說”

    “此次移防中郞城,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情況,我建議將士們除了帶足糧草,每人多帶一捆繩子。如果洛陽有變,我們只能向大梁撤退,撤退路線又只能選在洛陽與虎牢之間,走邙山東麓,過蒿高,從渦陽進入大梁,一路上山高林密,河流縱橫,不能不提早打算。”大戰當前,說這些雖然有些不太吉利,但李炟一想到白袍軍一個月後,向南撤離遭遇山洪,多數將士葬身洪水的歷史實事,就心疼不已。他不知道這算不算泄露天機,能讓白袍軍多一線生機,比什麼都強,這實在是一隻偉大的軍隊。

    “威武將軍提醒的是,到了中郞城,我安排一個小分隊提前探路,萬一出現你說的洛陽有變,到時也好有個接應。”聽了李炟的話,陳慶之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這樣最好”李炟放心地回去睡覺,歷史是不可以改變的,但把傷亡降到最低還是可能的。

    就這樣,陳慶之爲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帶領自己的七千人渡過黃河,駐守中郎城。

    不久,經驗豐富爾朱榮感到時機來臨,帶領自己的精銳兵馬,向中郎城發起了猛烈攻擊。

    在中郎城下,陳慶之的白袍軍和北魏大軍展開鏖戰。從人數上說,陳慶之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背對黃河,地理位置上不具備優勢。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略佈防,煥發出了白袍將士的鬥志,他們以死相搏,拼死血戰。

    激戰持續了三天三夜,爾朱榮採取車輪戰,部隊打殘一支再換另一支,輪番向中郎城衝擊,陳慶之和他的白袍軍硬是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路牢不可破的鋼鐵盾牌。中郎城前,屍首遍地,血流成河,白袍將士的大刀雖然變形了,捲刃了,但仍然閃着寒光。

    爾朱榮害怕了,他承受不了自己精銳戰力的慘重損失,更不能承受陳慶之帶給他的恥辱,作爲北魏一代名將,三十萬戰一萬都無法取勝,他只能含着悲憤主動退兵。

    陳慶之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蹟,在自己耀眼的北伐之戰中,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