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燕王 >第538章 回易繼續
    “怎麼會這樣?”

    趙構眉頭輕皺。

    上次回易失敗,幾千人葬身大海,朝中反對遠洋回易的聲音此起彼伏,他花了好大的決心和力氣,才把那些人一一壓下去,而今回易副使身亡,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攻擊回易。

    黃琦搖頭道:“小的也不清楚,之前接到楊叢義來信,信中說的不是很清楚,這兩天忙着交接貨物和賬款,還沒來得及問他祥情。”

    “這次回易能成功,湯鷽功不可沒,傳令禮部、吏部,他的後世要處理妥當,若有子嗣,可蔭補一官。”

    湯鷽是趙構當初看中的武學生員之一,對他的關注並不算少,此等良才,忽然離去,多多少少影響到了他的心情。

    “是,官家,小的一定會盯着。”

    黃琦暗暗鬆了一口氣,官家似乎並不像猜想中那麼生氣。

    “楊叢義如何?他沒事吧?”

    “沒事,他還好,除了有些憔悴,沒有太大問題,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

    “好,沒事就好。此事忙完,就讓他在家休養幾個月。”

    而後馬上又道:“今年各地不是水災就是旱災,甚至還有人聚衆鬧事,形同叛亂,到處都要用錢,這筆錢也用不了幾年,所以回易不能斷,你告訴楊叢義,讓他提前做些準備,船隊明年再出一趟海。”

    “是,官家。”

    黃琦立即應承下來,隨後便問道:“這次給多少本錢?要賺多少錢?”

    趙構想了一想,回道:“還給他五百萬貫,既然海外回易好賺錢,那就再賺六千萬貫吧。”

    “官家,六千萬是不是多了點,聽說這次能在西洋換回來這麼多貨,是因爲大宋船隊八年沒去,他們之前的存貨已經消耗完了,而這次船隊帶過去很多貨,西洋人少,估計要用四五年才能用得完,明年再去,怕是換不回多少貨,去的次數太多,我們的絲綢、瓷器、茶葉就賣不出好價,長此以往,賺錢的路子就會斷了。”

    黃琦馬上提出了異議,他出過海,外面的錢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賺。

    “黃琦,這話不像是你能想出來的,誰教你說的?”

    趙構臉上神情微微一變。

    黃琦馬上躬聲回道:“這是幾年前出海時,湯鷽跟小的聊遠洋回易時說的,他說天竺、西洋塞爾柱那等地方,七八十艘海船的船隊頂多五年纔可以去一次,不然運過去的大宋貨物越多,價值就越低,到最後恐怕三兩船貨還抵不上之前的半船貨換回來的東西多。小的以爲,明年船隊再出海,就不能再帶那麼多絲綢、瓷器和茶葉了,大宋貨物在海外的售價要穩定,才能源源不斷的換回東西來。”

    趙構聽說這是已經去世的湯鷽所言,臉上神色才放鬆、好轉。

    湯鷽懂得回易,兩次賺回大錢,仔細想一想,他的話確實有些道理,老話說物以稀爲貴,船隊出海太頻繁,運出去的東西太多,好像確實不是好事,但若隔幾年不出海,那也不行。

    “這樣吧,船隊明年出海,規模就不用太大了,三百萬貫本錢,賺三千萬貫利潤。就這麼定了,讓他早做準備。”

    “是,小的馬上去知會他一聲。”

    黃琦不再多說什麼,他也怕說的太多引官家厭煩,本來他如今在宮裏的地位就不太穩固,若不是由他負責回易,能賺回錢來,恐怕早就去一邊涼快了。

    “湯鷽不在了,楊叢義一個人能做好回易嗎?他有沒有幫手,要不要再派個人去回易處?”

    趙構看了黃琦一眼,將面前的銀鈔遞過去,示意他放進箱子裏收好,這筆錢修宮殿應該是夠了。

    “出海回易其實最重要的是熟悉海路海況,帶領船隊安全往返,行程安排和船隊護衛其實都是楊叢義在做,至於貨物採購和交易,雖然麻煩,但只要時間夠,還是能慢慢做好的。這次跟船隊一起出海的有兩個年輕人,都是讀書人,湯鷽出事之後,船隊在泉州、明州的交易都是他們兩個在做,楊叢義對他們兩個比較滿意,明年船隊出海,他肯定會帶上他們兩個。回易船隊規模減小,有他們幾個也就夠了。”

    回易團隊是黃琦一手建立的,雖說湯鷽不在了,但楊叢義還在,只要他在,回易的功勞永遠就有他一份,若是摻雜進來其他人,回易處被外人佔據,他在宮裏的地位肯定不保,很快就會被排擠下去,所以不希望任何外人摻和進去。

    “既然人手充足,那就讓他自己去做。那兩個讀書人的來歷你可清楚?要是沒有太大問題,跟禮部吏部知會一聲,給他們一個出身,賞他們一個官職,好讓他們好好爲朝廷做事。”

    任何有用的人都應該爲朝廷所用,若朝廷不用,不是荒廢在山野,就是被其他人所用,區區一個小官職,每年多那點俸祿,趙構根本不在意,能用一點點好處收攏人心,爲他所用,幫他賺回大把的錢來花,何樂而不爲呢?

    “是,小的馬上去辦。”

    “把箱子帶下去,妥善保管。運回宮的金銀珠寶,入庫之前點算清楚,全部登記造冊。至於那十船西洋貨,能用的,讓各宮各殿按需取用,皇室宗親,每家每戶都給他們均分一些,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按品級賞賜,五品以下的京朝官每人也都賞賜一些。剩下的都封存起來,逢年過節再行賞賜。”

    趙構吩咐安排之後,黃琦急忙應是。

    這可是一個好差事,說不定就能跟各宮各殿的嬪妃、皇后、太后改善關係,進一步穩固他在宮裏的地位,甚至是再進一步。

    黃琦帶着裝滿銀鈔的箱子退下,趙構繼續批閱各地的奏摺文書。

    雖然還是問題一大堆,但手裏有錢,趙構心裏就不再那麼着急,受災了,撥糧撥款賑濟,叛亂了,調集禁軍鎮壓,不管多大的事,揮起硃筆,馬上平息。

    回到臨安將錢財和金銀寶貨交給黃琦後的楊叢義,依然沒有時間休息,他和陸游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出售剩餘的西洋貨。

    除了兩船無人採購的石頭,還有五船貨,他們要一一零售,而零售對象則是勳貴和臨安以及周邊的官吏。

    臨安回易處放出去的貨物零售價格跟集中售賣給商賈的價格一樣,只是對採購數量多少設置了上限,即每家每戶採購總量不能超過兩萬貫。

    回易處還有西洋貨物在售的消息很快在臨安傳開,一時之間,臨安大小商賈以及掌櫃聞風而動,將設立在保民坊的回易處圍了個水泄不通。

    原本在錢塘江邊看到宮裏來人將貨船和神舟全部帶走,以爲船隊已經沒有西洋貨物對外出售,卻不曾想到回易處居然還有一批貨,這是最後的採購機會,誰願意放過?

    這些貨賣給誰,楊叢義、陸游早有考慮,不是誰想買就能買,他們是要挑人的,說白了就是看關係,回易處要想在臨安立足,要想繼續做下去,除了皇帝支持,朝中也不能有人天天嘀咕回易不好,不然時間一長,皇帝頂不住壓力,撤了回易處也說不定。

    楊叢義對回軍中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數年前剛進武學時還妄想着能在軍中建功立業,自從選將營事件之後,軍中建功的心漸漸有些淡了。

    大宋君臣對軍隊和武人看得太嚴,防範的太緊,生怕軍隊變強,更怕軍隊壯大,一有苗頭,就迫不及待要將它,宣威軍是這樣,幾番拆解,如今只剩一個空殼,選將營士氣高昂的兩萬人也是一樣,朝廷當初若真想組建一支強軍,就應該把他們放在選將營,可惜他們選擇組建兩支,還全部分散,各駐舊地,最終結局,可想而知。

    他如今已經不太想回軍中,因爲他發現通過回易,一樣能穩步高升,甚至比在軍中升的更快,只要不走錯路,總有一天他也能走進朝堂,參政議政,給大宋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讓大宋真正能雄踞東方,而不是跟西洋君臣一邊吹牛,一邊心虛。

    回易處有禁軍守衛,沒有命令,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進入。

    將回易處大門裏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的一衆大小商賈和掌櫃,等待了好幾個時辰,始終不能進門。

    當他們看到張貼出來的一張告示之後,大部分人心裏頓時涼了半截。

    因爲告示中明確寫道,能獲得回易處奇物的對象,僅限有爵位在身的勳貴和八品以上的官吏,其餘人等暫不售賣,若有剩餘,纔會考慮。

    能對貨物趨之若鶩的,基本不可能是有爵位的勳貴,也不可能是官吏,多數人失望而去,然而總有一部分人有自己的關係和背景,他們或是找到勳貴,或是找到官吏,請他們出面採賣想要的貨物。

    有身份地位人,不會輕易掙搶,因此回易處門前總算清淨了。

    初時,很少人上門,等所有人都發現臨安城商鋪零售的西洋貨物比回易處售價高了幾乎一倍之後,才漸漸有人登臨回易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