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燕王 >第741章 宰相薦官
    汴京城,大慶殿,滿朝文武,沉默無聲,眉眼低垂。

    趙昚高坐在大殿寶座上,臉上神情緊繃。

    來來回回掃視殿中衆臣之後,再次發問:“有哪位愛卿願去太原府,出任河東安撫使”

    殿中依然無人言語。

    半晌之後,年近六十的史浩站了出來,只聽他道:“皇上,河東北抵雲中,東臨幽燕,西連黃河,南通關中,對大宋來說,地位十分重要,河東失則大宋危,如今剛剛收復,民心未穩,確實該派重臣入河東撫慰萬千百姓。辛棄疾尚且年輕,能管軍中事,卻南顧河東官吏百姓,長此以往,不管不顧,對朝廷絕非好事。臣自請入河東,爲皇上分憂,爲大宋靖邊撫民。”

    史浩此言一出,殿上衆臣紛紛擡眼偷瞧史浩與趙昚。

    只見趙昚臉色一緩,而後說道:“史相爲大宋分憂,忠心可鑑,但正值北伐關鍵時期,多事之秋,汴京離不開你,你得居汴京協調統管三省六部,河東不需要你去,還是另遣重臣吧。”

    史浩聽聞此話,也不再堅持,隨即回道:“皇上,既然諸位臣公不願自薦,臣想推薦幾個人選,供皇上參考挑選。”

    “史相要推薦何人”趙昚臉上神色再次一緩。

    史浩轉頭看了一眼殿上諸多同僚,只聽他說道:“翰林學士莫濟老臣持重,入朝多年,不論是在地方爲官,還是在汴京,都十分清廉,堪爲百官楷模,臣舉薦莫濟出任太原知府兼河東路宣撫使。同時舉薦海州通判朱熹入河東,知平陽府,舉薦北定三年進士、歸德府司事楊簡入河東,知忻州事。”

    趙昚聽聞此言,微微皺眉,不由得問道:“史浩何故舉薦莫愛卿和朱熹,據我所知,他們素來與你不和,朱熹公然詆譭你,前幾天莫愛卿不是還上了彈劾你的奏摺,史相這是以德報怨嗎”

    殿中站着的翰林學士莫濟聞聽此言,臉色大變,而史浩面色不改,恭聲回道:“臣不知有怨,若以怨而德報之,是有心也。況且當今天下尚不安定,邊疆新復,急需能臣幹吏,臣忝爲大宋宰相,不敢以私害公。”

    趙昚靜靜的看了史浩一會兒,而後擡眼望向人羣中的莫濟,問道:“莫愛卿,史相舉薦你入河東,任封疆大吏,愛卿作何感想”

    翰林學士莫濟急忙出列,擡手行禮道:“回皇上,邊疆未靖,臣才疏學淺,恐難以勝任”

    “若莫愛卿不能勝任,愛卿可否爲大宋舉薦一位可勝任之人”趙昚不喜歡這個回答。

    各路北伐軍接連收復衆多舊地,正需要幹臣去接管安撫,而朝中重臣卻都一個個躲在汴京不想動,緊盯着宰相的位置,又生怕別人搶了他們現在的位置,着實讓趙昚惱怒。

    若不是現在急需幹臣,趙昚恨不得直接讓他們致仕,回家養老去。

    “這......皇上恕罪,臣無合適人選可舉薦”莫濟無言,心下虛的厲害。

    “既然莫愛卿無人舉薦,那愛卿便去河東,代朝廷安撫河東臣民。”河東關中急需官吏充任,趙昚不願再跟他們扯皮推諉拖延。

    莫濟思慮片刻,見史浩和皇上似乎心意已決,只能擡手行禮道:“臣遵旨。”

    雖然莫濟對未知的河東邊疆懷有一絲恐懼,心中甚是不安,但最終還是接受了皇帝的安排。

    “好,河東就交給莫愛卿了。至於朱熹、楊簡,不必再問他們意見,即刻草擬詔書,拔擢他們入河東,與莫愛卿共理邊疆,撫慰百姓。”河東人選確定,趙昚的心情終於好了一些。

    但接下來還有更重要更麻煩的關中、陝北和川蜀,這些地方地域廣闊,山巒縱橫,形勢複雜,更令人憂心。

    “據報,虞卿在京兆府整日忙的昏天黑地,顧不上喫飯,顧不上休息,川陝幾十個州府要他統轄,關中、陝北四路大軍數十萬將士糧草物資供給也需要他一肩承擔,關中、陝北剛剛收復,急需穩定民心,供給糧草穩定軍心,哪位愛卿願去川蜀、關中協助虞卿”趙昚目視羣臣。

    殿中文武大臣默然無語。

    只要留在汴京,留在朝廷,留在皇帝身邊,留在皇帝眼前,便有成相的機會。

    關中雖然距離汴京不遠,但一旦離開汴京,再想回來就不那麼容易了,也許過不了幾年就會被朝廷忘記,遠離權力中心,便是遠離了相位。

    站立在朝堂之上的朱紫大員,誰不想爲相呢

    “皇上,臣再舉薦兩人。”

    前線拼死拼活,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纔將金人趕走,收復被金人佔據四十多年的大宋舊地,而滿朝文武同僚死守汴京的態度讓人頗爲失望,史浩身爲宰相,這個時候不得不站出來,不然當真是累死邊關忠臣將士,朝廷上下幾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史相要薦何人”趙昚臉色再次轉陰,收復失地,這是多大的功績、多好的事情,而眼前這些國之重臣,好似都恨不得將收復的土地再丟出去,就像跟河東、關中、陝北之地有仇一般。

    史浩道:“臣舉薦祕書少監周必大知京兆府,兼權慶原路、京兆府路、熙秦路經略使。薦禮部員外郎范成大知興元府,兼權利州路經略使。他二人均在地方、京城爲官近二十年,熟知地方事務,亦對各部各司有所接觸,年富力強,正可助虞相平定川陝。”

    聽史浩說完,趙昚擡眼朝羣臣之中望去,百官之中並沒看清史浩所舉薦之人立在何處,便道:“周必大、范成大何在”

    話音方落,兩名紅衣官員出列,先後應答:“臣在。”

    趙昚見二人鬚髮皆黑,確實年富力強,隨即問道:“史相舉薦你們入川陝,你們自己作何感想”

    二人稍稍一頓,片刻思慮,周必大回道:“臣雖爲官二十載,往來奔走,各地政績乏善可陳,能得史相舉薦出知京兆府,臣誠惶誠恐。關中、陝北剛剛收復,百廢待興,民心軍心均需安撫,金人遺毒也急需排清,當遣國之重臣。與衆多同僚相比,臣官職低微,資歷不深,不敢忝居京兆府,更不敢領三路經略使之職。”

    趙昚眉頭微動。

    殿內片刻沉默,而後趙昚說道:“能爲朝廷平定四方,方爲國之幹臣、國之棟樑。史相舉薦你,是辱沒了你嗎”

    周必大聽趙昚語氣不善,急忙擡手行禮道:“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擔心難擔重任,辜負皇上和史相所託”

    “虞相尚在關中,川陝不平,即使我下詔令,他也不會回汴京,有虞相在,何須你一人獨擔重任”趙昚此話語氣頗重。

    聽聞此話,周必大忙道:“臣領命”

    “范成大,你呢”見周必大領命,趙昚當即轉問另一人。

    “臣領命”范成大擡手行禮,沒有多言。

    “好。擢令祕書少監周必大知京兆府,兼權慶原路、京兆府路、熙秦路經略使,擢令禮部員外郎范成大知興元府,兼權利州路經略使,協助虞允文共理川陝軍政,代朝廷撫慰軍心、民心、降將、降臣三日之內離京赴任”見二人領命,趙昚當即下達詔令。

    “臣遵旨”

    周必大、范成大同聲領命,而後退回隊列中。

    趙昚思慮片刻,又道:“至於河東、川陝各州府縣所缺官員,你們赴任之後,統計清楚再上報吏部,朝廷再另行派遣。”

    “臣遵旨”

    莫濟、周必大、范成大三人出列應聲。

    河東、川陝主官人員確定下來,趙昚微微鬆了一口氣,而後問道:“關於川陝、河東軍需糧草籌集運輸之事,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提起糧草,戶部侍郎不得不硬着頭皮出列道:“皇上,朝廷北遷只有八年,三年之前,國庫纔開始有些餘存,而汴京百廢待興,處處都要用錢,各部各司月月來報賬要錢,戶部恨不得能有一棵搖錢樹,再把一個銅錢掰成兩個、四個用。幾個月前,河東、川蜀驟然發動北伐,與金國交戰,我們根本沒有多少準備,也從沒想過這一仗會是如此大的規模。這幾個月糧草物資,耗費巨大,國庫上個月就空了,汴京各部各司幾百個官員這個月的俸祿都發不下去,更不用說過冬補助。國庫沒錢了,各地今年的賦稅也都催收完畢,戶部實在是想不到辦法。”

    兵部侍郎接道:“東西作坊日夜趕工,製造刀槍弓弩盔甲等軍械軍需,最近制好的一批,五天前已經運往京兆府。但現在東西作坊兵匠雖有,各類物料缺空了,沒有錢採買物料,他們製造不出東西,邊關將士催的再急,我們也拿不出軍械來。”

    提起此事,戶部、兵部便開始訴苦,趙昚有些心虛,心中雖然不快,卻也不好發火。

    川蜀、河東夏秋之際,驟然發動北伐,是趙昚繞過三省六部,甚至連史浩都一起隱瞞了,單獨下達給興元府虞允文和濟南府楊叢義的詔令,是以各部各司根本就沒有準備,等他們知道的時候,北伐軍已經佔據河東,宋金盟約破裂,不可收拾。

    趙昚理虧在先,因此便不好責備戶部、兵部沒有籌備糧草軍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