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412章 主力現蹤
    第412章主力現蹤

    漢中位於秦嶺和大巴山兩座平行聳立、東西橫亙的山脈之間,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高峻險拔,足以爲關中南面屏障。

    自漢中入關中,通道寥寥無幾,大抵有幾條穀道穿越秦嶺中部,自西向東分別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秦嶺之高峻,每條穀道都曲折迴旋,幽深險峻,不利於人力物力的大規模運動,尤其不利於糧草補給的運輸。昔日曹操在爭漢中而未得後多次感嘆:利用這些穀道出奇兵還可以,大規模進兵則不利。

    故在大戰之前,長安聽聞益州異動之後,搶先派兵馬屯駐在陳倉道中端的散關、以及褒斜道口的斜谷,以爲先發制人。

    此舉成效顯著,牢牢將漢軍擋在谷口關隘,不得寸入關中半步。

    ******

    卻說張飛破了張郃殘軍,領兵沿渭水東進,期間披星戴月,馬不停蹄,兩日後抵達陳倉城外百里。

    陳倉在散關以北三十餘里,防備陳倉道的魏軍大部屯兵於散關,陳倉爲後方糧草轉運之地,守兵不多。

    張飛整軍督戰,一鼓而下,隨後留下部分人馬紮住,親領大軍南下,攻打散關。

    時散關守將費耀的防禦佈置多用於防備南邊漢中來敵,從未想過敵軍會從後路殺至,面對張飛卷席而至,束手無策,兵敗身死。

    張飛一面派人將張郃從陳倉道送入漢中,一面直取東面百五十里外的斜谷,大軍馬不停蹄,一日一夜而至。

    斜谷者,魏軍扼守褒斜道北端之要地,次日天不亮,張飛對斜谷口馬冢城寨發動突襲。

    斜谷道馬冢寨守將乃是西軍老將杜襲,陡然面對天降神兵,目瞪口呆。

    時西軍主將張郃西去不過數日,戰報尤未傳回,在此情形下,漢軍如何能在短短數日之內,突破西軍防線,直直出現在關中腹地?莫非西軍主力在這短短几日內,便已斷送?

    懷揣着一肚子不解,杜襲下令收縮兵力,結寨抵抗張飛的猛烈攻勢。

    斜谷魏軍的異動,並馬冢方向的喧鬧,第一時間驚動了位於斜谷口南端的趙雲,稍作沉思,便大喜道:“當是西路援軍至也1

    時褒斜道河谷深險,懸崖壁立,通行不易,故歷代多治棧道於褒斜道,因地勢限制,趙雲軍被堵在斜谷口以南,面對魏軍防備,不能全力施爲,可謂寸步難前。

    此時趁着守兵混輪,趙雲果斷領兵突出斜谷,與張飛南北夾擊馬冢,杜襲腹背受敵,寡不敵衆,守了不過半日,便在一衆親衛拼死護衛下,趁亂自東門逃出,陳倉、褒斜二道,也就此落入漢軍之手。

    五丈原外,馬冢寨下,張飛、趙雲二軍順利會師,兩軍大將縱馬揚鞭,匯於一處。

    綿延半月有餘的對峙,今日一朝破局,趙雲心情大好,抱拳笑道:“三哥之來,何其快也!想來丞相攻略隴西諸郡順遂,魏西軍張郃已然落敗。”

    張飛大笑,將姜維孤身取天水,諸葛亮以此爲跳板,席捲隴西,又於街亭示弱於張郃,激他決戰,最後以八陣力克,並指示馬謖與自己分頭埋伏一事粗粗說了。

    聞西路戰事如火如荼,趙雲好一陣感慨,直言“天佑大漢”,及至聽聞張苞陣前大敗張郃,又對這位新星頗覺刮目相看,衷心實意誇讚一番。

    聞兒子得了趙雲誇獎,張飛只覺比飲十斤美酒還要痛快,又寒暄片刻,問起主力動向。

    趙雲手指南方,回道:“陛下親自坐鎮南鄭,督導軍隊糧秣事宜,聞益州主力業已集結了大半,方纔我已派人向陛下傳報此間戰事,依着陛下性子,料不日將至。”

    張飛“嘿嘿”笑了兩聲,道:“不錯,今陳倉、褒斜兩道在手,我軍進出無礙,關中便如沒有防備的小姑娘一般,任由我等施爲了如此,你我二人好生防備,靜候大哥統兵前來1

    “但憑三哥吩咐。”

    是日,張飛、趙雲二軍合軍一處,以馬冢爲據,靜候劉備到來。

    ******

    漢中南鄭。

    趙雲的捷報與俘虜張郃幾乎同日被送到劉備帳中,劉備手持戰報,喜憂參半。

    喜得是,西路大軍行動迅捷,如期達成戰果,甚至還達成了全殲魏西軍主力張郃部的意外之喜,而今關中空虛,襲取關中,指日可待。

    但憂得是,中軍主力,未力,未做好完全準備,首當其衝,便是糧草一事。

    原來,爲全力支持北伐,益州人事,頗有調動,大抵原在成都統管內政的丞相諸葛亮,此番受命攻略隴西,朝中政事,需要一名重臣坐鎮,劉備思慮再三,指派給了李嚴。

    李嚴原本扎住秭歸,防備東吳陸遜,但因魏吳相爭,漢吳反倒變得相安無事,便奉命隻身入成都,接管諸葛亮原本負責的政事,諸事中尤以轉運糧草爲重。

    益州中軍往漢中集結,劉備臨行之前,對李嚴殷殷囑託,糧草轉運,事關國計,務必求快求全。

    時過境遷,益州中軍大抵已經集結了七七八八,但糧草轉運一事卻命途多舛,時至今日,漢中竟是不曾收到一車一石來自成都的糧草。

    念及於此,劉備着人召來馬超、馬良、魏延、關平,商討出兵一事。

    這四位是劉備以降,東路軍中位置最高的文武官員,其中,馬超領了兩千馬家精騎,機動頑強,戰力彪炳;魏延麾下有兩萬漢中守軍,訓練有素,願意保家衛國;關平則統領荊州軍善戰之士兩萬,他們受過關羽在世時的恩情,又得了均田好處,同樣忠心耿耿,求戰心切。

    而馬良之於此處,是因他善於處置內政後勤,劉備命他隨軍入漢中,負責漢中至關中段的糧草轉運事宜,專門與李嚴對接轉運。

    等到諸人趕到坐定,劉備先對諸葛亮與張飛的戰果作了一番通報,隨後開門見山道: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而曹丕伐吳一事事出倉促,朕想着戰機稍縱即逝,這才反其道而行之,先調動大軍,再歸集糧草,如今益州大軍雲集漢中,爲何尚無一批糧草運達?季常,你可知正方(李嚴字)到底是何打算?”

    馬良躬身道:“照理此時應當春暖消融纔是,但今年氣候着實反常,正方來信,言益州各處雨雪交加,連月不斷,成都至漢中道路泥濘,運糧殊爲不便,他抵死督辦,也難及預期。”

    劉備一揚戰報,皺眉道:“孔明、翼德全殲魏西軍,褒斜道業已打通,正是我軍挺入關中的好時機,若糧草不至,徒之奈何?”

    馬良當年追隨關羽,參加過荊州北伐,深知糧草轉運之重要,稍作沉吟,緩緩道:“臣以爲,爲求穩妥,還是再等上一等纔好。”

    “等?”魏延發聲喝道:“北伐分秒必爭,今戰機已現,如何還能等得?我漢中又不是沒有糧草,先用了再說1

    馬良解釋道:“漢中經略,時日尚短,去歲收成,僅能支應漢中大軍數月征戰之用,加上益州中軍消耗,未必足用,敢問文長,若大軍貿然出了關中,又失了糧草供給,又當如何?”

    魏延被問得語塞,武將之首座馬超出聲道:“等大軍到了關中,大肆掠奪一番,也能彌補些軍用。”

    馬良搖頭道:“且不說魏軍是否行堅壁清野之策,單說今年寒冷異常,關中百姓不遭災已是難得,又兼冬末春處,青黃不接,哪裏還有餘力。”

    “那就坐視戰機溜走?”魏延一臉不忿,抱怨了幾句,轉身對劉備道:“臣有一計,可破此局,願領五千精卒,從子午谷殺至長安城下,興許可收奇效,所費糧草也不甚巨,請陛下允許。”

    子午道南口曰午谷,北口曰子谷,在長安南百里處,全長六百六十里,王莽時修通,最是艱限難走。

    劉備知道魏延獻出此計,多少有些着急負氣,便擺了擺手,示意安撫,魏延氣鼓鼓地做下,帳中氣氛有些沉悶。

    這時,關平打破沉默,起身抱拳道:

    “好教大伯知曉,平在漢中行均田之策,成效顯著,今年得糧百萬斛,原可供荊州軍半年征戰之用,若接濟中軍,也足可支兩個月之用。平願將糧草獻出,先行支用,等益州轉運如常,大伯再撥些回荊州軍,也便是了。”

    在場諸人聽聞,眼中俱是一亮,劉備大讚道:“定國此計大妙,就已此爲定計1

    馬良還是有些擔憂,正要說話,卻被劉備舉手頓住:“北伐之機,千載難逢,朕不願失去,更願意冒險一試還要辛苦季常再催一催正方,想來兩個月,足夠他修復糧道了。”

    馬良還想再勸,但見劉備面容堅定,他能清晰感受到主上願意賭上身家性命的決絕,馬良情知再勸也無益處,索性抱拳道:“良敢不盡心竭力。”

    “好,此役有賴諸君。”劉備緩緩頷首,抱拳迴應。

    馬超、魏延、關平見狀,情知北伐已然迫在眉睫,不得不發了,當下皆壓下拳拳戰意,各自回帳,準備出關事項。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