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四百八十五章 氣運之爭
    第486章 氣運之爭

    沉默良久,劉備面依稀現出追憶神色,幽幽道:

    “朕幼時居於鄉野,水利不修,春種時,常見百姓爲爭奪河渠之水而啓私鬥,血流成河那也是常有之事。朕初不不以爲然,心想,不就是誰家先汲水麼,溪流無窮無盡,河渠自也取用不盡,今日不用,明日用也無妨,明日搶不到先,後日總該輪到。”

    倏忽擡頭,劉備話音繼續道:

    “待後來稍長大了,方知這渠水等得,秧苗卻等不得,一日爭不來水源,秧苗則多了一份枯死之危,孔明,你也曾躬耕于田間地頭,應知朕所指何事。”

    諸葛亮雖然不明白劉備爲何提到農事,但仍舊恭恭敬敬回道:

    “不錯,彼處若渠道不暢,百姓會爲求先用水源而搶個頭破血流,蓋因搶先灌溉,則當年田畝之出倍於後者,關係一家一戶一年之氣運,這也正是臣倡議在益州重修都江堰,在漢中多興河渠之初衷。”

    劉備緩緩頷首,面色逐漸堅毅:

    “你說得不錯,此非意氣之爭,實乃氣運之爭也!恰如天下之爭,爭得是不僅是一城一地之得失,更爭民心之向背!爾等須知,自大破匈奴後,關中民心在漢,天下百姓,更俱在觀望氣運誰屬,此戰若勝,則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興復漢室,亦當摧枯拉朽,勢不可擋!若因遭遇艱險,便要自行兵退,天下人將說我劉玄德懼怕曹丕,只會行偷襲之舉,一俟曹丕回援,便要夾起尾巴抱頭鼠竄,這豈不令翹首以盼的天下士民心灰意冷?故而,朕以爲,這氣運之爭勢在必得,不可不爭!”

    這番話慷慨激昂,在情在理,但諸葛亮聞罷,心下卻微嘆,心道,陛下這是打定主意要血戰長安了!

    但他從來是一個求穩的性子,從來不是孤注一擲的賭徒,講究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譬如下棋對弈,已方已經佔優,能穩穩喫對方一面邊角的局,爲何要選擇在正面廝殺?須知那裏不僅是對方的死穴,更是自家的陣腳,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他自忖與劉備相互託付多年,時人稱爲魚水之交,對於主上的苦痛自也感同身受,恨不得立時就答應下來,轟轟烈烈戰上一場,只是——

    這一把賭局實在太大,代價實在太高了些!

    諸葛亮欲言又止,君臣二人意見相左,各懷心事,相顧無言。

    正沉寂間,忽見姜維收了地圖,昂首挺胸,大步而前。

    “陛下,臣有話說!”

    劉備知道姜維與諸葛亮素來交好,只道兩人是同一立場,擡首瞧了一眼,豎眉道:

    “怎麼,伯約你也要勸朕退兵嗎?”

    哪知姜維目光清朗,斬釘截鐵道:

    “臣以爲,此役當戰!”

    “什麼!”

    劉備彷彿聽錯了一般,兀自驚愕,諸葛亮卻已翻然相對,皺眉沉聲道:

    “若是一城一地之爭,敗了尚有折尊衝俎之餘量,但此戰乃冒社稷之險,敗則傾覆,箇中緣由,伯約知否?”

    “這寰宇天下,除了漢人,還有化外諸胡,諸胡之外,更有西域、海外諸邦,對我華夏沃土,虎視眈眈久矣。我漢人兵甲精良時,尚要隔三差五掠我財帛,一俟力竭,豈非要永佔我漢家土地,奴役我漢室子民?這些年諸侯混戰,生民百不存一,而諸胡之勢漸大,丞相遠征匈奴,對此應知之甚詳。天下一日不統,則局勢一日難改……”

    姜維將身姿站得筆挺,氣宇軒昂,意氣全發,就像午間升騰的太陽,勢要驅走夜間的陰翳。

    “所謂時勢造英雄,但身爲英雄者,也當踔厲奮發,拯救時局……在最短的時日內結束亂世,拯救生民,便是英雄對於社稷、對我華夏最大之功績!今日我軍若能全據關中,則強秦之勢可成,近可加速統一之進程,遠則能避免諸胡侵我腹心之隱憂,故某以爲,此役當戰!”

    這番話大義凌然,擲地有聲,劉備聞之,精神大振,正待誇讚,諸葛亮卻上前一步,搶先道:

    “話雖如此,但潼關卻守不過兩日,我軍主力久戰兵疲,對上源源不斷的魏軍,殊無必勝的把握……兵法雲:未慮勝,先慮敗。伯約伱飽讀兵書,應知此節啊。”

    姜維一笑,抱拳道:“敢問丞相,但倘若我軍臨時發難,今夜便破了長安,陛下再親領主力,與曹丕對峙於潼關,試問曹丕,可還有破關的把握?”

    “你是說……夜襲長安?”

    諸葛亮聞言微愣,但一下子便抓住了姜維話中的關鍵——連夜攻下長安!

    此前他的種種謀劃,種種調度,都是爲了在三五日內取下長安堅城所做——這已是他認爲落城的極限。

    但因爲曹丕的突然殺到,上述謀劃統統作廢,他上下求索而不得,萬般無奈,只有退兵一途。

    但姜維之語,彷彿幫他推開一扇窗,靈感妙思一時如潮水般紛至沓來,破局之策,隱約若現。

    姜維打鐵趁熱,面朝馬良,繼續勸道:

    “還有一樁隱節,曹丕於去歲冬季農閒時,發動了數十萬大軍南征,自以爲可在來年春忙前便可旗開得勝,班師回朝,以免耽誤春耕。但他到底低估東吳的實力,蹉跎至今,已是春末時分,再不回師,眼看這最後一茬莊稼便要下不了地了。換言之,魏國少了數十萬民壯耕種。倘若我軍真取了長安,後顧無憂,與曹丕對峙於潼關,時日一長,某以爲,急得是他,而非我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良一拍額頭,驚道:“幸得伯約提醒,這一節我卻不曾理會。”

    “此言有理!”

    諸葛亮是個舉一反三之人,知道漢軍固然是孤注一擲,但魏軍未嘗不是強弩之末,表面上看魏軍實力強悍,洶涌而來,又焉知其背後不是隱患重重呢?

    一年之計在於春,倘若魏國真的誤了農時,這一年必定餓殍遍地,屆時別有用心者振臂一呼,各地叛亂迭起,強如曹魏,也當焦頭爛額,應接無暇。

    到時誰退誰進,還真不好說。

    諸葛亮暗暗頷首,已然十分意動,但他又生性謹慎,沒有必成把握,決計不會輕易點頭,沉吟片刻,沉聲道:

    “破局的關鍵,還在能不能一夜攻陷長安城,只是我軍並無一夜落城的把握。”

    姜維笑了笑,說道:“事在人爲,不放手一搏,又怎知沒有機會?”

    頓了一頓,倏忽收了笑容,朝着劉備抱拳正色道:

    “我軍只有一晚上的時間,倘若一夜不足以落城,待到天亮,便請陛下趁着潼關尚在,抓緊撤兵,臣願領本部,誓死也要將大兄和潼關內的荊州兄弟接應回來。”

    他兩面勸說,其實就是在劉備力主的戰與諸葛亮期望的退之間,留一個折中的方案,賭贏了,則全佔關中,賭輸了,漢軍也有撤退的餘裕。

    諸葛亮兀自沉思不語,劉備已然連連點頭,他忽面露苦笑,悽聲道:

    “孔明,季常,你們正當壯年,今夜若退,日後自有機會再等天下之變,但朕已過耳順之年,這輩子輾轉南北,漂泊無依,好不容易殺到此地,難道便要這樣鎩羽而歸嗎?倘若真的退了,只怕朕這輩子再也不能親手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之志了……”

    這番話幾乎用了懇求的語氣,伴隨着話音落下,只見劉備鬚髮微顫,老態畢顯,彷彿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陛下!”

    這是諸葛亮從未見過的模樣,心頭一熱,鼻翼酸楚,深吸一口氣,動容道:

    “既如此,臣便竭盡所能,重新調度,今夜無論如何,都要搏上一搏!便看是我軍先下長安,還是那曹丕先下潼關!”

    ******

    半個時辰後,在衆將翹首期盼中,劉備、諸葛亮攜手踏入主帳,並宣貫了一套新的攻城方略。

    劉備下發了第一道命令,着張飛、趙雲、關興三將領除了隴西鐵騎外了所有騎兵支援潼關,騎兵對於今夜攻城,並無多大用處,用於驅馳支援邊關,方能收最大效果,這一路援軍人雖不多,但勝在兵精將猛,足以令關平多支撐上一段時日。

    張飛嘿嘿笑了一聲,慨然領命,趙雲卻心懷憂慮,月前劉備與匈奴決戰時,曾親冒弓矢,與敵短兵相接,此舉雖能提振士氣,但事後想想,仍令人生出一陣後怕。

    但他素來是個服從的性子,聞言只得抱拳凝重道:

    “臣不在陛下身邊,還望陛下好自珍重,攻城諸事自有將士出面,陛下萬不可重複浮山故事!”

    這番話引起張飛的回憶,聞罷,盯着張苞,接過話茬,厲聲喝道:

    “苞兒,你身爲虎賁首將,務必護得大伯周全,若少一根頭髮,老子唯你試問!”

    張苞大聲應下,劉備卻擺了擺手,示意休要小題大做。

    隨後,劉備下達了第二道命令,令白耳、虎賁、虎步、無當、飛軍諸部按照既定部署,即刻準備,連夜攻城。

    衆將眼看大功近在眼前,早已按捺不住,夜襲長安的命令一經傳下,帳內歡聲雷動,衆將摩拳擦掌,勢要在這一夜的光景裏爭出個長短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