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一百四十四章 欺之以方
    第一百四十四章 欺之以方

    就在馬良打定主意,正要毛遂自薦之際,姜維忽出列道:

    “末將舉薦一人,此人姓文名布,乃是秭歸大戶,與蠻族素有生意往來,此前已經成功借來千餘蠻兵助守秭歸,若是由他出馬,此行定當馬到成功”

    劉備略一思忖,頷首道:“既有這一層淵源,此人當能不辱使命。不過,既是代表大漢而去,身上沒個官職可不成體統。也罷,一會兒軍議結束,伯約將他領來見孤罷。”

    這是要給文布加官進爵,面授機宜了,姜維當即應承下來。

    他悄悄側目去覷馬良,正見馬良也在看他,兩人目光微微一碰,相視一笑,當即恢復原樣站定。

    姜維知道,馬良是荊州籍貫的士族,據爲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所述:與亮結爲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爲尊兄。

    馬良寫給諸葛的書信中,亦有“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見矣”這樣的語句,足見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能與諸葛亮稱兄道弟,料其必定是才華出衆之人。

    在歷史上的夷陵之戰中,時任侍中的馬良成功宣慰五溪蠻,起兵一萬,響應劉備東征,但他自己也被扣爲人質。

    而後劉備兵敗,沙摩柯身死,馬良被五溪蠻人泄憤殺害。一代荊州俊才,才華未得大展,就落得如此下場。

    姜維既然知道這一層關係,自然不可能讓悲劇重演,故而將文布推到臺前。

    在他看來,文布雖然沒有馬良的身份地位,但他與蠻族有利益關係,劉備又願意封官給他,也不怕他不賣力,故而他出使的效果未必便會不如馬良。

    至於此人因此機緣巧合受了漢中王徵辟、得了官身,只是此間一個小小的插曲罷了。

    軍議仍在繼續。

    法正目光如炬,佈置周詳;劉備用人不疑,盡皆聽信,故而在商討了整整半日後,終於制定好大致的方略。

    秭歸城作爲糧草轉運重鎮,由向朗、廖化二人領兩千人馬駐守。

    張苞成功爭取來步卒前部先鋒一職,在水軍的配合下,攻擊扎住在江北夷陵一帶的吳軍。

    待擊破吳軍後,黃權部於長江北岸的設江北大營,做監視魏、吳軍隊之用;

    與此同時,水軍於夷陵西陵峽谷一帶設水軍大營,一來往來運輸人馬糧草,二則作爲陸軍輔翼,三則用以接應江北黃權部。

    劉備則親統主力大軍沿江順流而下,於長江南岸的夷道城一帶,逼東吳決戰。

    他更是在法正的建議下,發佈漢中王令,要求荊州舊屬及時響應起事。

    待到命令逐條簽發,諸將各自領命而去後,此前沉默半晌的關羽忽開口問馬良道:“季常,軍中糧草,夠幾個月支用”

    馬良躬身答道:“回稟君候,第一批運來的糧草,只夠兩個月支用。”

    關羽緩緩頷首,轉向法正,又問道:“孝直,某且問你,若吳賊避而不戰,兩個月後,我軍又當如何”

    法正面色決絕,迎着關羽目光,緩慢而堅定地道:

    “我軍當無所不用其極,引誘吳軍出戰。只是吳軍若是打定主意堅守,兩個月後,我軍唯有撤退一途。”

    關羽聞罷,眉頭一皺,額頭青筋爆閃,但旋即隱去。

    畢竟兄弟連心,張飛追問道:“如此一來,大仇難道不報了”

    法正搖頭道:“荊益之間,交通不便,運來一萬石糧,沿途便需消耗掉七千石。縱然孔明殫精竭慮,也只能運來這些糧草,接下來只會更少。”

    他看了看關羽,繼續道:

    “倘若一味戀戰,萬一糧盡,我軍便有全軍覆沒之虞。這次大戰,餘曾建議主公派遣一員穩重大將謹守秭歸便是,是主公執意盡發大軍,言要爲君候復仇。主公有主公的義氣,但餘身爲謀主,自當爲全軍安危負責。”

    姜維聞言便是一驚,心道,法正這人脾氣也真是剛硬,第一次與關羽見面,就敢如此頂缸。側身再去望關羽,果見關羽面色陰沉,陰晴不定。

    只聽法正繼續道:“今年益州豐收,孔明好不容易攢下數十萬石軍糧,這些軍糧原定皆是北伐之資,眼下卻做了報復之用。難道君候還嫌不夠,爲出心中惡氣,不僅要賭上全軍覆沒的風險,還要搭上北伐關中的機會嗎”

    這一番當真是誅心之言

    劉備當即起身怒斥道:“孝直休得胡言亂語”

    他忙轉向關羽,勸慰道:“孫權奪荊州不久,百姓尚未歸附,大漢未必沒有失而復得的機會,也不全是爲了報仇,孝直口直心快,雲長切勿縈懷。”

    關羽面上陰晴不定,深吸一口氣,朝劉備拱了拱了,就此離去。

    張飛瞪了法正一眼,忙追了出去:“二哥,二哥,慢些走,等等俺”

    姜維冷眼旁觀,心道:“君候爲人自傲,何時被人這樣擠兌過但難得他居然沒有當場發作。”

    他又朝法正望去,法正兀自一臉事不關己的模樣。

    轉念一想,姜維旋即明白過來法正爲何要如此作派。

    自古兵法雲: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漢吳大戰,表面上比的是兵力謀略,實際上拼得更是國力軍資。

    荊益相隔千里,糧草轉運不便,比不上東吳往來通暢。

    若東吳願意在短時間內決戰,那麼糧草轉運的危機便可被掩蓋住;倘若東吳打定主意長久對峙,那麼漢軍運糧一道的劣勢則會隨着時間推遲,被無限擴大。

    在法正的戰略中,發動這次大戰,絕非爲了復仇,而是爲了能夠在短時間內,至少收復一部分失地和人口;但倘若戰機遲遲不至,大軍也當急流勇退,做好萬全的準備。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又曰: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戀戰不歸,久懸於外,無論於大軍本身而言,還是於國家度支而言,始終都是極爲兇險之事。

    姜維知道,法正是怕關羽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認不清楚形勢,堅持要與東吳拼個魚死網破,故而預先用大義激他。

    大抵君子可欺之以方,法正雖然是第一次和關羽見面,但他早就摸清楚這位關君候的心氣脾性,也知道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之。

    軍議結束後,諸將各自回營備戰。

    姜維也領着句扶、沈峯、林航迴歸羽林衛。因爲羽林中郎將糜威在家閉門待罪,他已是羽林衛實際上的統帥。

    此前的戰報早已通報全軍。

    三百羽林郎千里馳援麥城、血戰臨沮,埋兵決石口,偷襲東吳沔水水營、襲擾魏國腹地。

    這一系列的戰鬥,每一場單獨拿出來都可以說得上是驕人的戰績,而姜維和三百羽林郎不僅做到了,還幹得異常漂亮他已經用一連串輝煌的戰績證明了自己。

    如今的他,每每回到羽林衛營地,迎接他的不再是往日的熱情、歡呼,取而代之的是恭敬、畏懼。

    他已經在羽林衛中樹立了絕對的權威

    他的命令再也不會有人陽奉陰違,便是當初心有嫌隙的吳驍,面對他時也變得恭敬無比。

    連帶着句扶、沈峯、林航的地位也一併水漲船高。雖說句扶與吳驍同爲羽林衛左右曲將,但兩人的威望再不可同日而語,句扶已經隱隱是羽林衛中,姜維以下第一將。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