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一百四十三章 軍議
    第一百四十三章 軍議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初二,馮習、張南二將領三千水軍載糧草十萬石先行抵達。

    初三,陳式領五千虎步右軍至。

    初四,吳懿的族弟、領軍吳班、趙融二將領五千虎步左軍至。

    初五、益州治中從事、護軍黃權領一萬益州郡兵至。

    其每來一撥援軍,秭歸城中的士氣便要漲上一分。

    等到初六那日,待法正、馬良在護軍陳到及五千虎步中軍的護衛下,帶着三萬騾馬役夫,押送着十五萬石糧草及衆多物資抵達時,漢軍的士氣振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此時,小小的秭歸城內外大軍雲集,旌旗遮天蔽日;將士們皆摩拳擦掌,誓要立下赫赫功勞。

    姜維粗粗一覽,算上劉備、張飛先前領來的三千白毦兵,三千虎賁衛,九百羽林騎,一千五百虎騎,加上城中原有的三千上庸兵,兩千房陵兵,以及自己麾下完好的兩百餘羽林騎,並千餘蠻兵,眼下秭歸一地有步卒三萬五千,馬軍兩千五百,水軍三千。

    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般大軍雲集的盛況。

    距離他往蜀中報信,不過才一個多月的時間,朝廷就已經拉起四萬戰兵、三萬役夫,水陸並進,齊赴秭歸,後續援軍、物資也正源源而來。

    漢中之戰剛剛結束不到半年,刨去漢中方面防備北方曹魏的三萬邊軍,眼前這些幾乎可以算是蜀漢朝廷的全部家底了。

    表面上,這是因爲劉備對關羽、對荊州的重視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但除此之外,姜維還看到了諸葛亮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

    這位肱骨之士將這些家底盡數調度起來,只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姜維暗忖,單就這一份動員調度的能力而言,稱得上令人瞠目結舌,只怕天下再無人能出其右。

    如今劉備帶着全部家底東征,也無怪乎需要諸葛亮、趙雲、黃忠三座大神鎮守蜀中腹心之地。

    就在法正到來的那一日,劉備旋即在主帳中召集衆將,召開了第一次軍略會議。

    姜維因爲立了大功,又是羽林衛的臨時統帥,故而也受邀列席。

    放眼望去,劉備高坐主位,關羽、張飛隨侍其後;法正列諸臣首席,自他以下,黃權、馬良、向朗、關平、吳班、陳到、張苞、關興、廖化、傅肜、馮習、張南、陳式、趙累、王甫、向寵等荊益二州的謀臣良將左右分立而站,這一刻當真是人才濟濟、共聚一堂。

    姜維不由心道:“聽聞吳主孫權已至江陵,如此一來,對方陣中有孫權、呂蒙、陸遜、甘寧、韓當等名臣勇將,這當真是國戰的豪華陣容了”

    正感慨間,劉備率先開口:

    “如今三軍齊聚,孤意即日起討伐東吳。諸卿有何對策,盡請暢所欲言。”

    黃權率先出列道:“啓稟主公,吳軍新得南郡,正是士氣高昂之際,而我軍順流而下,可謂易進難退。保險起見,臣請爲先驅,以探吳軍虛實,還請主公坐鎮秭歸,以待來報。”

    姜維知道這位黃權也是多智之輩,當年他也有份獻計取漢中,在不知敵軍底細的情況下,他這個建議倒也中肯。

    劉備卻搖頭道:“公衡好意,孤心領了。只是益州至荊州轉運糧草不易,大軍不可能在此徒耗糧草,速戰速決,方是正途。”

    黃權又諫道:“臣又聞,曹操此前以夾擊君候之名,侵攻江北土地。這幾日探馬來報,魏軍收攏兵力,只在當陽留下一營,但臣以爲這可能是曹操漁翁之計”

    這時張飛喊道:“便是曹賊之計又能如何侵略荊州,他也有份,來了正好,一併送他一頓好打”

    三將軍這一打岔,黃權一時不好接話,只得頓住。

    法正作爲謀主,在張飛面前頗有三分面子,這時出列道:“公衡所慮甚是,曹操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他走到地圖前,繼續道:“此前前將軍北伐,魏國水軍盡毀,無力渡江,故臣以爲,與東吳之決戰,當在長江之南”

    他邊說,邊伸手指,以秭歸爲起點,沿着長江流向一路下滑,經過夷陵、猇亭後,終停於夷道城。

    “秭歸到猇亭一路皆有高山險阻,若要決戰,長江以南,唯有夷道城一地今宜都”

    衆人順着法正所指望去,果見長江南岸山林密佈,唯有到了夷道一帶,因爲長江在此陡然轉彎,生生衝擊出一片平原來。

    此地確實是長江以南、方圓二百里內唯一一處能夠讓數萬大軍擺開陣型的地方。

    牆上這幅荊襄地形圖是當年諸葛亮所繪,山川水文標註齊全,比之當日姜維所獻雍涼地形圖也不遑多讓。

    衆人瞧着地圖,腦中印證法正之言,俱是不住點頭。

    片刻後,法正又道:“但曹操不可不防,臣以爲當派一員老陳持重之將,領一部人馬屯駐江北,用於監視魏軍動向,如此方可保我軍進可攻、退可守;此外,可遣使至上庸,令副軍將軍和孟子度做佯攻襄陽狀,以緩曹操之勢。”

    “此乃老成謀國之策”

    劉備不住點頭稱善。

    江北這一路是偏師,既重要,也不十分重要,首要穩健。他環視諸人一圈,待掃到張飛時,張飛急道:“俺可不去,俺要去夷道城殺了孫權小兒”

    劉備聞言,笑道:“自然不會派翼德去,只管安心。”

    他的目光重又定在黃權臉上,緩緩道:“說到老陳持重,於孤心中,公衡不做第二人想。這一路,還要勞煩公衡。”

    黃權躬身抱拳道:“臣領命。”

    劉備當即加封黃權爲鎮北將軍,以中軍前部督趙融爲副將,領五千益州兵順江而下,在江北夷陵安營紮寨,防範北岸的吳、魏軍隊。

    又領命吳班、馮習二將任水軍大將,攻擊扎住在峽口一帶的吳軍,爲黃權部南下清除沿途障礙。

    此外,劉備又派出十餘名信使,分散而出,身懷密令直奔上庸三郡。

    只是他也知道,前往上庸的必經之路當陽縣,目前握在魏國手上,這十餘名信使能否順利抵達,還是個很大的問題。

    不過,劉封、孟達的軍隊更是偏師中的偏師,聊勝於無罷了。

    經過法正獻策,劉備決斷,片刻間,漢軍對於江北一線已經有了周詳的佈置,只消運作得當,便可免於腹背受敵之態勢。

    關羽等荊州戰將第一次領教到法正的謀略眼光,一時盡皆稱善。

    由是,帳中諸將的注意力重又回到決戰之上。

    這時,馬良建言道:“稟主公,夷陵以南五十里外的武陵郡中,有一處大山喚作佷山,佷山腳下,辰溪、雄溪、潕溪、朗溪等水流縱橫,蠻夷多依於此,以五溪蠻自稱,聚兵萬餘,蠻酋名沙摩柯,其人悍勇無比,素有武名。”

    “而我國此前準其自治,不貢賦稅,故其同我國向來交好。臣以爲,主公可派遣使者,以金錦爵賞誘沙摩柯前來助戰,如此我軍可平添一股助力。”

    劉備聞言大喜過望,追問道:“此計大善”

    頓了一頓,又問道:“依季常之見,何人可爲使者”

    馬良團團掃視一圈,心道:“此處除了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荊州士族,其餘要麼是武將,要麼是川人,爲了確保能夠成功勸服沙摩柯,少不得還得自己跑上一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