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219章 人盡其用
    劉巴與馬良細細品鑑,好半晌才盡數品味出其中妙處。

    這時,馬良又問道:“方纔伯約說有上中下三策,那麼平抑物價的下策又是什麼?”

    姜維不答,反而轉向劉巴,問道:“敢問劉君,今年蜀中百業之產出如何?可有什麼貨物大幅減產?”

    劉巴想了想,搖頭道:“去年風調雨順,未聽說有什麼減產之事。”

    姜維緩緩頷首,道:“這便是了。”

    面對兩道疑問的目光,他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益州百業繁榮,市場上確實需要大量銅錢流通。朝廷雖然鑄了許多直百錢,其害處也只會慢慢顯現;而且,市集上的物資不曾短缺,但此番市場行情的異常波動驟然發生,而且涉及全行全業,故在下判斷,定是有大筆朝廷鑄造之外的錢幣流入市場,導致錢貨失衡,物價飛漲。”

    劉巴畢竟是此道高手,聞言後旋即領悟過來,恍然大悟道:“不錯!定是有人從中作梗!”

    姜維又道:“如此一來,只消從源頭查起,逐一排查大宗商貨之買賣記錄,便可查清究竟是何人從中漁利了,而漁利之人正是破獲此案之關鍵!”

    劉巴拍手讚道:“正是此理!”

    他再一次望向面前那張過分年輕的臉,長長嘆了口氣,拱手試問道:

    “將軍能出此高論,文武雙全之稱名至實歸。呃,只是不知將軍這學問一道,師承何處?”

    此時的他已經對姜維徹底改觀,已是換上一副平等論交的態度。

    姜維知道見好就收,抱拳還了一禮,正色道:“姜維少時,曾入鄭氏康成公門下學習。”

    “哎呀!”劉巴一拍大腿,忙起身道:“原是鄭玄公傳人,將軍怎得不早說,老夫當真有眼不識泰山了!”

    時鄭玄乃是後漢成就最大的一位經學大師,道德名望之高,可稱呼楷模;鄭氏學更是當世顯學,便是諸葛亮也十分喜愛。

    此番引得劉巴如此驚訝,也不出意外。

    劉巴慌忙重新施禮。這次卻是換上了作揖之禮,言語中也從蔑稱的“小子”改成敬稱的“將軍”,足克見其內心對姜維徹底改觀,幾乎將之是爲同類人了。

    馬良見兩人算是和解了,露出欣慰得笑來。

    姜維一邊還禮,一邊覺得好笑,大抵這就是恃才傲物、自詡名士之流的臭毛病了,難怪劉巴這個怪老頭看不太上草根出身的劉備,卻對麾下名士雲集的曹操頗有好感。

    這時,劉巴招來老妻,吩咐道:“將案上涼茶撤了,取老夫珍藏的蒙山茶來。”

    不一會兒,劉妻爲衆人端來熱氣騰騰的香茗,劉巴換上一副笑臉,介紹道:

    “老夫不好杯中之物,平生只愛飲此甘露。此茶極爲稀少,老夫也是到處託人,才得來這些。還請兩位品鑑一二。”

    馬良心情歡暢,難得調笑道:“怎麼方纔不拿出來,這實非待客之道呀。”

    劉巴訕訕道:“方纔還以爲姜將軍是個粗鄙的武人,便想着不要糟蹋了此等珍品。不料一番交談後,才知是同道中人,慚愧慚愧。”

    馬良與姜維對視一眼,盡皆大笑起來。

    三人當下舉杯品嚐,就着方纔的話題又展開交談。劉巴對待姜維的態度顯然客氣不少,聊着聊着,又改以表字稱呼。

    見氣氛已經大好,馬良抓住機會,再次發問道:“之前說得就任尚書令一事,不知子初兄意下如何?”

    劉巴嘆了口氣,道:“既是老夫自己種下的因,事到如今,哪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他這麼說就是表示同意了,姜維當即起身抱拳道:“劉君挺身而出,朝廷百姓必將從中受益,此乃蒼生之幸,百姓之福也。”

    劉巴卻羞赧道:“慚愧,正要借伯約之良法,以求溯本清源,撥亂反正。”

    頓了頓,又道:“只是若要行伯約所言上策鑄五銖錢,少不得要有大量銅礦支應,倒是不太好辦。”

    姜維道:“益州地大物博,銅礦未來自會有的,在此之前,劉君不妨先將常平之法和糾察市場二事做好,這也是利國利民之舉。”

    又聊一會兒,他望着手中香茗,心中好奇,便饒有興趣地問道:“敢問此茶產自何處?”

    劉巴呵呵一笑,面上頗有自豪之色:“此茶名曰‘蒙山茶’,相傳爲前漢時,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此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久飲該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此刻劉巴心病盡去,談興一起,卻是個滔滔不絕的老頭子,跟他古板刻薄的外表迥然而異。

    姜維細細聆聽,默默記下了蒙山茶的名字。

    ******

    一番良晤,賓主盡歡。

    不知不覺,時間流淌,轉眼到了告別之際。

    馬良與姜維並肩走在回程的街道上。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馬良感慨道:“若非伯約出手相助,良此番怕是要無功而返了。”

    姜維笑道:“都是爲朝廷出力,季常先生何須客氣。”

    他想到馬良已經任大司馬府掾,掌朝廷人事,心中忽冒出幾個後世十分有名的名字。

    當下站定,拱手道:“在下倒是有一事想要勞煩季常先生。”

    “伯約直言便是。”

    姜維道:“先生掌人事,若得閒暇,煩請幫在下查一查柳隱、張嶷二人的身份、下落。”

    “柳隱……張嶷……”馬良喃喃念着兩人名字,奇道:”伯約可認識此二人?”

    姜維笑了笑,道:“倒是不認識。只是此前聽說過二人賢名,在下有心結交一二。”

    馬良緩緩頷首,默默記下。

    兩人腳步不停,且行且聊,轉眼即到分手的岔路,紛紛站定,準備拱手告別。

    這時,馬良忽道:“不知爲何,看到伯約,總會起我家二弟馬謖。他年紀大不了你幾歲,同你一般才思敏捷,平日總是信心滿滿的模樣。他如今在南中越嶲郡任太守,若你們有機會共事,當能成爲知交好友。”

    姜維笑道:“便如季常先生和孔明先生一般麼?希望如此吧。”

    心中卻不以爲然道:“令弟彷彿對我有莫名其妙的敵意呢。”當然這番心裏話卻是不便明說的。

    馬良似乎看出他回答得言不由衷,微微一笑,道:“請相信我,良看人向來很準。”

    姜維一愣,當下鄭重道:“希望如此吧!”

    說罷,兩人相視一笑,各自拱手抱拳後,告辭離去。

    ******

    此行收穫不小。

    勸動善理財的劉巴掌財政,加上由能臣馬良做諸葛亮的後盾。

    如此一來,諸葛亮便可儘快從繁複的內政中脫身出來,朝廷便可儘快啓動漢中經略之策,那麼平羌策也必將會盡快被提上日程。

    “人盡其用,這纔是我帶給這個蜀漢最大的改變吧。”

    陽光下,姜維腳下生風,大步行在路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