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290章 出手法
    馬超坐在火堆前,目視火光,緩緩將白虹劍塞入劍鞘。

    “世人皆以爲我的功夫全在手上這杆快槍,其實不然。馬上槍,步下劍,劍術纔是我真正傍身之絕技!”

    就在“絕技”二字脫口的一瞬間,馬超驀然而動。

    但見一聲龍吟,白光一閃,白虹劍豁然出鞘!

    其疾也,恍如平地驚雷,直教人生出猝不及防之感;

    其勢也,猶如風雨大至,無所遮攔;又似野火燎原,勢不可擋!

    馬超這一劍,劈過身前的火焰;劍鋒所向,原本一尺來高的火焰忽然矮了一截,彷彿被腰斬了一般,怎麼也升騰不上去。

    室內的光線頓時爲止一暗。

    見此情狀,姜維目瞪口呆。

    傳聞劍術至高者,揮擊可以使得水流停頓,這已足夠令人高山仰止。

    而火焰有形無質,斬斷火焰更是聞所未聞之神蹟!

    姜維稍作沉思,旋即明白過來。

    原是馬超劍勢太快太猛,生生將劍身軌跡上的空氣劈開抽空,火焰一時失了助燃之氣,這才呈現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景象。

    不過半息的功夫,又聞“噌”的一聲,馬超歸劍入鞘,渾身紋絲不動,渾似方纔根本不曾做過如此驚天一擊;他身前的火焰此刻得了空氣滋養,終於騰騰燃燒起來。

    此情此景,姜維忍不住站起身來,驚呼道:“拔…拔刀術!”

    這一擊,確實像極了後世東瀛刀類武術中,一種利用瞬間高速的拔刀攻擊,對敵人造成出其不意打擊的流派——拔刀流。

    他的心臟更是狂跳不止:

    “三國時期的馬超居然會使東瀛武技?莫非……拔刀術也是從中原傳到日本的?馬超纔是拔刀術真正的創始人?”

    正胡思亂想之間,馬超瀟灑轉身,笑道:

    “我這路劍法叫做‘出手法’,乃劍中之首擊也。持此法者,能橫衝中殺,身步手劍疾若迅雷,尋常敵人難擋一擊之威。不過,你方纔說‘拔刀術’,倒也貼切,要不就改了這個名字吧……”

    他此言一出,姜維慌忙阻攔道:“不不不,還是叫出手法好,維胡言亂語,將軍莫要當真!”

    心中同時暗忖道,好好的華夏古武術,若是換了個東瀛名字,只怕怎麼讀怎麼變扭……

    馬超不察其中虛實,只笑了笑,又道:

    “伯約你既然願意收承兒爲徒,代我管教,我馬超也不願平白欠你人情,今日便將這路劍法傳授於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時姜維的槍法、弓術都得高人真傳,假以時日,必成一時之選;唯獨劍法平平。既聞馬超願意教導,不由大喜過望,抱拳道:

    “維何其幸也!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馬超緩緩頷首,倏忽面色一沉,喝道:“我放慢動作,再演上一遍,你且看好了……”

    這一路劍法講究突如其來的同時,要讓敵人生成沛然難當之威,故而須調動全身之精神、氣力進行打擊。

    馬超倒也耐心,從呼吸換氣的時機開始講起,逐漸講到劍柄之握法,推刀鍔離開鞘口的訣竅,再到劍身出鞘時,要遵守“徐、破、急”之要領,其後右腳右手斬蛇勢,向前進步做逆鱗之擊……

    一番演示下來,姜維只覺出手法雖然只有一式,但其中博大精深、細緻繁複之處絲毫不遜於一路正經八百的劍法,故而瞪大眼睛細細觀察,片刻也不願漏下。

    篝火明滅,光陰似箭,悄無聲息間,東方已經魚腹漸白。

    兩人一傳一授,不知不覺已是過了一夜。

    幸得馬超傾囊相授,又兼姜維天資極佳,雖只短短半夜時光,他已經基本掌握了出手法的要領奧妙所在,日後只要勤加練習,便能徹底化爲己有。

    他的天資悟性更是引得馬超讚嘆不止,直呼所託得人。

    ******

    翌日天光大亮,姜維叫醒糜威、姜武和隨行的護衛馬伕,一番收拾後,重新出發。

    一連走了十餘日,草原戈壁的風光早已看膩;又兼九月末的羌地寒風陣陣,涼意透甲,故而衆人皆矇頭趕路,一路無語。

    唯獨馬超左顧右盼,雖然一夜未眠,但絲毫不見疲累之態。

    沿着黃河逆向疾行一日,到了晚飯時分,地勢陡然升起,河道突然收窄,草甸盡頭一座谷地拔地而起,將諸人的視野阻斷。

    馬超策馬上前觀望了一會兒,大笑道:“前方已是大允谷,穿過這個谷口,就是賜支河曲地,那兒居住着先零羌和河曲羌,都是養馬的好手。”

    見到目的地近在咫尺,諸人皆轟然叫好,紛紛催動坐騎加速前行。

    一邊走,馬超一邊介紹道:

    “先零羌本是諸羌之盟主,前漢時與匈奴通,合兵十餘萬,攻令居、安故、圍枹罕等地。其後,武帝遣將軍李息等率軍十萬深入河湟,西逐諸羌。先零羌蒙受打擊,逐漸式微,而今只是苟延殘喘而已。所以我們若要尋找馬源,當去河曲羌纔是。”

    有了他的指點,騎隊輕車熟路,穿過大允谷,沿着黃河再行半個時辰,一片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倏忽出現在衆人面前。

    但見草原之上,帳篷林立,牛羊成羣,左衽披髮的羌漢在牛羊之間騎馬奔走,間或傳來幾聲狗吠,遠遠望去,當真是一副悠然自得、世外桃源的景象。

    好景不長,一羣漢人騎隊的出現,即立即驚動到此間的羌人,他們手中揮舞繩索,口中發出異響,對同伴高聲示警。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遠近數百名羌騎策馬抵近,他們手持木製弓箭,或青銅製的武器,或牧羊用的杆子,顯然對這羣不速之客心存戒備。

    糜威以爲他們要來攻擊,急忙提醒衛士結陣自保。

    馬超卻喝止道:“這是羌人保衛鄉土的本能,不必驚慌,都原地不動,不許拿出刀劍!他們的族長是我的故交,一會兒說明了就好,諒他們不敢造次!”

    談話間,羌騎已經上前,團團將騎隊圍了個水泄不通。

    許是漢人騎隊並未展示出反抗的架勢,故而羌騎也只是將他們圍住而已,並未即刻展開進攻,反而好奇打量這羣不速之客,不乏議論之聲。

    西羌與東羌雖然同爲羌種,但習性有所不同。

    大抵東羌受漢人影響較深,普遍都會說上幾句漢語;但西羌不然,他們絕大多數以羌語交流,能講漢語的可謂鳳毛麟角。

    羌騎交頭接耳討論了片刻,一員年輕的羌騎排開衆人,策馬驅至馬超、姜維身前,用漢語厲聲問道:

    “你們是誰?爲何闖入我賜支領地?”

    觀其膚色古銅、身形壯實,腰間懸掛着一支造型古樸的漢制寶劍。

    姜維驀然一動,心道,這還真是巧了!

    還不待馬超回話,他驅馬上前,抱拳笑道:

    “俄何兄弟,別來無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