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九十二章 可悲可嘆亦可憐
    每個朝代都有國策,這是無可厚非的,開國的太祖們憑藉着遠超常人的聰明才智,制定出治國的基調,並規定永久的延續下去,希望後世統治者能借此永保江山鞏固。

    怎麼說呢,只能說這種做法有好有壞,因爲時代在變,所處環境在變,包括人心也在變,而政策卻一成不變的話,這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因爲可以說,不順應時代發展的政策,都不是什麼好政策。

    雖然這些政策在當時看起來是很好,但總歸有時代的侷限性,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說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的重文輕武,是鑑於唐末的藩鎮割據,武將專權而專門制定的,爲的就是防止武將們尾大不掉,重蹈五代十國的亂局。

    這一政策在當時很好,幫助國家快速穩定,結束了亂局,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

    可弊端也很顯著,那就是後世子孫沒有及時調整,越來越歧視武將,連帶着就連當兵的都看不起,還爲此專門衍生出了一句罵人的話,那就是‘你個賊配軍’,可見社會地位如何。

    低到什麼程度呢,比如宋真宗鹹平年間,陳堯諮狀元及第,名噪一時。

    此後,其仕途頗暢,屢遷至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翰林學士。據記載,陳堯諮不僅文辭出衆,而且在箭法了得,當世有名,有“小由基”(春秋時的著名神箭手養由基)的佳號。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保持來往,但遼使到開封后,常挾能騎善射之長蔑視宋朝。

    宋真宗爲了挽回臉面,也打算在文臣中尋覓“善弓矢、美儀彩”者,以陪伴對方出入靶場,於是,有人就推薦了陳堯諮。

    真宗有意讓陳氏轉爲武職,便託人給他帶話:“陳某若肯改武,當授節鉞(即節度使)。”

    要知道節度使爲當時武將的最高軍銜了,俸祿甚至優於宰相,陳堯諮有些心動,便將這事稟告給了其母,可他母親知道後卻氣的大怒,一面杖打其子,一面憤憤地責備道:“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爲名臣,汝欲叨竊厚祿,貽羞於閥閱,忍呼?”此事遂寢。

    到了宋仁宗天聖時,由於陳堯諮與執政大臣不和,遭到謗言。

    結果,“方以詞職進用”的陳氏,突然被宣佈改爲與原官地位差不多的宿州觀察使的武職,調任知天雄軍。

    雖然是平調,可由文官調武職,在當時愈演愈烈的重文輕武的社會背景下,明顯是屬於排擠貶逐之舉啊,自然引起狀元出身的陳氏的強烈不滿。

    史稱:“堯諮內不平,上章固辭。”垂簾聽政的劉太后爲了安慰他,特親自加以召見,“敦諭之”。

    陳堯諮無奈,只得屈從,後來其雖官至節鉞,卻始終未能像兩位兄長那樣步入中書,所以抱恨死於地方衙門。

    值得注意的是,陳堯諮晚年性情極爲暴躁,所謂“多暴怒”,動輒便對屬下揮舞大棒,這很可能便是其極度失意的情況下宣泄積怨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也是導致宋朝積弱,軍隊戰力不強,爲人詬病弱宋的主要原因。

    這就是國策的失誤之處,沒考慮到時代的發展性,與之相比,另一國策就要好得多,那就是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因爲這屬於中庸性的國策,主要目的是要買人心,利大於弊,一直繼承貫穿的話,並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包括後面的明清也一樣,都有許多基本國策,明朝的話,不用說,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妥妥的勞模,留下的國策一大堆,還專門爲此寫了一本書,一共花費了整整6年時間,前後做了7次刪改,叫做《皇明祖訓》

    裏面清楚的寫道,凡是他的後代即位,都要嚴格遵從上面的內容,一個字也不準改。

    裏面將皇帝至親王的行爲準則都做出了規定,例如:如何行政;如何執法到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怎樣管理後宮,皇族之間要怎樣行禮……

    反正雜七雜八,各種細節,都寫得清清楚楚,希望能機械化的運轉一個國家,這樣他的大明江山就能永固下去了。

    乃至於這裏面就連皇帝安全這一點,都寫的是清清楚楚,例如皇帝在和親信大臣商量機密時,帶刀侍衛只允許離着十丈遠,這樣才安全,晚上要記得警醒,沒事多聽聽城中的傳言,知道是否有什麼異常。

    當然,只是規定這麼一點當然不會花費6年的時間,所以這裏面連皇帝的飲食都寫得清清楚楚,怎麼喫飯,怎麼作息都安排的很周全,就連啪啪啪時幾次都差點規定出來,直說吧,就是怎樣打造無數個一模一樣的他,來鞏固大明江山。

    這當然是扯淡了,人又不是機器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怎麼可能完全按照老朱同志的想法來做,這就相當於真的變成機器人,一點自由都沒有啊。

    不說皇帝受不了,就是手下的大臣也受不了啊,畢竟老朱同志對貪官太狠,可給的工資又低,沒法不貪,可一貪吧不是殺頭就是剝皮萱草,這誰特麼受得了?

    照這麼下去除非人人都像海瑞,否則大明朝就真的沒人當官了啊,全特麼給殺完了。

    而且,關鍵是老朱同志的《皇明祖訓》不僅多,雜七雜大推,看着就煩不說,還特麼大多不靠譜,這就氣skr人了……

    可以說,明朝正是成也在他手上,敗也在他手上,比如,老朱同志由於早年時的慘痛經歷,父母和兄弟姐妹們都死於飢餓,因此爲了避免重蹈覆轍,他嚴厲規定,凡是他的子孫,每月固定分發錢糧,不可出去工作,真正的養豬(朱)流。

    他的本意當然是好的,自己當上了皇帝想讓子孫後代不用像之前那樣捱餓,可誰知道光是這條規定就把明朝折騰的夠嗆明朝。

    爲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來看看具體事例吧,先看一組數據。

    據史書記載,不完全統計,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達到一百多萬人了,嘶,恐怖如斯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一家之人,一百多萬,真特麼是比豬還能生!

    要知道古代人丁稀少,一個普通的城池大概也就十萬左右的常住人口,而唐朝長安城的常住人口才五十萬左右了,繁榮到極致的汴梁城也才一百多萬。

    老朱同志這麼多子孫已經能夠住滿兩個繁華的長安城,或者說塞滿一個汴梁城了。

    這個數據可謂是觸目驚心了,爲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

    關鍵就在於老朱的國策,問題太大了,爲什麼這麼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說一下明朝之前各國處理藩王的情況是怎樣的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